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高考文科第一,高考文科第一天考什么

教育 7小时前 999

《墨痕深处的星图》

墨痕深处的星图

当“全省文科第一”的数字在屏幕上赫然亮起时,窗外的梧桐叶正簌簌落在陈砚摊开的《史记》扉页上,她悬在查询页面上的指尖,仿佛终于触碰到了一颗沉睡已久的星辰,微微一颤,随即化作了指尖的暖意,墨香与青草的气息在空气中交融,竟比往日愈发醇厚,这个从县城图书馆书架缝隙里汲取养分的女孩,用三支磨短的钢笔,在六张模拟试卷上,悄然绘制出了属于她的、通往浩瀚星河的坐标。

书架间的银河

陈砚的书桌,安放在县城老图书馆最安静的角落,那张斑驳的木质桌面,被无数本书的边角摩挲出温润的包浆,沉淀着岁月的光泽,每个黄昏,当放学铃声响起,她便将自己“发射”进这片知识的星系,直到闭馆的音乐响起,管理员李大爷总会为她留一盏暖黄的灯,再端来一杯氤氲着菊香的清茶,那灯光,便是这片星系里最恒定的恒星。

高考文科第一,高考文科第一天考什么

她的书架,是一座螺旋星系,泛黄的《诗经》是猎户座,闪耀着古老而质朴的光芒;厚重的《资治通鉴》是仙女座,记录着王朝的兴衰与轮回;而那本泛黄的《昭明文选》里,则夹着一枚来自南京博物院的银杏叶,叶脉间仿佛还浸染着六朝古都的月光与烟雨,她在这片星系里漫游,时而停驻,时而疾驰,每一次翻阅,都是一次星际穿越。

有一次,为了厘清“永嘉之乱”的来龙去脉,她将《晋书》与《世说新语》摊开在桌上,眉头微蹙,指尖在泛黄的纸页上反复摩挲,李大爷见状,默默转身,从旧书堆里抽出一本《魏晋清谈与政治》,轻轻放在她手边,书的扉页上,一行遒劲的钢笔字写着:“赠小陈,愿你在思想的星河里,找到自己的航向。”落款已模糊,但书页间夹着的几瓣干枯桂花,历经十年,依旧散发着若有若无的幽香,那是时间沉淀下来的芬芳。

墨痕里的坐标

陈砚的笔记本,是一幅精密的星图,不同颜色的笔迹,如同宇宙中不同波长的光,标注着思想的轨迹:红色是文学意象的演变脉络,蓝色是历史事件的因果关联,绿色是哲学概念的思辨分支,她在《红楼梦》的页边写下:“大观园是曹雪芹的宇宙模型,每个院落都是一颗星,人物的悲欢离合,便是星辰运行的轨迹,最终的白茫茫大地,是熵增定律最诗意的注脚。”这种跨越学科疆界的思考,让她的论述总带着一种独特的、多维度的星光。

高考文科第一,高考文科第一天考什么

最后一次模拟考的失利,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流星雨,击中了她,她在笔记本的扉页,用浓重的墨迹写下了八个字: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。”那是她在省博物馆偶遇张载手稿时,心弦被拨动的瞬间,墨迹因反复的摩挲而微微洇开,像夜空中一片模糊的星云,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,后来,这八个字真的成了她作文里最亮的星,在论述“传统文化与现代性”时,她将敦煌壁画中飞天的飘逸身姿,与现代航天器探索星辰大海的壮举并置,让阅卷老师在字里行间,看到了一条从历史深处延伸至未来的、璀璨的思想光谱。

星光的重量

填报志愿的日子,陈砚在“北京大学”与“复旦大学”之间徘徊,如同站在两条银河的交汇处,她想起高三的冬天,在图书馆灯下读《万历十五年》,黄仁宇先生“大历史观”的宏大视野,让她窥见了历史长河的深邃与磅礴;她又想起暑假在莫干山参加的文学夏令营,复旦教授口中那条流淌千年的“江南文脉”,带着水乡的温润与书卷的清香,让她心驰神往,她在志愿表上郑重写下“北京大学中文系”,笔尖划过纸面,留下一道深深的痕迹,那不是犹豫,而是决心,像一颗流星划过夜空,用燃烧的姿态,镌刻下属于自己的轨迹。

查分前夜,她又独自走进了图书馆,李大爷迎上来,递给她一个布包,里面是那本《魏晋清谈与政治》,还有一张字条,是当年那位学长的笔迹:“星光照亮的不是终点,而是你寻找答案时,走过的路。”陈砚指尖拂过书页里那几瓣早已干枯的桂花,香气仿佛穿越了时空,那一刻,她忽然彻悟:真正的星图,从不曾只存在于纸上,它是由她读过的每一本书、走过的每一段路、遇见的每一个人共同编织的,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坐标系。

放榜日,陈砚站在公告栏前,看着自己的名字如恒星般闪耀,她想起《文心雕龙》中的“思接千载,视通万里”,心中豁然开朗,高考,并非航程的终点,而是她用墨痕在宇宙间刻下的、一个崭新的坐标,那些在书架间度过的日夜,那些笔记本上闪烁的星图,那些师长传递来的、带着温度的星光,终将汇聚成一条浩瀚的银河,照亮她未来更远、更壮阔的航程,而她,将带着这份墨痕深处的星光,驶向属于她的,无垠宇宙。

镇海中学2017高考,镇海中学2017高考喜报
« 上一篇 8小时前
2017高考必背古诗,2017高考必背古诗文
下一篇 » 7小时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