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高考 阅读理解 鱼,高考阅读理解鱼的眼睛里闪烁着诡异的光

教育 4小时前 1126

高考 阅读理解 鱼,高考阅读理解鱼的眼睛里闪烁着诡异的光

鱼缸里的考场

考场的空气,仿佛被消毒水的凛冽与少年们蒸腾的汗液一同腌渍过,沉闷得让人窒息,头顶的日光灯管嗡嗡作响,像一群被困在透明囚笼里的蜂,徒劳地振翅,我死死盯着试卷上那篇阅读理解——《深海鱼的眼界》,铅印的字句在眼前浮动、扭曲,汇成一片无法捕捉的墨色漩涡,而监考老师踱步的皮鞋声,则像精准的秒针,一下,一下,敲打着我濒临崩断的神经。

窗外的梧桐叶被风揉碎,筛下满地斑驳的碎金,可我,却被囚禁在这方寸之间的文字迷宫里,动弹不得,文章讲述了深海鱼类如何于永恒的黑暗中繁衍生息,作者用近乎诗意的笔触,描绘了那些奇异的发光器官、感知水流的敏感侧线,最终将主旨落在一句箴言般的断语上:“在黑暗中看见光,才是真正的看见。”我反复咀嚼了三遍,那核心的答案却依旧像滑不留手的鱼苗,刚触及指尖,便倏然消失,只留下一圈圈漾开的困惑。

邻座女生的笔尖在草稿纸上焦灼地跳跃,戳下密密麻麻的小洞,仿佛一张一无所获的破渔网,这画面,像一把钥匙,突然打开了我记忆的门锁,我想起了童年时在外婆家的后院,那个小小的池塘,每天清晨,外婆总会攥一把碎米粒,扬手撒向水面,霎时间,沉静的水面被打破,锦鲤们成群结队地浮上前来,嘴一张一合,争相啄食,金色的阳光穿透水面,洒在它们斑斓的鳞片上,折射出流动的、梦幻般的虹彩,那时我总痴痴地想,鱼儿终其一生,恐怕也无法理解天空的蔚蓝,正如我们,永远无法真正触及深海那颗在黑暗中搏动的心脏。

“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三十分钟。”

高考 阅读理解 鱼,高考阅读理解鱼的眼睛里闪烁着诡异的光

广播里传来的机械女声,冰冷而锋利,像一把无形的解剖刀,将我混乱的思绪猛地劈开,一道电光石火般的灵感击中了我:我一直在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——用陆地生物的视角,去揣测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,作者所说的“黑暗是另一种光明”,或许并非什么精妙的比喻,而是一种最直白的陈述,就像鱼儿在水中感知振动,我们却需要依赖声纳;那些深海发光的鱼,根本无需眼睛,它们用全身的皮肤去“看”,去“感受”这个世界。

草稿纸上那些杂乱无章的小洞,仿佛瞬间被赋予了生命,它们连成一片,漾开粼粼的波纹,我提起笔,在空白处写下第一个答案:作者以深海鱼的生存智慧为喻,揭示的正是人类认知的局限性,我们习惯于用自己的五官作为标尺,去丈量这浩瀚无垠的宇宙,却常常忘了,世界的维度,早已远超我们感官所能触及的边界,这考场的玻璃窗,何尝不是一道壁垒?窗外有飞鸟掠过,有流云舒卷,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电磁场与引力波,而窗内的我们,却只能将目光局限在试卷上那一个个冰冷而规整的方格之中。

当我写下最后一个句点时,窗外的风恰好停了,一束阳光穿过梧桐叶的缝隙,精准地落在我的课桌上,投下细碎、跃动的光斑,那景象,竟与记忆中外婆池塘里闪烁的鱼鳞惊人地相似,我仿佛穿透了试卷的纸张,看见了那些深海鱼在无尽的幽暗中缓缓巡弋,它们身体自带的微光,不是为了照亮前路,不是为了驱散黑暗,而是为了在永恒的沉寂里,认出彼此的存在。

交卷的铃声尖锐地响起,宣告着这场文字狩猎的结束,我忽然彻悟,真正的阅读理解,从来不是要我们抓住那条名为“答案”的鱼,而是要我们放下固有的认知框架,化身为包容万物的水,唯有如此,文字才能像自由的鱼群,自然而然地游进我们的心底,引发共鸣。

走出考场,午后的阳光有些晃眼,我下意识地眯起了眼睛,天空澄澈,几朵白云悠然飘过,舒展的姿态,从容自在,像极了外婆池塘里那些锦鲤,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,悠然自得。

高考作文 书店,高考作文全书书籍
« 上一篇 5小时前
高考会计专业,高考会计专业多少分
下一篇 » 4小时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