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海南移民高考,海南移民高考政策

教育 3小时前 860

《天涯共此时:海南移民高考记》

当海口的凤凰花落了又开,琼州海峡的海风依旧裹挟着咸湿的暖意,在这片被北纬18度阳光深情亲吻的土地上,一群特殊的考生正站在人生的渡口,他们的脚下是刚被潮水抚平的沙滩,眼前是比大海更辽阔的考场——这便是海南移民高考,一场交织着身份认同、青春梦想与时代浪潮的动人叙事。

椰岛上的"新海南人"

凌晨五点的海口,夜色尚未褪尽,林薇已经在出租屋的台灯下摊开《五年高考三年模拟》,书桌旁的行李箱还敞着口,里面塞着从黑龙江带来的棉被,此刻正与海南的湿热空气进行着无声的对抗。"妈妈说考不上就得回去复读,可我不想再让零下三十度的冬天冻伤手指了。"这个皮肤黝黑的姑娘,随父母从哈尔滨来到海南已五年,却始终没能学会用本地话点一杯清补凉,那带着椰香与芋圆的甜蜜于她而言,仍是舌尖上需要解码的文化密码。

在海南,像林薇这样的"移民考生"正逐年增多,他们如散落的星辰,点缀在这座热带岛屿的上空,根据海南省教育厅数据,2023年高考报名考生中,户籍迁入不足三年的考生占比达18.7%,他们中多数是"候鸟老人"随迁子女、自贸港建设引进人才的后代,或是像林薇这样追寻教育机会的新移民,他们带着北方的豪爽、江南的温婉、西南的淳朴,在这座热带岛屿上碰撞出独特的文化火花,也在这片陌生的土壤上,努力扎下属于自己的根。

政策浪潮中的弄潮儿

"原来海南高考真的比河南简单啊!"当陈默查到高考分数时,这个在河南县城重点中学中游徘徊的男生,竟在海南考出了超过一本线62分的成绩,2020年海南自贸港建设启动后,"移民高考"成为热词,部分家长为让孩子享受" fewer competitors"(更少竞争者)的政策红利,举家迁入海南,一时间,琼州海峡的轮渡上,多了许多带着憧憬与忐忑的家庭。

但政策的阳光并非均匀播撒,海南省教育厅明确规定,考生须在海南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并具有三年学籍,同时其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须在海南省有合法稳定的住所,这意味着"高考移民"的捷径早已被堵死,真正扎根海南的移民家庭,正用汗水浇灌着政策的土壤,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,来自北京的工程师王磊正陪着女儿在晚自习教室外等待,城市的霓虹在他身后勾勒出温暖的剪影。"我们不是来钻空子的,是想让孩子在自贸港的成长中,找到自己的坐标。"他的话语中,透着对这座岛屿的归属感。

文化解码的青春战场

"老师,这道题的'椰风海韵'该怎么理解?"课堂上,来自江苏的周舟举手提问,这个习惯了婉约诗词的女孩,第一次在语文课本上读到充满热带风情的散文时,陷入了认知的迷雾,海南高考命题近年来愈发注重本土文化考察,黎族织锦的斑斓色彩、东坡文化的千年遗韵、南海航道的千年浪涛等元素频频出现,这对移民考生提出了新的挑战——他们不仅要征服知识的考点,更要解码文化的密码。

儋州中和镇的东坡书院里,总能看到背着画板写生的移民考生,来自湖南的美术生李想正用炭笔临摹《东坡笠屐图》,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,仿佛在与千年前的苏子对话。"老师说,理解了苏轼'兹游奇绝冠平生'的豁达,才能画出海南的灵魂。"文化融合从来不是一蹴而就,当东北的二人转与黎族的山歌在校园艺术节同台演出,当四川的麻辣火锅与海南的清补凉在夜市摊共享烟火,移民考生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,将异乡的风土与本土的基因慢慢编织,融合成独属于自己的青春记忆。

星辰大海的起点

当录取通知书从海南寄往天南海北,故事并未结束,而是开启了新的篇章,被上海交大录取的林薇在日记里写道:"感谢海南给了我一个跳板,但我会永远记得第一次见到大海时,那种既惶恐又雀跃的心情,那是梦想开始的地方。"被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专业录取的陈默,已经开始跟着导师在红树林保护区做调研,裤脚沾满了泥泞,眼神却闪烁着光芒:"我要守护的不仅是这片海,还有这片海带给我的机遇,是海南让我看到了更远的世界。"

站在南海之滨的考场上,移民考生们或许带着不同的口音,怀揣着不同的梦想,但他们都在书写着同一个海南故事——一个开放包容、逐梦奋斗的故事,当凤凰花再次染红天涯海角,这些年轻的身影将带着椰岛的印记,走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,因为他们知道,在海南的阳光下,每一粒种子都有破土而出的力量,每一个梦想都能找到生长的方向,而这片热土,也终将因他们的到来而更加精彩纷呈。

高考共几门,高考共几门学科各多少分
« 上一篇 3小时前
高考的日文,高考日文好考还是英文
下一篇 » 3小时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