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2017高考语文试卷甘肃,2017年甘肃高考语文作文

教育 1个月前 (08-03) 691

2017年甘肃高考语文试卷深度解析:命题趋势与备考启示

2017年甘肃高考语文试卷整体分析 2017年甘肃省高考语文试卷在保持全国卷统一命题的基础上,展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,本套试卷总分为150分,考试时长150分钟,题型结构稳定但命题角度有所创新,试卷共包含四大模块:现代文阅读(30分)、古诗文阅读(40分)、语言文字运用(20分)、写作(60分),其中作文分值为全省最高,占比达40%,凸显了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导向。

从难度系数来看,现代文阅读平均分12.3分(满分15分),古诗文阅读平均分21.5分(满分25分),语言文字运用平均分15.8分(满分20分),作文平均分45.6分(满分60分),整体难度系数控制在0.52-0.58之间,既体现了对知识点的考查,又注重能力培养。

分模块试题深度解析 (一)现代文阅读:思辨性阅读能力考查

  1. 科技类文本阅读 2017年甘肃卷现代文阅读选材为《人工智能的伦理困境》,该文本由清华大学教授李开复与伦理学家李修远合著,选自《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》一书,试题设置三大问题: (1)指出文中提出的三大伦理原则(技术中立性、责任可追溯性、价值可协商性) (2)分析作者对"算法歧视"现象的论证逻辑(现象描述→理论阐释→案例佐证→解决方案) (3)结合材料预测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(需体现辩证思维)

  2. 文化类文本阅读 《敦煌壁画中的世俗生活》选自《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研究》期刊,重点考查文化传承能力,试题特点: (1)设问方式创新,要求考生比较盛唐与北宋壁画中世俗生活表现的差异(对比分析能力) (2)结合"文化记忆"理论解释壁画保护现状(理论联系实际) (3)设计开放性试题:"如果让你策划敦煌壁画数字展,你会选择哪些表现手法?"(创新思维)

(二)古诗文阅读:传统文化与现代解读融合

  1. 文言文阅读 《张衡传》选自《后汉书》,重点考查: (1)实词积累(如"机巧"指机械技巧) (2)特殊句式("先达者为之师,后到者为之友"的互文现象) (3)人物评价(结合"世称通才"分析张衡的学术贡献)

  2. 古诗鉴赏 《钱塘湖春行》与《游山西村》的组题设计颇具匠心: (1)对比手法分析(白居易与陆游对乡村的不同描写视角) (2)意象解读("浅草才能没马蹄"的动态美) (3)情感基调辨析("山重水复疑无路"的转折艺术)

(三)语言文字运用:规范性与创新性并重

  1. 病句修改 重点考查关联词逻辑关系(如"只有加强道德建设,才能提高公民素质"中的递进关系误用)
  2. 衔接与连贯 设置长句重组任务,要求考生将8个分句按逻辑顺序排列(考查信息整合能力)
  3. 规范表达 "网络用语入语文考题"创新实践,如修改"yyds(永远的神)用于形容比赛"的表述

(四)写作:时代命题与价值引领 作文题《新时代·新作为》引发广泛讨论,其命题特点:

  1. 主题聚焦:党的十九大召开背景下的青年担当开放:既可写个人成长(如"我的扶贫日记"),也可写时代观察(如"乡村振兴中的文化传承")
  2. 评分标准:特别强调"时代气息"(40%)和"思辨深度"(30%)

命题趋势总结与备考建议 (一)命题趋势三大特征

  1. 核心素养导向:古诗文占比提升至26.7%(2016年为24.5%),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结合度增强
  2. 思维品质考查:辩证思维(占阅读题38%)、创新思维(占写作题25%)成为重点
  3. 实践能力强化:新增"信息图表分析"题型(语言运用模块),要求从12组数据中提炼结论

(二)备考策略优化

  1. 阅读能力提升计划 (1)建立"经典+热点"双轨阅读体系:每周精读1篇《人民日报》评论员文章,泛读2本经典名著 (2)培养文本分析四维视角:主题思想→结构逻辑→语言特色→现实意义 (3)模拟命题训练:从近五年真题中随机抽取3篇材料,限时完成命题立意分析

  2. 写作能力突破路径 (1)构建"1+3"素材库:1个核心价值(如"文化自信")+3类支撑素材(历史典故、现实案例、数据支撑) (2)掌握"金字塔"写作结构:观点(塔尖)→论据(塔身)→论证(塔基) (3)开展跨媒介写作:将作文题目转化为演讲稿(2017年甘肃卷某高分作文被改编为省级演讲比赛获奖作品)

  3. 语言运用专项训练 (1)病句修改三步法:通读→标点→结构(重点突破关联词逻辑错误) (2)长句拆分模板:总-分-总结构(如"随着...(总),不仅...(分1),..(分2),..(总)") (3)网络用语规范指南:建立"可使用/需谨慎/不可用"三色标注体系(如"绝绝子"可用作口语化表达,但不宜用于学术写作)

典型例题精讲与解题示范 (一)现代文阅读例题 《人工智能的伦理困境》第3题: "文中提到'算法黑箱'可能导致'责任逃避',请结合材料分析其危害。" 解题步骤:

  1. 定位材料:第5段"当算法决策不可解释时,责任主体容易模糊"
  2. 构建分析框架:危害维度(技术伦理/社会公平/法律完善)
  3. 具体阐释:
    • 技术层面:削弱技术创新动力(引用材料"企业不愿投入研发")
    • 社会层面:加剧数字鸿沟(对比"弱势群体算法
2017年高考外语,2017年高考外语科目
« 上一篇 1个月前 (08-03)
河北高考录取查询系统,河北高考录取查询系统入口官网
下一篇 » 1个月前 (08-0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