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年回复高考,那年恢复高考?
《那年,蝉鸣与通知书》
那年夏天,蝉鸣把空气烫得发脆,像无数根细密的针,扎在滚烫的柏油路上,我攥着那张被汗水浸湿的大学录取通知书,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站了整整一下午,树皮粗糙的纹理硌着我的掌心,通知书上的红印像团火,不仅烤得我手心发疼,更烤得我眼眶发烫,滚烫的泪终究是没落下,只在眼底打了个转,又被生生咽了回去,这是我第三次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——前两次,是送村里那些金榜题名的学子去赶考,锣鼓喧天,红绸满巷;这一次,却是等我自己,等一个可能改变命运的回响。
村里人说我命苦,爹娘走得早,跟着奶奶在土坯房里长大,却偏偏要跟自己较劲,非要走那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学路,第一次高考,我估分估高了,志愿填得心比天高,结果滑档,那年的夏天,连空气都是苦的;第二次,我慌了神,志愿填得保守到近乎委屈,却又与本科线擦肩而过,仅仅五分之差,像根刺,深深扎进心里,那年夏天,村里的闲言碎语像夏日的蚊蝇,嗡嗡作响,连最疼我的奶奶都叹着气,布满皱纹的手抚上我的肩:"娃,咱认命吧,读个中专出来学门手艺,也是条活路,奶奶还能陪你几年。"
我没说话,只是把那张专科的录取通知书折了又折,直到边缘磨损,才小心翼翼地塞进了贴身的口袋里,通知书上,那所专科院校的名字像根刺,扎在我心上,但我没哭,反倒笑了——至少,我还有书读,还有机会继续往前走,那年暑假,我没像前两次一样把自己关在昏暗的屋里,而是跟着村里有名的木匠师傅学起了手艺,刨花飞溅的日子里,木屑沾满了我的衣襟和头发,可我的心思却总在别处,深夜,当奶奶的鼾声响起,我就悄悄爬起来,把课本摊在灶台上,借着烧火时微弱的火光,一遍遍地啃那些拗口的专业术语,火光跳跃,映在我专注的脸上,也映着灶台上那本被翻得起了毛边的书。
开学那天,天刚蒙蒙亮,晨雾还未散尽,我就背着打了补丁的铺盖卷往镇上的车站走,奶奶追出来,往我手里塞了个沉甸甸的布包,里面是她攒了大半年的鸡蛋,用稻草仔细地缠着。"到了学校,别舍不得吃,"她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,像落满了星星,"咱家娃,终于有书念了。"车子开动时,我看见她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,佝偻的背影被晨雾一点点吞没,像极了那年我送邻家哥哥去高考时,她站立的模样,只是这一次,树下换了我,而她的眼神,多了几分心疼,也多了几分期盼。
大学的日子,比我想象中更苦,专科院校的硬件设施简陋,宿舍是八人间,铁架床嘎吱作响,食堂的饭菜寡淡无味,常常是几片白菜叶漂在清汤里,但我从未抱怨过,因为我知道,这是我拼了命才换来的机会,是奶奶卖鸡蛋、我熬夜做木工换来的,每天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照进宿舍窗棂,我就已经坐在路灯下背单词;晚上,宿舍熄灯后,我就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,光柱在黑暗中摇晃,像一盏不灭的航灯,图书馆成了我的第二个宿舍,管理员阿姨总笑着说:"丫头,你这股劲儿,比当年我们那批考大学的还拼,将来必有出息。"
大三那年,我下定决心要参加专升本考试,备考的日子,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,我常常学到深夜,宿舍楼道的灯光成了我最忠实的伙伴,见证着我每一个疲惫却坚定的夜晚,有次下暴雨,我打着伞从图书馆回宿舍,雨水顺着伞骨往下淌,裤脚全湿了,冰凉地贴在皮肤上,可怀里抱着的复习资料却被我护得干干净净,滴水未沾,那一刻,我突然想起那年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,手里攥着那张专科录取通知书的自己——原来,所有的坚持,都藏在这些不为人知的深夜里,藏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保护里。
查分那天,我手抖得几乎拿不住手机,屏幕的光刺得我眼睛发酸,当"本科院校录取"那几个字清晰地跳出来时,我蹲在宿舍楼下,哭得像个孩子,积压了多年的委屈、不甘、喜悦,在这一决堤,室友们跑出来围着我,有人拍着我的背,有人递上纸巾,有人笑着说:"我就知道你能行,你看你这股拼劲儿!"那一刻,我突然明白,那些流过的泪、熬过的夜、吃过的苦,都化作了此刻滚烫的喜悦,像一束光,照亮了来时路。
毕业后,我顺利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的研究生,开学典礼上,校长说:"教育是改变命运最公平的途径,它能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,成为更好的自己。"台下的掌声雷动,我望向窗外,阳光正好,仿佛又看见那年站在村口老槐树下,攥着录取通知书的自己——那个瘦弱的姑娘,眼里有光,心里有火,手里攥着的,是整个青春的倔强,和对未来的全部向往。
我成了一名编剧,常常把那些奋斗的故事写进剧本里,有人说,我的文字里有股韧劲,像野草一样,怎么踩都踩不死,总能从石缝里重新长出希望,我想,那大概是因为,我见过太多人为了一个梦想拼尽全力的模样,也亲身体会过,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,只要肯迈出第一步,再走一步,终有一天会触手可及,每一个字,都是我走过的路,每一句话,都是我心底的声音。
又是一个夏天,蝉鸣依旧,老槐树依旧,枝繁叶茂,洒下一片浓荫,只是树下站着的姑娘,已经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,眼神坚定,步履从容,而那张被汗水浸湿的专科录取通知书,至今还夹在我的日记本里,纸边已经泛黄,却依旧滚烫,它提醒着我:人生没有白走的路,每一步,都算数,那些深夜的灯火,那些灶台的光亮,那些奶奶佝偻的背影,都化作了生命中最坚实的力量,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,无畏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