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2017全国二卷语文,高考2017全国二卷语文答案
修补时光的裂缝
那日黄昏,我在旧书箱深处翻出一只蒙尘的木盒,启开时,一缕陈年樟脑的气息裹挟着记忆扑面而来,盒中静静躺着一本泛黄的语文课本,扉页上稚嫩的笔迹写着:"2017年6月,全国二卷",指尖抚过书页上那些被岁月洇开的墨痕,突然想起那个蝉鸣聒噪的夏天,想起那道"修补"的作文题,想起少年时代那些"残缺"与"完整"的迷思,如潮水般涌上心头。
那年的高考作文题,以"我的修复"为引,讲述了一位老艺人用金漆修补古瓷的故事,题目附言写道:"人们用胶水粘合碎瓷,却常忽略金漆修补的智慧——以金补缺,既遮裂痕,更添华彩。"当时我尚在题海中挣扎,对"修复"的理解,不过是把撕碎的胶带重新粘好,或是把摔坏的钢笔尖掰回原状,直到多年后站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前,看着那些历经千年风沙却依然熠熠生辉的佛像,我才读懂题目中深藏的禅意:真正的修复,从不是机械的复原,而是为残缺赋予新的生命,让伤痕开出花来。
记得高中历史老师总说:"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。"那时只当是句玩笑,直到在博物馆见到唐代三彩骆驼俑——那匹骆驼的右耳早已不知去向,修复师却没有用陶土捏补,而是用青铜铸造了一枚小巧的耳朵,嵌在原本的位置,铜耳在灯光下泛着幽光,与陶质的身躯形成奇妙的和谐,讲解员轻声介绍:"这是'金缮'的现代演绎——用金属的坚韧,弥补陶瓷的脆弱。"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修复的最高境界,是让裂痕成为时光的勋章,让残缺生长出新的意义,正如断臂的维纳斯,正因那残缺的臂膀,才成就了永恒的美。
前些日子回老家,在祖父的工具箱里发现了一把断柄的蒲扇,扇骨断裂处,祖父用铜丝巧妙地缠绕加固,断裂的扇面则被他用零碎的蓝布精心缝补,布料与原扇面的针脚略有不同,却像夜空中突然亮起的星子,让这把寻常的蒲扇有了独一无二的灵魂,后来我才知道,祖父曾是镇上有名的篾匠,那些修补的手艺,是他从祖辈手中接过的星辰,他常说:"东西坏了,修的是手艺;人心散了,修的是情分。"这话让我想起高考作文里那句"以金补缺",原来最珍贵的"金",从来不是贵金属,而是人心手艺的温度,是时光沉淀下来的智慧。
去年冬天,我在旧货市场淘到一只缺口的青瓷碗,碗沿的缺口像个月牙,却被前主人用金漆细细描摹,金色的线条在青釉上流转,仿佛将残缺化作了一弯新月,卖家说,这是位老奶奶托他卖的——那碗是她丈夫年轻时送的,后来摔破了,她舍不得扔,便自己学着金漆修补,如今老人已不在,碗却成了她爱过的见证,我把碗摆在书桌上,每当写作卡壳时,便会望着那抹金色出神,它像在温柔地提醒我:人生中的裂缝,或许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,那些破碎的瞬间,往往孕育着新的可能。
合上旧课本时,窗外的月光正好洒在"修复"二字上,2017年的那个夏天,我还在为分数焦虑,不懂何为"以金补缺";而如今终于明白,生命本就是一场漫长的修复——我们在破碎中学习成长,在残缺中寻找完整,用经历的金线,将时光的裂缝绣成锦绣,那些看似不堪的过往,终将成为生命中最独特的纹样,在岁月的长河里,熠熠生辉,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,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