长春高考点,长春高考点都有哪些学校
六月里的城市心跳
晨光熹微时,长春大街的梧桐叶上还缀着晶莹的露珠,76路公交车如一位沉稳的老者缓缓驶过人民广场,车窗上"高考护航"的红色标语在晨光中格外醒目,这座北国春城在六月的薄雾中苏醒,全市28个考点、300余间考场的灯光已提前点亮,不仅照亮了试卷上的方寸天地,更映照出无数家庭眼中闪烁的期待与希冀。
晨雾中的守望者
凌晨五点半,长春十一中的考点门口,退休教师王建国已经将"爱心助考"摊位布置得井井有条,保温桶里氤氲着热豆浆的香气,纸箱上整齐码印着"金榜题名"字样的矿泉水,这位在三尺讲台站了三十年的物理老师,如今把每年高考都当作自己的"最后一课"。"我当年监考时,有个学生眼镜腿突然断了,急得快哭了,是用橡皮筋缠着坚持考完的。"王建国轻抚着保温桶上褪色的红绸带,"现在条件好了,但不能忘了孩子们寒窗苦读的艰辛。"他的话音未落,早起的环卫工人已悄悄将考点周边的街道打扫得一尘不染。
考点街道两侧,商铺业主自发挂起了"静音营业"的醒目牌子,早餐店老板李姐特意准备了无糖馒头,"给那些血糖低的孩子垫垫肚子,不能影响发挥。"交警支队的警车早早闪着警示灯停在路口,铁骑队员们的制服后背都印着"高考护考"的荧光标识,在晨雾中格外醒目,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,考点警戒线外已站满了穿着校服的送考家长,他们手中的向日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像一片流动的金色海洋,花盘上还凝着露珠,仿佛是家长们凝视的目光。
笔尖下的青春战役
八点整,开考铃声划破校园的宁静,长春二中的考务办公室里,监考老师张莉正仔细核对考生信息,她指间的粉笔灰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晕。"去年有个学生答题卡涂错位,我们及时发现帮他做了更换。"这位有着十五年监考经验的老师,总能从学生们微微颤抖的手指上,读出隐藏在冷静外表下的紧张,走廊里,电子时钟的滴答声格外清晰,仿佛是无数颗年轻心脏在同步跳动,与窗外的蝉鸣交织成青春的协奏曲。
四楼考场靠窗的位置,一个叫林晓的女生正专注地演算数学题,她的草稿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,铅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,像春蚕在桑叶上啃食,这个来自农村的女孩,书包里还装着母亲连夜缝制的香囊,里面装着艾草和薄荷,针脚细密得能看见母亲的爱。"老师说闻这个能提神。"她小声对巡考老师说,嘴角泛起浅浅的梨涡,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,像是为这场青春战役奏响的背景音乐,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,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
城市里的温暖接力
中午十二点,考点门口瞬间沸腾起来,家长们举着"孩子加油"的牌子,踮着脚尖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孩子,外卖骑手小王把电动车停在指定区域,车筐里装着二十份营养盒饭,这是我们店特制的'高考能量餐',有清蒸鱼、红烧肉和时令蔬菜,保证孩子们吃饱考好。"他的头盔上贴着"高考免费送餐"的贴纸,后背已被汗水浸湿,在阳光下泛着盐霜,一位志愿者阿姨正将冰镇的绿豆汤递给等候的家长,"天热,喝点热的,解解暑。"
在长春六中的考点,几位志愿者正推着"爱心送考车"在考场间穿梭,车上备有藿香正气水、创可贴、备用文具和应急药品,这些都是根据往年的经验精心准备的。"去年有个学生忘带准考证,我们开车帮他家里取回来,刚好赶上考试。"志愿者队长陈大姐擦着额头的汗,"这些孩子都是咱们长春的希望,咱们得把后勤保障做到位。"她的身边,刚结束考试的学生们正有序离场,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笑容。
落幕与新启程
下午五点,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,当考生们涌出考场,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声和掌声,林晓抱着母亲大哭起来,"妈,我尽力了!"她的母亲一边拍着她的背,一边擦着眼角的泪水,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欣慰,王建国老师的助考摊位前,矿泉水已经发完,保温桶里的豆浆见了底,但他脸上的笑容却格外灿烂。"看着孩子们解放的样子,比我自己中了奖还高兴。"他整理着摊位,准备将剩余的物资送给附近的环卫工人。
暮色中的长春渐渐安静下来,路灯次第亮起,将考点街道照得如同白昼,那些写满梦想的试卷被装进档案袋,等待开启人生的新篇章,而这座北国春城,也在六月的晚风中,珍藏下无数个奋斗与希望的故事,当最后一辆送考车驶离街道,梧桐叶在路灯下轻轻摇曳,仿佛在诉说着:青春的战役永不落幕,梦想的征程永远向前,远处的晚霞染红了天际,像极了少年们炽热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