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吉林省2017年高考,吉林省2017年高考分数线

教育 2小时前 848

《松花江畔的考卷》

2017年的夏天,松花江水丰盈,温润的江风拂过长春城,将东北平原特有的气息,揉碎在街头巷尾的梧桐叶影里,这风,也悄然漫进了万千高三学子的书桌前,将十八岁的青春与懵懂,一并卷入了这场名为“高考”的盛大成人礼,那一年,吉林的夏天格外漫长,仿佛每一寸空气里,都漂浮着对未来的期盼与忐忑。

清晨六点,天光未晓,城市仍在沉睡,林晓薇的书桌早已被五本厚如砖块的复习资料占据,最上面,压着一张泛黄的便签纸,上面是母亲用略显笨拙的字迹写下的叮嘱:“闺女,别熬坏身子,妈给你炖了排骨汤。”窗外的蝉鸣尚未响起,整个小区沉浸在一片静谧的微光里,唯有书桌前那盏孤灯,圈出一方与世隔绝的战场,林晓薇深吸一口气,指尖划过数学错题本上那些触目惊心的红色批注,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,映亮了她专注的脸庞,她知道,这道解析几何大题,与去年高考的压轴题如出一辙,这是她与命运博弈的最后一张底牌。

距离考场尚有五百米,陈远突然停下脚步,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前的口袋,确认那张薄薄的准考证安然无恙,掏出手机,他给远在镇上的父亲发去一条短信:“爸,我到考场了,您放心。”手机屏幕亮起,父亲回过来一个紧握的拳头表情,陈远的思绪瞬间被拉回三天前,父亲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二手摩托车,载着他从镇上颠簸至县城考点,一路上,父亲将车把握得稳稳的,车身在坑洼的土路上起伏,他的声音却异常沉稳:“儿子,路得自己走,但爸永远是你的后轮。”夕阳透过稀疏的树冠,将父亲的背影拉得很长,汗水浸湿了他那件洗得发白的旧衬衫,那背影,如同一棵深植于黑土地的老树,沉默,却蕴含着千钧之力。

踏入考场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肃穆而独特的油墨香,当开考的铃声刺破长空,林晓薇握着笔的手指微微一颤,她凝视着试卷上熟悉的题目,高三这一年如电影胶片般在脑海中飞速闪过:每天清晨五点半的闹钟,将睡意无情地撕碎;晚自习后空无一人的教室,只剩下日光灯管发出单调的嗡鸣;还有同桌小雨,那个总爱在她眉头紧锁时,偷偷塞来一颗薄荷糖的女孩,轻声说:“吃颗糖,心情会变甜的。”只是如今,小雨已奔赴南方的大学,留下她独自一人,在这片深沉的黑土地上,与千万考生一同,奋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未来答案。

数学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,松花江边的风骤然变得凛冽,林晓薇独自站在江畔,看着夕阳将整片江面染成熔金般的绚烂,她想起童年时,父亲也曾带她来这里放风筝,那一只彩色的纸鸢,在辽阔的天空下越飞越高,几乎要触碰天边的云朵,父亲的手紧紧攥着线轴,对她说:“孩子,人就像这风筝,线在手里,才能飞得高,也飞得稳。”她低头,看着自己布满薄茧的掌心,那是青春最真实、最滚烫的印记。

最后一门英语考试结束的铃声,悠长而绵延,仿佛一声解脱的叹息,林晓薇走出考场,校门口早已是人头攒动,无数焦灼的目光在此交汇,她的母亲就站在最前排,手里紧紧捧着一个保温桶,桶沿的缝隙里,还顽强地溢出丝丝热气,母亲的眼眶泛着红,却努力挤出一个灿烂的笑容:“考完了,快回家,妈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锅包肉!”那一刻,林晓薇忽然觉得,这场曾让她辗转反侧的考试,似乎并未想象中那般可怕,它更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,而那看似遥不可及的终点线,总有人在那里,为你亮着一盏温暖的灯。

2017年的夏天,松花江畔的万千考生,带着各自的梦想与汗水,走过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,有人背上行囊,奔赴北上广的星辰大海;有人选择留在家乡,守护这片熟悉的黑土地;有人重拾书本,向着梦想再次发起冲锋;也有人勇敢地踏入商海,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,无论他们走向何方,那段在松花江畔奋力拼搏的时光,那些在孤灯下与题海为伴的夜晚,以及家人那无言却深沉的守望,都已镌刻成生命中最珍贵的年轮。

正如松花江的水,无论奔流多远,都永远带着东北平原的泥土芬芳,对每一个吉林考生而言,2017年的高考,早已超越了一场考试的意义,它是一次成长的淬炼,教会了他们坚持的重量,感恩的温度,以及在人生漫长的考场上,如何永葆一颗勇敢而赤诚的心,而那张曾承载着无限压力与希望的考卷,也早已不再是决定命运的唯一答案,它化作了青春最鲜活的注脚,在每个人的时光长河里,熠熠生辉,永不褪色。

全国卷2013高考作文,2013高考作文全国卷1
« 上一篇 2小时前
2017高考押题卷文综,2017高考文综试卷
下一篇 » 2小时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