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家风作文,家风 高考作文
《墨香里的家训》
书桌上的台灯在夜色里晕开一片暖黄的光晕,我凝视着作文本中"家风"二字,钢笔尖悬在稿纸上久久未能落下,窗外的玉兰花簌簌飘落,花瓣在月光下泛着朦胧的微光,恰如我此刻纷乱的思绪——那些家风的宏大叙事,似乎总与祠堂里的牌匾、族谱里的箴言紧密相连,却从未有人告诉我,一个普通家庭的温度,究竟该如何在笔墨间流淌成诗。
祖父的书房永远飘着松烟墨的幽香,那气息仿佛有生命般,在空气中缓缓流淌,我幼时总爱蜷在他书案旁的藤椅上,看他用狼毫笔在洒金宣纸上挥毫泼墨。"天道酬勤"四个大字笔走龙蛇,墨色浓淡相宜,那时我尚不识得这四个字的千钧分量,只觉得祖父握笔的手指关节分明,像饱经风霜的老树枝般遒劲有力,他从不让我触碰笔墨,却总在写完字后,用指腹蘸着墨汁在我手心画憨态可掬的小乌龟,笑着说:"你看这小家伙,爬得慢却从不回头,这就是'慢工出细活'的道理啊。"
高三那年模拟考失利,我把自己锁在房间里,任凭泪水浸湿了试卷,透过门缝,我听见祖父在客厅与父亲争执。"孩子压力太大了,该让他出去透透气。"父亲的声音带着焦虑,祖父却沉声道:"我教他写字,先教执笔,再练运笔,最后才是谋篇布局,人生如字,塌了肩、驼了背,还能写出什么气象来?"那天晚上,他破例让我临摹《兰亭序》,昏黄的灯光下,他枯瘦的手掌握着我的手,带着我一笔一划地写"之"字,二十三种写法,二十三种人生况味,墨香浸透了我的少年时光,也教会我:真正的成长,从来都是在跌倒后重新站起的勇气。
真正的家风传承,往往藏在最朴素的日常里,母亲有个斑驳的铁皮饼干盒,里面整齐码放着我从小到大的奖状,有绘画比赛的、书法比赛的、学科竞赛的......有次我嫌她总拿出来向亲友炫耀,赌气把奖状揉成一团扔在角落,她没有责骂我,只是默默把皱巴巴的纸一张张展平,用厚重的字典压平后重新收好,后来我在她枕头下发现了泛黄的日记本,泛黄的纸页上,母亲的字迹娟秀却有力:"今日小女得绘画比赛一等奖,老师说有灵气,要继续加油,她总说自己不够聪明,可妈妈知道,她的每一幅画都画得很认真,这份专注比什么都珍贵。"原来那些被我视为理所当然的肯定,母亲都像守护珍宝般悄悄珍藏着。
去年冬天,祖父病重,我趴在病床前给他读《颜氏家训》,读到"教妇初来,教儿婴孩"时,他突然睁开浑浊的双眼,从枕下摸出一枚铜钱大小的印章,上面"知行合一"四个字虽历经岁月却依然清晰。"这是你曾祖父的印章,他当年是举人,常说要'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'。"祖父的声音微弱却字字千钧,"家风不是挂在墙上的字,是刻在骨子里的理,是要用一辈子去践行的诺言。"印章的铜质冰凉,却仿佛带着祖辈的温度,烫在我的掌心。
台灯的光晕里,钢笔尖终于落下,我写下:"家风是祖父书案上的松烟墨,是母亲铁皮盒里的奖状,是病床上传递的印章,是刻在血脉里的精神图腾。"窗外的玉兰花还在落,花瓣落在稿纸上,像一个个未完待续的省略号,诉说着这个家庭最朴素也最珍贵的传承——那些未曾言说的爱,那些默默坚守的品格,那些在岁月流转中愈发醇厚的墨香,早已成为我生命里最厚重的底色。
合上作文本时,天边已泛起鱼肚白,晨曦微露,我忽然明白,所谓家风,不过是祖辈用一生写就的一本无字之书,需要我们用一生去阅读,去续写,而高考作文纸上的每一个字,都是这本书里最新的一页,承载着过去,也指向未来,墨香袅袅中,我仿佛看见祖父在对我微笑,那笑容里,有欣慰,有期许,更有传承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