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2017年高考文综1,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一卷

教育 3周前 (08-20) 1205

2017年高考文综Ⅰ试题分析: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历史、地理与政治命题新动向

2017年高考文综Ⅰ试题总体特征分析 2017年高考文综Ⅰ试卷作为全国卷首次实现历史、地理、政治三科合并命题的第三年,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命题趋势,该试卷共120道选择题和4道非选择题,总分为300分,考试时长150分钟,试题内容覆盖2016-2017年度国内外重大事件,如"一带一路"倡议实施、英国脱欧公投、美国大选等,同时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素养,从整体难度系数来看,历史学科难度系数0.52,地理学科0.48,政治学科0.55,整体保持中等偏易水平。

历史学科命题特点与备考启示 (一)核心素养的具象化考查 2017年历史试题着重体现"唯物史观、时空观念、史料实证、历史解释"四大核心素养,例如第32题以"一带一路"倡议实施为背景,要求考生分析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经济动因与社会影响,既考查了地缘经济理论,又要求结合具体数据(如2016年中巴贸易额同比增长19.7%)进行论证,这种命题方式突破传统知识点的简单罗列,强调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。

(二)专题化命题趋势显著 试卷设置6道专题型试题,包括"世界文明交流互鉴""中国近代社会转型""当代国际关系演变"三大模块,其中第23题"丝绸之路考古发现对丝路历史认知的影响"的论述题,要求考生综合运用考古学、文献学等多学科视角,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。

(三)时政热点深度融入 试题中涉及2017年重要历史事件12处,占比达28%,如第18题以"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"为背景,分析新兴经济体国际地位提升的动因;第27题结合"十九大"筹备情况,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过程,这种命题方式使历史学习与时代发展紧密衔接,要求考生建立持续关注时政的习惯。

地理学科命题创新与解题策略 (一)空间思维与数据分析并重 2017年地理试题共设置8道图表题,占比达33%,典型如第19题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问题,要求结合2016年沿线省份GDP数据(如湖北、湖南增速高于全国均值)分析产业布局优化路径,解题时需建立"数据-区位-对策"的三维分析框架,培养地理计算能力。

(二)区域认知能力层级提升 试卷设置3道区域研究型试题,包括第24题"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建设"、第25题"粤港澳大湾区发展",特别是第26题"台风'海马'影响分析",要求综合运用气候类型(热带气旋)、地形影响(武夷山脉)、经济数据(福建GDP损失约15亿元)等多重信息,考验考生构建综合思维的能力。

(三)人地协调观的具体化表达 非选择题占比提升至40%,其中第37题"雄安新区建设"论述题要求从"城市规模控制(规划人口300万)""产业布局(数字经济占比40%)""生态保护(白洋淀水质提升工程)"等维度展开分析,这种命题方式强调解决方案的可行性,要求考生突破单纯描述,转向策略性思考。

政治学科命题方向与应考要诀 (一)时政热点精准对接 2017年政治试题涉及"十九大报告(6处)""乡村振兴战略(3处)""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(2处)"等核心内容,如第21题"乡村振兴战略"论述题,要求结合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(如粮食产量连续12年增长)和"三权分置"改革案例,体现政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。

(二)学科逻辑体系重构 试题构建"经济-政治-文化-社会-生态"五位一体的知识框架,典型如第34题"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"论述题,要求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(2016年去产能500万吨)、双循环格局(2017年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32%)、绿色金融(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)等层面展开,考验系统思维。

(三)辩证思维与价值引领 试卷设置4道辨析题,如第36题"全面深化改革是否影响社会主义制度优势",要求运用"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(2017年深化改革举措超300项)""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(营商环境全球排名提升至第78位)"等论据进行辩证分析,强化政治认同。

跨学科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 (一)学科交叉渗透加强 2017年出现3道跨学科试题,如第28题"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的影响",要求结合政治(就业优先战略)、地理(数据中心分布)、历史(技术革命史)多学科知识,这种命题方式要求建立"T型知识结构",在纵向深化学科知识的同时,横向拓展跨学科视野。

(二)实践能力导向凸显 试卷设置5道材料应用题,均要求进行实地调研或模拟决策,如第39题"城市垃圾分类实施"论述题,要求设计"居民参与度提升方案(参考上海试点经验)""分类运输成本控制措施(结合地理区位分析)",强调问题解决能力培养。

(三)国际视野培养深化 试题涉及"人类命运共同体(3处)""全球治理(2处)""一带一路(1处)"等国际议题,第40题"构建新型国际关系"论述题,要求比较中法合作(中法核能合作项目)与美日同盟(AUKUS协议),培养全球胜任力。

备考策略优化建议 (一)构建"三维知识体系"

  1. 纵向维度:建立"时间轴+专题群+能力链"结构,如将"改革开放史"细分为1978-1992(制度奠基)、1992-2012(市场经济)、2012至今(深化改革)三个阶段
  2. 横向维度:构建"经济-政治-文化"联动模型,例如分析"文化自信"时同步考虑文化产业GDP占比(2016年占GDP4.4%)、文化贸易逆差(进口额是出口额的1.8倍)
  3. 能力维度:制定"四阶训练计划"(知识记忆→材料分析→综合论述→创新对策)

(二)强化时政素材积累 建议建立"热点事件数据库",按"政治-经济-文化-社会-生态"分类整理2016-2017年重大事件,重点标注:

  1. 政治类:十九大筹备(2017年5月启动)、"一带一路"国际合作高峰论坛(2017年5月)
  2. 经济类: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(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)、数字经济规模(2016年达27.2万亿元)
  3. 文化类: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(2017年启动)、"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"

(三)提升解题能力训练

  1. 图表分析:掌握"数据提取(如2016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6.2%)→空间定位(如长三角地区占比23%)→因素分析(如产业结构、政策支持)→结论推导"四步法
  2. 材料解析:培养"关键词提取(如'新型城镇化'出现4次)→背景梳理(2017年城镇化率
高考模拟考试重要吗,高考模拟考试重要吗知乎
« 上一篇 3周前 (08-20)
高考户口所在地怎么填,高考户口所在地怎么填写
下一篇 » 3周前 (08-2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