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廉州中学高考,廉州中学高考录取榜

教育 3小时前 1137

《廉州钟声》

《廉州钟声》

廉州中学那座巍峨的百年钟楼下,高考倒计时的红色数字在连绵的梅雨中洇染开来,像一幅未干的水墨画,六月的海风,裹挟着海水的咸腥与湿润,温柔地穿过爬满整面红砖墙的凌霄花藤蔓,风过处,教学楼里传来的琅琅书声便如潮汐般,时起时伏,忽远忽近,高三(7)班的林晓雨静静地站在那里,指尖反复摩挲着准考证上“考点:廉州中学”那几个清晰的字,这熟悉的钟楼,这熟悉的校门,已是她第三次以考生的身份伫立于此,它不仅是一座建筑,更像一位沉默的见证者,收藏了她祖父母、父母两代人的青春与梦想。

祖父的故事,总是在夏夜的凉席上徐徐展开,他总说,一九七七年的冬天,是他生命里最亮的星,那时的廉州中学,还坐落在昔日县衙的旧址上,考场里是粗糙的木桌椅,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煤油灯燃烧的微苦,祖父穿着一件打了好几处补丁的蓝布褂子,在昏黄的灯火下,与命运和未来较劲,算至雄鸡破晓,三十年光阴流转,父亲在这座翻新过的教学楼里迎战高考,特意换上了一笔挺的白衬衫,他说,那是“知识改变命运”的战袍,是献给未来的庄重献礼,而今,晓雨的文具盒里,就静静躺着父亲当年的那支英雄牌钢笔,笔帽上深浅不一的划痕,宛如一道道时光的刻度,记录着两代人的奋斗轨迹。

“笃、笃、笃——”

八点的钟声,浑厚而悠远,仿佛穿透了百年的时光,骤然划破雨幕,惊得檐下躲雨的麻雀“扑棱棱”飞向天际,晓雨的心随之猛地一跳,随即又缓缓沉静下来,她深吸一口气,湿润的空气涌入肺腑,让她想起班主任老周在最后一次班会上说的话:“高考是青春的一场盛大成人礼,但它绝不是人生的独木桥,它是一座桥,通往更广阔的世界,而非唯一的终点。”目光所及,窗外的凌霄花开得正盛,殷红的花瓣被雨水打落,顺着她准考证的边缘滑落,像一串跳动的、充满希望的音符。

考场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,晓雨的目光落在墙上“沉着冷静,仔细认真”八个大字上,字迹遒劲有力,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昨天傍晚,她抱着厚厚的复习资料在走廊上与老周不期而遇,老师手里捧着一个磨得发亮的保温杯,杯身上“为人民服务”几个红字早已褪色,却依旧醒目。“晓雨啊,”老周扶了扶厚厚的镜片,镜片后的目光温和而坚定,“我当年高考,数学就考砸了,后来咬着牙复读,才考上了师范学院,你看,现在不也挺好?桃李满天下,也算没辜负当年的自己。”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,为他花白的鬓角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,那一刻,晓雨心中的焦虑仿佛被抚平了许多。

数学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,像一道赦令,宣告着第一场硬仗的结束,走出考场,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,空气清新得像被洗过,母亲撑着一把伞,正站在凌霄花架下,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,氤氲的热气在雨后的微凉中格外明显。“你爸今早特意起了个大早,去赶海给你捞最新鲜的虾,说吃了这个,心里才踏实,考试才稳当。”母亲的眼角笑出了细密的纹路,那笑容比阳光还暖,晓雨忽然明白,那些压得她喘不过气的“必须成功”,在亲人这般温柔的目光里,早已悄然化作了“尽力就好,我们都在”的无限暖意。

最后一门英语考试,阳光慷慨地透过窗棂,洒在试卷上,有些晃眼,当晓雨写下最后一个句号,合上试卷时,她清晰地听见远处钟楼传来悠扬的钟声,还是那样沉稳有力,仿佛在为她的人生新篇章敲响序曲,她收拾文具时,无意中发现那张曾被雨水洇湿的准考证背面,不知何时被人写上了一行小字:“愿你合上笔盖的刹那,有侠客收剑入鞘的骄傲。”字迹有些潦草,却充满了力量,她猜想,或许是邻座那位默默为她加油的同学留下的,这份萍水相逢的善意,让这个夏天更加动人。

走出考场的那一刻,阳光正好,凌霄花的花瓣在微风中簌簌落下,像一场温柔的红色花雨,轻轻落在她的肩头,她抬起头,看见祖父拄着拐杖,站在钟楼下,目光慈祥而欣慰;父亲则举着相机,一边调整焦距,一边朝她挥手,脸上是藏不住的骄傲;母亲正用手帕擦拭着眼角的泪,那泪水中,有不舍,更有喜悦,晓雨忽然彻悟,这座百年老校里的每一次钟鸣,都不是孤立的回响,它是在为祖父那一代人敲响希望的序曲,为父亲那一代人鸣响奋斗的进行曲,而今,它又在为她这一代学子,奏响奔赴远方的青春交响曲,海风再次拂过,带来了远处廉湾渔船归航的汽笛声,也带来了新一代廉中学子,怀揣着永不褪色的梦想与爱,奔赴山海的勇气与荣光。

上海高考2017难度,2017年上海高考难吗
« 上一篇 3小时前
2017高考语文难易,2017年高考语文最高分
下一篇 » 3小时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