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百色高考榜,百色高考喜报2021

教育 3小时前 1004

红土地上的星光与守望

清晨六点,百色中学的梧桐叶上还凝着晶莹的露水,高三(7)班的班主任林老师已经站在了公告栏前,当那份印着"百色市2024年高考理科状元"的红色榜单缓缓展开时,他的手指在"李明远"三个名字上轻轻颤抖——这个穿着洗得发白校服的男孩,三年前第一次走进教室时,手里还攥着半块从家里带来的玉米饼,那饼的余温似乎还残留着大山的气息。

红土地上的梦想从来不是温室里的娇花,而是峭壁上倔强生长的映山红,李明远的家在凌云县云雾缭绕的瑶寨,每天要徒步两小时崎岖山路才能搭乘通往镇上的班车,教室后排的角落里,常年放着他的铝饭盒,里面装着母亲凌晨四点在灶膛边蒸好的红薯饭,每一粒都带着柴火的香气,去年冬天,他在摇曳的煤油灯下解数学题时,炭火不慎溅到练习册上,烧出的窟窿里,他用红笔仔细描画出了辅助线,那焦痕与笔迹交织的痕迹,恰似青春在困顿中开出的花,这份写满批注的练习册如今正躺在市博物馆的展柜里,与旁边那枚磨得发亮的"状元及第"银牌遥相呼应,诉说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古老箴言。

榜单上的每个名字背后,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晨昏与星辰,市第一中学的陈晓雯,在父亲重病住院的那段艰难时光,把病房变成了第二个自习室,走廊尽头的灯光总亮到深夜,与监护仪的闪烁交织成青春的交响,护士们记得这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,常常在做完一套理综试卷后,轻声给昏迷的父亲读课文,那清脆的声音仿佛能穿透无边的暗夜,当高考成绩公布时,她握着682分的录取通知书,在父亲病床前流下了积蓄已久的泪水——这个坚强的姑娘,终于在人前卸下了厚重的铠甲,露出了最柔软的笑容。

在百色起义纪念馆的志愿者队伍里,总能看到一群穿着蓝色校服的学生,他们利用周末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讲述革命故事,当讲到"百色起义"那段烽火岁月时,年轻的眼眸中总会闪烁出格外明亮的光芒,那是对历史的敬畏,更是对未来的期许,历史老师王建国常说:"我们脚下的土地,每一粒沙都藏着英雄的魂,每一寸土都浸润着红色的血。"今年高考,这群"红色讲解员"全部考上了重点大学,他们把带着泥土气息的理想,种进了全国二十所高校的校园,让红色基因在新一代的血脉中永续传承。

榜单上的数字,是红土地孕育的丰硕果实,也是教育扶贫的生动答卷,市教育局的统计显示,今年全市本科上线率较十年前提高了37个百分点,农村考生占比首次突破六成,这冰冷的数字背后,是无数个家庭的命运转折,在田东县职业技术学校,那些曾以为与大学无缘的孩子们,通过"职教高考"这条新通道,走进了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的课堂,他们的录取通知书上,除了烫金的校徽,还印着"乡村振兴专项计划"的鲜红印章,那印章盖下的不仅是录取,更是对未来的无限可能。

夕阳西下,右江两岸的木棉花开得如火如荼,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,李明远站在教学楼的天台上,望着远处层峦叠嶂的群山,心中百感交集,他的背包里,珍藏着三样东西:母亲连夜缝制的布鞋,针脚细密如岁月的痕迹;一本泛黄的《红色百色故事集》,书页间夹着干枯的木棉花;还有用状元奖金买的五十本课外书——他要寄给家乡那所只有三个年级的村小,让知识的种子在大山深处生根发芽,晚风拂过,榜单上的名字在暮色中化作点点星光,照亮了这片英雄的土地,也照亮了无数追梦人来时路上的每一个脚印。

当最后一缕霞光掠过公告栏上的"百色高考榜",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,都成了红土地上最生动的注脚,这不是一张冰冷的分数榜单,而是一封封写给未来的深情信笺,字里行间,写着坚韧与希望,写着传承与守望,写着属于这片土地的生生不息的力量,星光不负赶路人,时光不负有心人,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,每一个奋斗的身影都在续写着新的传奇。

河北高考状元2017,河北高考状元2025年
« 上一篇 3小时前
2014江苏高考状元,2014江苏高考状元分数
下一篇 » 3小时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