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那一年 高考,那一年高考恢复的

教育 2天前 757

那年盛夏,我们的成人礼

教室里最后一点喧嚣也被值日生的拖把声温柔地吞没,粉笔末在斜射的夕照里浮沉,像一场无声的雪,又像是时光为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洒下的最后一场纪念,我蹲在课桌旁,把摞得比头还高的复习资料一点点塞进纸箱,指腹蹭到书页边缘的油墨,黏腻的,带着某种陈年的焦虑与墨香,那是我们十二年青春最真实的注脚,前桌林晓正用红笔在课桌上画最后一道横线,笔尖犹豫地划出“再见”两个字,又似是不舍,狠狠擦掉,木屑簌簌落在她洗得发白的校服裤上,像极了我们此刻,欲言又止的心情。

那是二〇〇八年的夏天,空气里浮动着栀子花的甜香,浓得化不开,还有更隐秘的、属于青春的躁动与懵懂,像夏夜里悄然绽放的昙花,短暂却绚烂,我们像一群被上了发条的木偶,在高考这座巨大的齿轮里,精准地、机械地走了十二年,每一个齿轮的转动都牵动着我们的心跳,清晨五点半的宿舍楼道,手电筒的光柱晃晃悠悠,照亮墙上“离高考还有XX天”的倒计时牌,数字一天天变薄,像被时光啃食的桑叶,也像我们被知识填满又掏空的日子;晚自习的教室里,笔尖划过草稿纸的沙沙声能淹没窗外的蝉鸣,那是属于我们的青春战歌,偶尔有同学偷偷转着笔发呆,望向窗外深邃的夜空,眼神里藏着对未来的憧憬与迷茫,下一秒,便会被巡视的班主任用粉笔头精准地砸中后脑勺,引来一阵压抑的轻笑。

那时我们总觉得六月是个面目狰狞的怪物,张着血盆大口,等着把我们吞进未知的深渊,每一次模拟考的成绩单,都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锋利得让人窒息,记得有次数学考砸了,鲜红的分数像一把利刃刺痛了我的眼睛,我趴在桌子上,把脸埋进臂弯,听见同桌小胖的抽泣声混着窗外呼啸的风声,他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,肩膀一耸一耸,像只受伤的幼兽,无助而脆弱,后座的男生默默递过来半包纸巾,包装袋上印着“金榜题名”四个字,被他的汗水洇得有些模糊,却像一束微弱的光,照进了我们晦暗的心房。

我们也会在偷来的片刻里,做些与高考无关的事,像是沙漠里偶遇的清泉,珍贵而甘甜,体育课躲在教学楼后的小花园里分享一包薯片,薯片碎屑沾在嘴角,我们却毫不在意,只是仰头看天上的云聚了又散,像极了我们变幻莫测的心事;晚自习后绕着操场跑圈,对着月亮大声唱当时流行的《北京欢迎你》,跑调的歌声在空旷的校园里回荡,唱到破音便笑作一团,惊醒了树上的蝉鸣;林晓会把写满心情的纸条折成千纸鹤,有对未来的期许,有对考试的焦虑,也有对某个男生的悄悄话,她小心翼翼地塞进课桌的裂缝里,说等高考结束就放飞它们,让它们带着我们的梦想一起飞翔,那些细碎的瞬间,像散落在黑夜里的星子,微弱却固执地闪烁,构成了我们灰色青春里最亮丽的底色。

那一年 高考,那一年高考恢复的

高考前三天,学校突然停了课,让我们在家调整,仿佛是给我们疲惫的神经放一个短暂的假,我坐在自己的房间里,四周是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,墙上贴着的清华招生海报,海报上的男生眼神明亮,自信飞扬,仿佛能穿透时光而来,照亮我迷茫的前路,母亲端来切好的西瓜,红色的瓜瓤甜滋滋的,汁水顺着她的指缝滴在地板上,晕开一小片水渍,她絮絮叨叨地说着“别紧张”“尽力就好”,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,眼神里却满是藏不住的担忧与期盼,父亲则默默地把我的复习资料按科目重新整理好,书脊被他拍得平平整整,发出“啪啪”的轻响,那声音沉稳而有力,像是在给我无声的鼓励。

六月七日那天,天气格外好,阳光灿烂得有些晃眼,母亲非要穿上那件红色的旗袍,她说“开门红”,红色的寓意能给我带来好运,父亲则骑着那辆老旧的自行车载我前往考场,车轮碾过路面发出“吱呀”的声响,车铃叮铃铃地响,清脆悦耳,却盖不住我擂鼓般的心跳,考场外黑压压全是人,家长们举着“必胜”的牌子,眼神焦灼又期待,像一群等待检阅的士兵,我看见林晓的妈妈在给她整理衣领,手指微微颤抖,嘴唇翕动着,似乎在叮嘱着什么;小胖的父亲拍着他的后背,嘴里念着“菩萨保佑”,虔诚而恳切,那一刻,我突然觉得,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我们的身后,站着整个家庭的希望。

铃声响起时,我深吸一口气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,我拿起笔,试卷发下来,雪白的纸张映着刺眼的阳光,大脑却突然一片空白,那些滚瓜烂熟的公式定理,像一群调皮的孩子,故意和我捉迷藏,躲得无影无踪,我盯着窗外的梧桐叶,叶影在试卷上晃动,斑驳陆离,像极了无数个挑灯夜读的夜晚,台灯下我们奋笔疾书的身影,还有那些和同学讨论难题的声音,那些场景在眼前一闪而过,又迅速消散,不知过了多久,也许只是一瞬,也许是一个世纪,笔尖终于触碰到纸面,墨水洇开,字迹起初有些歪歪扭扭,像刚学步的孩子,渐渐地,便流畅起来,仿佛笔尖下的不是试卷,而是我们十二年的青春与汗水。

那一年 高考,那一年高考恢复的

最后一门考完,走出考场,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,却带着久违的温暖,家长们潮水般涌来,母亲的脸上满是汗水,几缕发丝黏在额前,却笑得比阳光还灿烂,眼角甚至泛起了泪花,林晓从人群里钻出来,眼睛红红的,像只小兔子,却笑着说:“我觉得作文写得还不错,把想说的都写出来了。”我们相视一笑,所有的紧张、焦虑、恐惧,仿佛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,只剩下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和淡淡的失落,像一场盛大宴会的结束,曲终人散,意犹未尽。

查分那晚,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,屏幕上的数字像蜗牛一样缓慢地爬行,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,当看到总分时,母亲突然捂住了嘴,发出一声压抑的惊呼,父亲的眼镜片上瞬间蒙了一层雾,他用力地眨了眨眼,想把那层雾气眨去,我没有想象中的狂喜,也没有想象中的悲伤,只是觉得心里一块悬了许久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,却又空落落的,像是告别了一个无比熟悉的朋友,一个陪伴了我们十二年的伙伴,那是一种复杂的情绪,有解脱,有失落,还有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。

后来,我们像蒲公英的种子,被风吹向四面八方,开始了各自新的旅程,林晓去了南方的一所大学,学了新闻,她说她想用笔记录这个世界的美好与复杂;小胖复读了一年,虽然过程艰辛,但最终考上了心仪的医学院,他说他想成为一名医生,去帮助更多的人;我留在了本地的大学,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,在新的环境里认识新的朋友,学习新的知识,偶尔在同学群里聊天,会提起那年夏天,提起那些堆成山的试卷,深夜不灭的台灯,还有考场上沙沙的笔声,语气平静得像在说别人的故事,仿佛那些经历都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,与我们隔着一层模糊的玻璃。

只是偶尔在某个相似的午后,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,微风拂过,带来一阵熟悉的栀子花香,或者听见远处传来的嬉笑声,我还会突然愣住,想起那个蹲在教室里收拾书本的下午,想起空气里弥漫的粉笔末和栀子花的香气,想起我们一群人,带着青涩的憧憬和忐忑,一起走向了那场名为“高考”的成人礼,那不仅仅是一场考试,更是我们青春的里程碑,是我们从懵懂少年走向青年的转折点。

那一年,我们十八岁,以为高考是人生的终点,是我们奋力奔跑后的终点线,后来才明白,那只是无数个起点中的一个,它教会我们努力的意义,教会我们坚持的可贵,

中国高考网官网,中国高考网官网登录入口
« 上一篇 2天前
高考信息技术考什么,高考信息技术考什么内容
下一篇 » 2天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