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华大学成人高考,北华大学成人高考分数线
《晚晴渡:北华大学成人高考纪事》
暮色四合时分,北华大学的老教学楼在夕阳的余晖中静静伫立,斑驳的红砖墙被染成温暖的赭石色,爬山虎的藤蔓沿着斑驳的窗格肆意攀爬,宛如岁月留下的诗行,在晚风中轻轻摇曳,三楼阶梯教室的灯光次第亮起,如同一颗颗星辰落入凡间,照亮了讲台上那块承载着无数知识与梦想的黑板,也照亮了三十几张写满沧桑与希冀的脸庞——他们是北华大学成人高考补习班的学生,平均年龄三十八岁,最小的也已二十八岁,在这个本该享受闲适的夜晚,他们却毅然拾起久违的课本,在人生的渡口,奋力划向知识的彼岸。
李建国走进教室时,裤脚还沾着工新鲜的泥浆,带着工地的粗粝气息,他今年四十二岁,在建筑工地扎了二十年钢筋,双手布满厚厚的老茧,指关节因常年劳作而粗大变形,儿子今年高考,成绩出来那天,他看着儿子志愿书上"土木工程"四个字,突然想起自己年轻时因家境贫寒而辍学的遗憾,像被针扎了一下,隐隐作痛。"爸,你要是也能上大学就好了。"儿子无意间的一句话,如同一颗种子,在他沉寂已久的心里悄然发了芽,他瞒着妻子,偷偷报了北华大学的成人高考,白天在烈日下扎钢筋,汗水浸透衣衫;晚上就着工地宿舍昏黄的灯光,啃那些艰深的《高等数学》,工友们笑他"老来发疯",妻子也抱怨"一把年纪折腾啥",但他只是默默把磨破的笔记本用胶带一圈圈缠好,继续在枯燥的公式和定理里,寻找自己失落的大学梦。
教室后排,张静正用袖口轻轻擦去眼镜上的雾气,她是一家大型超市的收银员,每天要站立八小时,重复着扫码、收钱的机械动作,日复一日,三十岁生日那天,她看着镜子里日渐憔悴、眼神黯淡的自己,突然意识到不能再这样麻木地过下去,她报了会计专业,希望拿到文凭后能换个轻松些的工作,也能给女儿树立一个榜样,下班后,她要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挑最便宜的菜,赶回家给上小学的女儿准备晚餐,等女儿睡熟了,才能坐在书桌前开始学习,最难的《会计原理》她看了三遍还是云里雾里,急得躲在楼梯间偷偷抹眼泪,可擦干眼泪,她还是会翻开书本,在心底默默告诉自己:"再坚持一下,为了女儿,也为了那个不曾放弃的自己。"
讲台上,王教授正在讲解线性代数,声音温和而富有磁性,这位年近七旬的老教授退休后被学校返聘,他从不刻意点名,却似乎能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。"李建国,昨天那道力学题你解得很有思路,特别是那个受力分析,很到位。"王教授的话让李建国愣住了,他没想到这位头发花白的教授会注意到自己角落里的位置,一股暖流瞬间涌上心头,张静的笔记本上,除了密密麻麻的公式,还贴着一张小小的笑脸贴纸——那是女儿亲手画的奖励,"妈妈加油"四个字歪歪扭扭,却像一束光,让她每次想要放弃时,又能重新燃起斗志。
成人高考的日子在聒噪的蝉鸣中悄然而至,考点外的梧桐树下,考生们三三两两地站着,有的捧着单词本低声背诵,有的互相拍拍肩膀,眼神中交织着紧张与期待,李建国特意穿上了洗得发白却笔挺的衬衫,手里紧紧攥着准考证,那薄薄的纸张,在他掌心却仿佛重如千钧,承载着他二十年的梦想,张静的女儿举着一个用彩纸做的"妈妈必胜"牌子,在人群中使劲地朝她挥手,小脸涨得通红,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女孩的笑脸上,晃得张静眼睛有些发酸,那是一种混合着感动与力量的酸涩。
考试结束的铃声骤然响起,考生们如潮水般涌出考场,有人喜极而泣,有人眉头紧锁,有人长舒一口气,李建国走出考场时,看见王教授正站在门口,手里拿着一瓶水。"老李,考得怎么样?"王教授笑着问,眼神里满是关切,李建国挠了挠被汗水浸湿的头发,不好意思地说:"最后一道题没算完,有点遗憾。"王教授拍了拍他的肩膀,声音沉稳:"没关系,你敢迈出这一步,来参加这场考试,就已经赢了人生的一大半。"
北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到那天,李建国正在工地,他蹲在脚手架下,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,当看到"录取"两个清晰的字样时,这个在钢筋水泥里闯荡了半辈子的硬汉,突然蹲在地上失声痛哭起来,工友们围了过来,有人递上烟,默默地拍着他的背,有人则笑着说:"老李,行啊你!"泪水混合着汗水,滴落在干燥的尘土里,张静收到通知书时,女儿抱着她的脖子亲个不停,清脆地喊着:"妈妈是大学生啦!妈妈最棒!"那欢快的笑声飘出窗外,惊飞了树上的麻雀,也惊飞了她心中压抑已久的阴霾。
夜幕再次降临,北华大学的教室里灯火通明,与天上的星辰交相辉映,李建国坐在前排,戴着老花镜,认真地记着笔记,手上的老茧握着笔显得有些笨拙,却异常坚定,张静和同学们热烈地讨论着案例,眼神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光芒,窗外的月光如水银般倾泻,温柔地洒在他们身上,像一层圣洁的光纱,照亮了这些追梦人充实而温暖的晚晴岁月。
成人高考于他们而言,早已超越了那张文凭的本身,它更像是一次对人生的重新审视与定义,一次对自我价值的勇敢追寻,就像北华大学校门口那块饱经风霜的石碑上所刻着的——"活到老,学到老",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年纪,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持和破釜沉舟的勇气,向世界宣告:人生的每一个阶段,都值得全力以赴;岁月从不辜负奋斗者,晚晴亦可渡山河,亦可照见生命的辽阔与璀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