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德宏州高考,德宏州高考成绩2025

教育 7小时前 1150

《边陲笔锋》

德宏州的六月,总弥漫着两种气息,一种是芒果熟透时沁人心脾的甜香,在亚热带炽烈的阳光里发酵得愈发浓稠,仿佛空气里都漂浮着蜜色的光晕;另一种则是笔尖划过草稿纸时细密的沙沙声,混杂着教室外吊扇有节奏的嗡鸣,在勐戛中学悠长的走廊里反复回荡,2024年的高考,对这片被北回归线温柔穿越的土地而言,从来不是一场孤立的考试,它是无数个黎明前未曾熄灭的星光,是国境线内外充满期盼的深情眺望,更是傣族筒裙的流苏与景颇族织锦的经纬中,用青春最炽热的汗水织就的、最深情的答卷。

考场里的边陲印记

清晨六点,天色微熹,芒市一中的校门口已悄然排起蜿蜒的长队,傣族姑娘玉香将一头乌黑的长发仔细绾成饱满的发髻,一枚银质发簪被母亲郑重地别在发间,簪头雕刻的孔雀翎羽在晨光中闪烁着温润的光泽。“阿妈说,戴着银器,心就定了。”母亲昨晚从箱底翻出这件传家宝时,眼里的殷切期盼,玉香至今记忆犹新,她身旁的景颇族男孩勒干,则身着一袭崭新的“筒裙”,那是母亲连夜赶制的礼物,靛蓝色的粗布上,红黑相间的几何纹样如山峦般层叠,又如星辰般璀璨,充满了原始而蓬勃的生命力。“老师说,这是我们民族的‘智慧密码’,”勒干拍了拍腰间的布料,声音里带着少年人特有的自信,“带着它,答题就有底气。”

考场内,空调的冷气驱散了盛夏的暑气,却吹不散每个人眉宇间凝重的神情,当语文试卷分发下来,玉香的目光瞬间被作文题《我的脚下,是祖国的土地》牢牢吸引,她的手指微微蜷缩,仿佛被这行字烫了一下,这行字让她想起许多画面:想起小时候,跟着阿妈在瑞丽畹町的稻田里插秧,碧绿的秧苗在风中摇曳,田埂那侧就是缅甸的村庄,那边同龄的孩子们隔着冰冷的界碑,用熟悉的傣语互相问候;想起去年暑假,她作为“中缅边境小使者”,给对岸缅语班的同学教中文,当孩子们捧着崭新的中文课本,用生硬的汉语说“你们中国的课本,比我们的厚,但里面的故事,比茉莉还香”时,她心中涌起的自豪感。

勒干的目光则停留在阅读理解的一段文字上:“每一寸山河,都镌刻着文明的密码。”他的脑海中,父亲的话语如洪钟般响起,父亲是陇川户撒乡远近闻名的铁匠,一辈子与炉火和钢铁为伴,打出的户撒刀锋利坚韧,名扬四方,父亲总说:“刀刃要千锤百炼,人生亦需百折不挠。”去年勒干考上高中时,父亲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,只是连夜为他打制了一把精巧的小刀,刀柄上,一个遒劲的“勤”字在火光中深深烙下。“孩子,不管将来走多远,别忘了户撒的炉火,别忘了你脚下这片能长出金灿灿稻子的土地。”父亲粗糙的手掌拍在他的肩上,那份沉甸甸的嘱托,是他前行路上最坚实的力量。

月光下的守望者

高考前的最后一晚,梁河县的盏西中学,仍有灯光如星辰般在群山间倔强地亮着,数学老师杨丽华独自坐在办公室里,批改着最后一批学生的错题本,桌上的浓茶早已凉透,旁边压着女儿稚嫩的画作:一个戴眼镜的女人站在讲台上,台下是一群仰着小脑袋的小朋友,画的顶端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——“我的妈妈是超人”,杨丽华的眼眶瞬间湿润了,为了给高三的学生们冲刺补课,她将刚上小学的女儿送回了远方的老家,至今已有三个月未曾见面,女儿的每一个电话,都像一根细细的针,轻轻刺在她柔软的心上。

“杨老师,这道题……我还是不太懂。”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在门口响起,是景颇族学生阿朵,她低着头,双手不安地绞着衣角,阿朵的家在深山里,每天天不亮就要出发,步行两小时崎岖的山路才能赶到学校,脚上的运动鞋早已磨破了几个洞,露出里面磨损的鞋垫,杨丽华放下红笔,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,她拉过一张凳子让阿朵坐下,摊开草稿纸,耐心地画着辅助线:“你看,这条辅助线就像咱们山间连接峡谷的藤桥,看似困难,只要找准了连接点,两岸的路就通了。”阿朵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,像是黑暗中看到了星光,她突然想起什么,从鼓鼓囊囊的书包里掏出一个用翠绿芭蕉叶仔细包裹着的糯米团,那是阿妈一早就让她带给老师的:“阿妈说,杨老师您总顾着给我们改作业,不按时吃饭,这个顶饿,您快吃吧。”

窗外的月光如水银般倾泻进来,温柔地洒在墙上“立德树人”四个大字上,也照亮了杨丽华眼角的细纹,她想起自己初来盏西时的那个夜晚,也是这样一轮皎洁的月亮,学生们举着火把,蜿蜒的山路汇成一条火红的巨龙,他们簇拥着她,大声喊道:“老师,您来了,我们山里就能飞出金凤凰了!”她的第一批学生有的已远赴昆明读大学,有的像阿朵一样,仍在为梦想奋力拼搏,但无论走多远,她从他们眼中看到的,依然是当年那簇火把般执着而温暖的光芒。

界碑旁的青春答卷

当高考结束的铃声终于响起,盈江旧城镇的考场里,并没有想象中的欢腾与雀跃,同学们异常安静地收拾好文具,然后在彼此的笔记本上郑重地写下最真挚的祝福,这里距离中缅边境仅有几公里之遥,许多同学的父辈都是世代边民,有的人甚至在中缅两国都有着血脉相连的亲人。

“你觉得这道题难吗?”傣族女孩依香轻声问身旁的阿鹏,阿鹏摇了摇头,目光投向窗外那座沉默而庄严的界碑:“比起阿爸阿妈年轻时赶着牛羊在界碑两边奔波的日子,我们已经很幸运了。”依香的故事,更是这片土地变迁的缩影,她的母亲是缅甸籍,去年才终于办完繁琐的落户手续,得以名正言顺地在中国陪伴女儿迎接高考。“阿妈说,她这辈子最大的心愿,就是看着女儿在中国的考场里,堂堂正正地写字,堂堂正正地做人。”依香的声音有些哽咽,她想起母亲为了支撑这个家,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,在夜市支起一个小摊卖早点,滚烫的油星无数次溅在她布满老茧的手上,母亲却总是笑着说:“只要你能好好读书,疼算什么。”

走出考场时,夕阳正将天边的云彩染成绚烂的金红色,那座矗立在国境线上的界碑,也被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辉,一群学生自发地围在界碑旁,有人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,镜头越过界碑,让对岸的亲戚看一看自己崭新的准考证;有人则对着界碑深深地鞠了一躬,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轻声说道:“谢谢您,守护着我们,让我们能在这里安心地追逐梦想。”远处,瑞丽畹町大桥上车水马龙,满载着货物的卡车与满载着希望的客车交织在一起,川流不息——就像德宏的孩子们,他们将从这里出发,奔赴更广阔的天地,但无论走得多远,脚下的这片土地,永远是他们心中最坚实、最温暖的根基。

尾声:笔锋所至,皆是远方

当德宏州的高考成绩如约而至,勐戛中学的公告栏前人头攒动,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交织的复杂气息,玉香的名字出现在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的录取名单上,她激动得热泪盈眶,她告诉老师,她想毕业后回到家乡,教边境的孩子们读书,让他们知道,“我们的土地,不仅有芒果的香甜和稻田的翠绿,更有诗和远方在等待他们去探寻。”勒干则被昆明理工大学录取,他选择机械制造专业,他想用科技的力量,有朝一日能回到户撒乡,将父亲打出的户撒刀,打造成能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文化使者,而阿朵,那个来自深山的景颇族女孩,她的成绩也稳

恩施州高考,恩施州高考成绩排名
« 上一篇 7小时前
山东高考成绩总分,山东高考成绩总分是多少
下一篇 » 6小时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