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大全,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归纳总结

教育 2个月前 (07-29) 1120

从字音字形到作文技巧的全面解析

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构成体系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涵盖语言文字运用、古诗文积累、阅读理解三大板块,其中语言文字运用占比约30%,是决定语文成绩的关键模块,根据近年考试大纲,基础知识部分主要考查以下核心能力:

  1. 识记与理解:包括字音、字形、词语、病句修改等基础能力
  2. 应用与表达:涉及成语运用、关联词搭配、标点符号规范等
  3. 审辨与评价:重点考察逻辑思维与语言规范意识

字音字形双核心(约400字) (一)易错字音辨析

  1. 常见多音字误读(举例说明) "窜"(cuàn:逃窜;chuàn:编窜)"谪"(zhè:贬谪;zhě:谪仙)"谩"(màn:漫骂;màn:漫漫长夜)
  2. 方言干扰字(如"锄"(chú)与"除"(chú)的语境区分)
  3. 新词新义(如"躺平""内卷"等网络用语规范读音)

(二)字形识别技巧

  1. 六画定律:汉字六画以上多含"水""木"(如"淼""漆")
  2. 末笔识别法:如"戈"字末笔为"点"(如"戟"),末笔为"戈"(如"戟")
  3. 易错部件对比(如"具"与"俱")

(三)特殊题型应对

  1. 选词填空:注意搭配关系(如"部署"不与"工作"搭配)
  2. 联绵词辨识(如"参差""断章"等)
  3. 文化常识题(如"兰亭集序"作者、创作背景)

病句修改实战指南(约500字) (一)高频错误类型

  1. 成分残缺(如"通过学习提高了..."应改为"通过学习,我提高了...")
  2. 逻辑混乱(如"他不仅会唱歌还会跳舞,而且擅长绘画")
  3. 语义重复(如"亲自亲自检查")
  4. 语序不当(如"在公园里我们游玩了整整一下午")

(二)系统修改步骤

  1. 通读全句把握整体
  2. 逐层分解句式结构
  3. 重点检查关联词搭配(如"虽然...不能与"不仅...连用)
  4. 调整语序优化表达(如将"被"字句改为主动句)

(三)专项训练案例 例句:"这次考试虽然难度较大,但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,因此取得了满意的成绩。" 修改过程: ① 原句存在关联词逻辑混乱("虽然...与"混用) ② 调整关联词为"虽然...对应结果 ③ 优化为:"这次考试虽然难度较大,但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,因此取得了满意的成绩。"(注:此修改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)

成语运用三大原则(约300字) (一)使用原则

  1. 语境匹配原则(如"附庸风雅"指虚假效仿)
  2. 成分对应原则(如"一马当先"不用于否定)
  3. 情感色彩原则(如"不以为然"表否定)

(二)易错类型

  1. 望文生义(如"附庸风雅"误解为"巴结有权势")
  2. 混淆近义(如"附庸风雅"与"附庸文采")
  3. 虚实误用(如"汗牛充栋"形容书籍多)

(三)强化训练方法

  1. 成语溯源记忆法(如"杯水车薪"源自《战国策》)
  2. 四象分类记忆(并列、偏正、转折、因果)
  3. 错误辨析三步法: -第一步:查词典确认本义 -第二步:分析语境要素 -第三步:对照选项排除干扰

古诗文默写突破策略(约300字) (一)高频考点梳理

  1. 课内必背64篇(分必背54篇+选背10篇)
  2. 常考特殊句式: -倒装句(如"不闻爷娘唤,但闻新人笑") -省略句(如"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")
  3. 文化常识高频词(如"太史公""阳关三叠")

(二)记忆科学方法

  1. 谐音联想法(如"大漠孤烟直"记为"大漠孤烟真直")
  2. 情境记忆法(构建历史场景画面)
  3.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应用(第1/2/4/7/15天复习)

(三)创新题型应对

  1. 填空题定位技巧(时间轴法、关键词法)
  2. 首句做题法(把握中心思想)
  3. 对比阅读题答题模板: -相同点:主题/手法/情感 -不同点:时代背景/作者立场

阅读理解解题方法论(约300字) (一)现代文阅读核心能力

  1. 信息筛选(定位+提炼)
  2. 主旨概括(三遍阅读法)
  3. 理解作用(分四类分析)

(二)古诗文阅读关键点

  1. 赏析题答题结构: -手法+内容+情感+作用
  2. 热点题型应对: -意象分析(如"孤舟蓑笠翁"的象征意义) -情感递进(如杜甫律诗的"沉郁顿挫")

(三)跨文本阅读技巧

  1. 现代文与古诗文对比阅读: -主题关联性分析 -表现手法比较
  2. 多文本信息整合: -建立思维导图 -提炼共性特征

作文备考全流程(约300字) (一)审题破题四步法

  1. 提取核心意象(如"路"的象征意义)
  2. 梳理关键词关系(并列/递进/对比)
  3. 划定写作范围(避免偏题)
  4. 确定立意维度(哲理/情感/社会)

(二)结构搭建技巧

  1. 经典结构模板: -"总-分-总"进阶版(总-分-总-升维) -"问题-分析-对策"结构
  2. 段落衔接艺术: -过渡句公式:"承上启下...(具体内容)" -引用句处理:"正如...所言,...(联系现实)"

(三)素材积累与运用

素材分类管理: -历史典故(按主题分类) -时事热点(建立时间

陕西高考数学2017难吗,陕西高考数学2017难吗知乎
« 上一篇 2个月前 (07-29)
高考送什么水果寓意好,高考送什么水果寓意好的
下一篇 » 2个月前 (07-2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