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曹恩齐高考,曹恩齐高考多少分

教育 3小时前 688

《十七岁的戏台》

六月的微风裹挟着槐花的馥郁芬芳,悄然漫过北京四中的红墙绿瓦,将斑驳的光影洒在青砖地面上,曹恩齐正倚靠在高三(7)班的窗前,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框上被时光打磨出的温润包浆,教室后方,鲜红的倒计时牌静静翻到"15"字样,粉笔灰在穿过玻璃的斜阳中浮沉起舞,宛如他心中那片悬而未决的迷雾——三天后的高考,究竟是必须跨越的龙门,还是人生舞台上另一幕即兴表演的华丽开场?

这个曾在《少年说》的聚光灯下,用清澈嗓音吟唱《那些年》的少年,此刻正将高考的剧本演绎得比任何角色都更加投入,桌角摞起的五三辅导书已被翻得卷了边角,不同颜色的笔迹在数学错题本上交织成细密的网,连午休时枕着的英语单词本,都压着一张从戏校台词课上摘录的纸条:"台词是说给人听的,解题是写给规则看的。"他总在背诵完一篇阅读理解后,会习惯性地对着镜子,将"nevertheless"这个单词拖长尾音,仿佛那不是简单的连词,而是某个角色藏在心底未曾诉说的秘密。

艺考与高考的双线作战,早在三年前就已拉开帷幕,当同龄人埋首于数理化的公式海洋时,曹恩齐要在每周六的凌晨五点,背着沉甸甸的台词本,从城东的家匆匆赶往城西的艺考培训机构,走廊里永远回荡着各式各样的声音:有人练声时发出"咪咪咪嘛嘛嘛"的颤音,有人对着镜子反复练习"痛哭流涕"的表情,而他则总喜欢独自躲在楼梯间,将《雷雨》中周朴园的台词念给窗外的麻雀听。"你是新来的下人?"他曾在冬日的寒风里呵着白气,突然对着空无一人的台阶轻笑起来,"这台词,可比立体几何的证明题难多了。"

真正让他读懂"人生如戏"真谛的,是去年夏天在《觉醒年代》片度过的日子,他饰演的陈延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冷峻,导演要求他在就义前给出一个"看向未来的眼神",为了找到那种感觉,他连续一周泡在国家博物馆,在《新青年》原件前一站就是一下午,当他在考场上写下"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"时,突然恍然大悟——当年陈延年们紧握的钢笔,与自己此刻攥着的笔杆,原来承载着同样的重量;都是在为某个未知的角色写戏,只不过一个用生命,一个用分数。

曹恩齐高考,曹恩齐高考多少分

高考前的最后一节语文课,班主任老周没有讲解试卷,而是放了一段《放牛班的春天》的片段,当屏幕上出现马修老师带着孩子们合唱的场景时,曹恩齐突然注意到前排女生悄悄抹眼泪,他想起自己第一次拿到专业合格证的那个傍晚,也是这样突然鼻酸——原来成长从来不是独角戏,那些在深夜陪你刷题的同桌,那些在你背书时突然安静下来的室友,那些在考场外默默等候的父母,都是这场大戏里不可或缺的配角。

开考铃响时,曹恩齐深吸一口气,在答题卡上写下自己的考号,阳光透过窗棂落在草稿纸上,映出细密的光斑,像极了舞台上追着主角移动的灯光,他想起艺考时考官说过的话:"表演的最高境界,是让观众忘记你在表演。"此刻他突然懂得,高考又何尝不是如此?当我们全力以赴地书写答案时,其实也是在为自己的人生,演一场最真诚的独白。

走出考场的那一刻,夏日的风吹散了最后一丝紧张,曹恩齐抬头望向天空,湛蓝如洗,像极了他在中戏练功房里仰头时看到的天花板,那时他总说,演员要在方寸舞台上看见世界;而现在他想,或许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剧场里,既是演员也是观众,那些看似寻常的日夜,都是值得被铭记的精彩场次,就像十七岁的这场高考,无论结果如何,都已是青春里最动人的剧本,永远镌刻在记忆的舞台中央。

17高考语文试题,高考语文试题分数分布
« 上一篇 3小时前
2015广东高考成绩,2015广东高考成绩查询
下一篇 » 3小时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