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妈妈2017,高考妈妈避孕套
《高考妈妈2017》
2017年的夏天,知了在老槐树上叫得格外卖力,仿佛要将积蓄了一整个春天的力气全部倾泻出来,林秀芬站在厨房里,目光胶着在墙上撕到七月的日历上,日历上的数字被红笔圈了又圈,像一个个燃烧的火种,手里的锅铲翻炒着青椒肉丝,滋滋作响,却总觉得锅里的温度比不上心里那把火——那是焦虑、期盼与爱意交织的火焰,灼烧着她的日常,这是儿子李睿备战高考的最后冲刺年,也是她作为"高考妈妈"的第三个严寒酷暑。
电话铃声划破黄昏的宁静,"妈,我考上复旦了。"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朗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,像一道清泉,瞬间浇熄了林秀芬心中焦灼的火焰,她手中的锅铲"哐当"一声掉在地上,溅起的滚烫油星落在手背上,灼出一片红印,她却浑然不觉,她下意识地望向墙角的镜子,镜中的女人眼角已爬上细密的纹路,鬓角也添了几缕不易察觉的银丝,恍惚间,三年前第一次参加家长会的场景清晰浮现——那时李睿的成绩还在中游徘徊,班主任在台上语重心长:"高考是一场马拉松,家长是陪跑员,不是领跑员,我们要做的,是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,而非压在他们肩上的行囊。"彼时的话,如今想来,竟有了别样的深意。
三年来,林秀芬的生活被高考切割成无数个精准到秒的时间块,凌晨五点半,当城市还在沉睡,厨房的灯光已准时亮起,小米粥的香气氤氲开来,是她为儿子开启一天的序曲;客厅的电视早已蒙尘,成了名副其实的摆设,取而代之的是堆叠如山的《五年高考三年模拟》和厚厚的错题本,每一页都浸透着儿子的汗水与她的牵挂;她甚至学会了用Excel表格精细记录儿子的每一次模拟考成绩,语文、数学、英语,文综、理综,每一科的变化都被转化为折线图,那起伏的线条比股市行情更牵动她的神经,每一次上扬都让她欣喜若狂,每一次下滑都让她彻夜难眠,她的手机备忘录里,记着各种"备考小贴士",从饮食搭配到作息调整,从心理疏导到考场技巧,事无巨细,堪比一本《高考陪跑宝典》。
"妈,这道题解析看不懂。"李睿皱着眉头,指着一道复杂的数学压轴题,草稿纸上的演算痕迹密密麻麻,像一团理不清的乱麻,林秀芬凑过去,那些密密麻麻的符号在她眼中瞬间变成了一群张牙舞爪的蚂蚁,让她一阵眩晕,她忽然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,高中毕业就进了纺织厂,后来工厂效益不好,她下岗开了个小杂货铺,从此与书本渐行渐远,那些曾经学过的数学公式,早已悉数还给了老师,那天晚上,她翻出儿子落在家里的高中数学课本,对着手机上的视频教程,一字一句地啃,台灯的光亮到凌晨两点,笔记本上写满了歪歪扭扭的公式和旁注,有些字迹甚至因困倦而潦草不堪,她不懂那些深奥的定理,却想努力走进儿子的世界,哪怕只是多懂一点点,也能在他需要时,递上一份力所能及的帮助。
高考倒计时一百天那天,林秀芬特意向杂货铺请了假,去城郊的寺庙烧香祈福,香火缭绕,钟声悠扬,她跪在冰冷的蒲团上,双手合十,闭上眼睛,心中默念的却不是"保佑儿子金榜题名"之类的世俗祈愿,而是更朴素、更真挚的几个字:"愿他健康快乐,从容应考。"走出庙门时,夕阳正将香樟树的影子拉得很长,很长,她不经意间一瞥,忽然发现那个曾经需要她牵着手过马路的小小少年,如今竟已长得比自己还高,肩膀也宽厚了许多,背影挺拔,带着一股即将展翅高飞的锐气,时光啊,它就这样不动声色地带走了什么,也赋予了什么。
高考那两天,天气格外炎热,林秀芬却比李睿还要紧张,她特意穿了一件鲜红色的旗袍,寓意"旗开得胜",站在考场外,与其他家长一起,组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,有妈妈手持印着"旗开得胜""金榜题名"的扇子,不停地扇着风;有爸爸穿着传统的马褂,一脸肃穆;还有爷爷奶奶辈的,提着满满一袋子文具、饮料和水果,在警戒线外焦急地张望,当第一门考试结束的铃声骤然响起,考生们如潮水般涌出考场,林秀芬在攒动的人头中急切地搜寻着儿子的身影,终于,她看见他了!李睿脸上没有想象中的疲惫,反而带着一丝轻松的笑意,远远地,他笑着朝她比了一个"OK"手势,那手势在阳光下格外醒目,瞬间抚平了林秀芬心中所有的焦虑与不安。
查分那天晚上,全家人围坐在电脑前,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,只有鼠标点击的轻微声响和彼此略显急促的呼吸声,当李睿颤抖着手指按下回车键,屏幕上跳出"总分648"的字样时,整个屋子都沸腾了!李睿激动地跳起来,一把抱住妈妈:"妈,谢谢你!谢谢你每天早上给我煮的茶叶蛋,那是我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!"林秀芬这才恍然,三年来,无论多忙多累,她每天早上都会在煮鸡蛋时放一勺茶叶,说这样提神醒脑,味道也更好,原来,这份她习以为常的母爱表达,竟被儿子如此珍藏在心底,成了他备考路上最温暖的慰藉。
送李睿去复旦大学报到那天,林秀芬比任何人都忙碌,帮他铺床、整理衣柜、购买生活用品,像个永不停歇的陀螺,忙个不停,临走时,李睿忽然叫住她,认真地说:"妈,以后不用再给我煮茶叶蛋了,我会照顾好自己的。"林秀芬愣了一下,看着儿子眼中闪烁的独立与自信的光芒,忽然笑了,眼角却有些湿润,她知道,那个曾经需要她每天五点半起来煮粥、剥蛋的少年,真的长大了,他有了自己的世界,有了独立面对风雨的勇气和能力。
夕阳的余晖洒满车厢,林秀芬独自坐在回程的公交车上,手里紧紧攥着儿子塞给她的新校园卡,卡片上"复旦大学"四个烫金的字在夕阳的映照下闪闪发光,刺得她眼睛有些发酸,她摩挲着卡片,想起三年前班主任说的话,想起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,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愫,有欣慰,有不舍,更有一种释然,她忽然彻悟:高考这场马拉松,真正需要坚持的或许不只是孩子,更是父母,父母要学会在漫长的陪伴中适时放手,在殷切的期待中学会等待,就像等待一棵小树慢慢长大,它需要阳光雨露,也需要独立面对风雨的空间,总有一天,它会枝繁叶茂,迎来属于自己的盛大夏天,而父母能做的,就是站在原地,默默祝福,目送他飞向更广阔的天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