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余淮高考,余淮高考后去哪里了

教育 4小时前 728

《盛夏的最后一道题》

六月的蝉鸣,像是被岁月锈蚀的锯片,在振华中学的教学楼外,不知疲倦地来回拉扯,将午后的空气切割得支离破碎,余淮独自倚在走廊的栏杆上,校服的袖口被他随意地卷到手肘,露出小臂上淡青色的筋络,像一条潜藏在地下的河流,他的目光,越过喧嚣的操场,久久地凝视着楼下那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,三年前,就在这棵树下,他第一次遇见了耿耿,那时的她,正踮着脚尖,仰头认真地数着槐花,阳光穿过枝叶的缝隙,在她乌黑的辫梢上,悄悄地别上了一片嫩黄的花瓣。

“余淮,函数的公式背完了吗?”林帆抱着厚厚的练习册从教室里探出头来,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促狭的光,“昨晚我又看见你往天台跑了,该不会是给谁写情书吧?”

余淮没有接话,只是从口袋里摸出半包薄荷糖,锡纸在午后刺眼的阳光下,折射出细碎而耀眼的光芒,晃得人有些目眩,这是他高三以来养成的习惯,越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的数学题,他就越要含上一颗糖,糖纸在他指尖被捻得沙沙作响,那声音,竟与考场里笔尖飞速划过草稿纸的声响奇妙地重合在一起。

距离高考,只剩下七天,晚自习的教室里,弥漫着一种奇特的气息——那是汗水的咸涩、咖啡的醇苦,还有无数年轻灵魂交织在一起的紧张与焦灼,余淮将《五年高考三年模拟》翻到第237页,那道解析几何的辅助线,他已经画了不下七遍,却依旧找不到那个关键的突破口,窗外的月光,悄无声息地洒在习题册上,将那些密密麻麻的符号映照得如同满天繁星,闪烁着冰冷而遥远的光芒,他忽然想起小时候,爸爸牵着他的手,指着夜空中的北极星告诉他:“看,那就是正北方,是旅人的坐标,只要找准了方向,就不会迷路。”

可现在,他连自己的方向,都看不清了。

市一模成绩公布的那天,余淮在教务处门口徘徊了许久,红色的成绩单,像一面刺目的旗帜,高悬在公告栏的最上方,他的名字,排在第七位,比上次整整退了五名,教导主任拍着他的肩膀,语气里满是惋惜:“余淮啊,你可是咱们学校的种子选手,这状态可不行。”他闻到主任身上淡淡的烟草味,混合着粉笔灰的气息,那味道,像极了办公室里那扇永远关不紧的窗户,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沉闷。

那天晚上,余淮在天台一直坐到了凌晨,城市的灯火在他脚下铺开一片璀璨的星河,远处,传来火车悠长的鸣笛声,像一声声遥远的叹息,他想起初二那年,爸爸带他去参观心仪的大学校园,实验室里,一位学长正在操作精密的仪器,烧杯里的溶液在阳光下折射出绚烂的彩虹,那时,他天真地以为,只要考上这样一流的大学,就能拥有那样闪闪发光的人生。

可现在,他开始深深地怀疑,那些解不出的数学题,背不完的英语单词,还有永远做不完的理综卷,究竟要把他带向何方?这些漫无止境的奋斗,真的能兑换来梦想中的未来吗?

“余淮。”

一个清脆如风铃的声音,打断了他的思绪,耿耿抱着一个保温杯,静静地站在楼梯口,校服外套的拉链拉到顶,只露出一张圆圆的、写满担忧的脸。“我妈煮了银耳汤,让我给你送一碗。”

余淮接过保温杯,金属外壳上还带着她手心的余温,耿耿递杯的刹那,她的指尖不经意间擦过他的手背,那一点温热,像电流般瞬间窜过全身,让他心头微微一颤,他慌忙别过头,却看见她耳后的碎发在夜风中轻轻颤动,像春天里刚抽芽的柳枝,脆弱而惹人怜爱。

“听说你最近总熬夜。”耿耿在他身边坐下,把膝盖抵在胸口,像个怕冷的孩子,“我表哥去年高考,就是熬夜熬出了神经衰弱。”

“没事。”余淮把那张被揉皱的糖纸塞进口袋,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,“还有七天,再拼一把。”

耿耿突然“扑哧”一声笑了出来,眼睛弯成了两道好看的月牙:“你知道吗?我昨晚做了个梦,梦见我们都考上了北大,我们在未名湖上划船,你穿着帅气的学士服,把毕业帽高高地扔到天上。”

余淮愣住了,月光下的耿耿,脸庞笼罩着一层朦胧而圣洁的光晕,不似凡间,他想起第一次和她同桌,她总把“余淮”的名字写成“余卫”,气得他把她的数学作业本扔出了窗外,结果自己又心急火燎地跑下楼捡回来,一题题,一笔一划地帮她订正。

“喂,你笑什么?”耿耿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,打断了他的回忆,“是不是觉得我异想天开?”

“没有。”余淮突然也笑了,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和一对可爱的小虎牙,“我觉得,我们能行。”

保温杯里的银耳汤,渐渐失去了温度,就像他们即将逝去的十七岁,远处,传来第一班早班车的鸣笛声,天边,泛起了鱼肚白,余淮站起身,拍了拍校服上的灰尘,从口袋里摸出最后一颗薄荷糖,放进嘴里,那股清凉的滋味,瞬间驱散了所有的疲惫与迷茫。

“走吧,回教室。”

耿耿看着他挺直的背影,突然觉得,那个曾经总把“考不上大学就去工地搬砖”挂在嘴边的少年,好像就在这一刻,悄然长大了,阳光穿透云层,在教学楼的玻璃幕墙上折射出耀眼的光斑,那光芒,像极了未来某一天,高考成绩单上那个他期盼已久的、鲜红的数字。

余淮走进教室时,林帆正趴在桌子上打盹,他轻轻地把保温杯放在桌角,无意间瞥见林帆的草稿纸上,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,旁边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:“高考加油,未来可期。”

窗外的蝉鸣依旧聒噪,但余淮的心却前所未有地平静,他突然觉得,那些曾经让他头疼欲裂的数学题,那些永远也背不完的古诗文,还有和耿耿一起度过的无数个黄昏与黄昏,都成了青春里最珍贵、最动人的注脚,他翻开一本簇新的习题册,在扉页上,郑重地写下了一行字:

“愿我们合上笔盖的刹那,有侠客收剑入鞘的骄傲。”

六月的阳光,穿过梧桐叶的缝隙,在课桌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,余淮深吸一口气,拿起笔,在答题卡上,稳稳地写下了第一个字,他知道,这道名为“盛夏”的最终考题,终将成为他生命里,最难忘、也最骄傲的答案。

湖南书法高考,湖南书法高考学校哪里最好
« 上一篇 4小时前
高考工作线,高考工作线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 » 4小时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