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江苏高考历史答案2017,江苏高考历史答案2017年

教育 2个月前 (07-30) 825

江苏高考历史答案2017深度解析:命题特点与备考启示

背景与命题概况 2017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考试在"3+3"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实施,首次采用全省统一命题模式,当年试卷共8道大题,涵盖中国古代史、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大模块,历史总分为100分,根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官方答案,当年试题呈现以下显著特点:

  1. 历史观导向:强调唯物史观与辩证思维,如第23题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分析,要求考生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动角度综合考量。

  2. 材料分析强化:客观题占比达60%,其中材料解析题占比35%,较2016年提升5个百分点,典型如第12题对《马关条约》原始档案的深度解读。

  3. 跨学科整合:新增"历史与地理"综合题,要求结合气候变迁分析宋代农业技术变革(第26题)。

命题特点深度解析 (一)历史时空观念的立体构建

  1. 时间轴应用:第18题要求绘制"丝绸之路东西段文明交流时间轴",考查考生对2000-1400年关键节点的把握。

  2. 空间分布分析:第25题以"唐宋时期北方与南方经济重心转移"为命题切入点,要求绘制经济要素迁移路线图。

(二)核心素养的显性考查 1.史料实证能力:第21题提供5组不同文献记载,要求辨别《史记》与《资治通鉴》对汉武帝评价的异同。

历史解释素养:第24题要求对"王安石变法评价"进行多维度分析,需综合经济、政治、社会等多重因素。

(三)命题技术的创新突破 1.设问方式升级:从单一"列举"型转向"比较-分析-评价"复合型,如第22题要求对比"明清海禁政策与郑和下西洋":

(1)政策目的异同 (2)实施手段比较 (3)历史影响评析

情境创设深化:第26题创设"北宋政府应对气候异常"的决策情境,要求设计应对方案并说明依据。

典型真题与答案解析 (一)选择题精析(第12题) 材料:1895年《马关条约》原始条款节选 问题: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哪些影响?(多选)

A. 加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. 推动近代思想启蒙 C. 引发边疆危机 D. 确立不平等外交体系

答案解析: ACD正确,A项符合《劝业报》等实证材料;B项需结合维新派思想传播材料;D项需注意条约未直接涉及外交体系,但奠定半殖民地半封建外交基础。

(二)材料解析题突破(第23题) 材料1:万历年间江南市镇人口统计表 材料2:崇祯年间棉纺织业技术改良记录

问题:

  1. 比较两材料反映的经济特征
  2. 分析商品经济发展受哪些因素制约

答案要点:

  1. 表现:材料1显示市场网络形成,材料2体现技术革新,共同点:均反映商品经济繁荣。

  2. 制约因素: (1)政治:宦官专权(材料1) (2)经济:赋税沉重(材料2) (3)社会:宗族势力制约(补充材料) (4)思想:重农抑商传统(结合明清思想史)

(三)论述题评分标准 以"明清之际西学东渐与中国科技发展"为例: Ⅰ类答案(45-50分):

  • 准确列举传教士贡献(汤若望等)
  • 系统分析《几何原本》等著作影响
  • 周密论证科技与社会需求关系
  • 逻辑严谨,史论结合

Ⅱ类答案(40-44分):

  • 基本覆盖主要史实
  • 论证层次较清晰
  • 存在1-2处史实错误

备考策略与提升路径 (一)知识体系重构

  1. 构建"双线并进"框架: (1)纵向:按文明演进划分(原始-三代-秦汉-隋唐-宋元-明清-近现代) (2)横向:按主题整合(政治制度、经济形态、思想文化、社会结构)

  2. 重点突破"江苏特色考点": (1)江南经济开发(明清苏南) (2)长三角一体化(近代上海) (3)新四军根据地(苏南抗日)

(二)解题能力培养

  1. 材料分析四步法: (1)信息提取(标注时间、人物、事件) (2)要素归类(政治/经济/文化等) (3)逻辑关联(因果关系/比较分析) (4)结论提炼(结合史观)

  2. 论述题"金字塔结构": (1)基础层:时间轴定位 (2)支撑层:3个维度分析 (3)升华层:当代启示

(三)真题训练方法

  1. 三轮复习法: (1)第一轮:2013-2017年真题精研(每日2套) (2)第二轮:专题突破(按文明史/区域史划分) (3)第三轮:全真模拟(严格计时)

  2. 错题管理: (1)建立"错因分类表"(知识盲点/审题失误/表述偏差) (2)每周进行"错题重做"(记录正确率变化)

命题趋势前瞻与应对建议 (一)未来命题方向预测

  1. 专题化趋势:如"丝绸之路的文明互鉴"可能整合古代至当代内容
  2. 情境化命题:创设"一带一路建设"等现实情境
  3. 跨学科融合:加强历史与地理、政治的交叉渗透

(二)备考重点调整建议

  1. 强化"新四史"关联:重点掌握1949-1978年江苏发展史
  2. 提升数字素养:熟练运用"历史数据库"(如"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")
  3. 培养国际视野:关注"人类命运共同体"相关历史案例

(三)应试技巧升级

  1. 时间分配优化: (1)客观题:35分钟内完成(每题≤2分钟) (2)主观题:25分钟/题(预留15分钟检查)

  2. 文字表达规范: (1)论点句式:"根据...材料,可见..." (2)过渡句式:"由此可知..." (3)结论句式:"...启示在于..."

典型备考误区警示 (一)常见错误类型

  1. 时空错位:将明清海禁与郑和下西洋时间混淆(正确顺序:1405-1433年郑和下西洋→1510年海禁政策)
  2. 原因分析片面:仅从经济角度解释明清更替,忽视思想文化因素
  3. 评价失当:简单否定王安石变法,未区分"青苗法"与"免役法"差异
马思纯高考成绩,马思纯高考成绩多少分
« 上一篇 2个月前 (07-30)
2017高考福建语文作文,2017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
下一篇 » 2个月前 (07-3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