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菏泽高考2017,菏泽高考2025

教育 1周前 (11-13) 816

《牡丹亭外的答卷》

2017年的菏泽,初夏的风裹挟着麦浪翻滚的气息,空气中浮动着麦子将熟未熟的甜香,当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铃声刺破长空,菏泽一中的校门口瞬间炸开一片彩色的喧嚣,穿着各色校服的学生们像决堤的洪水涌向在烈日下守候的父母,有人高举着撕碎的模拟试卷,任凭纸页在热风中打着旋儿,像一群挣脱牢笼的白鸽;有人与父母紧紧相拥,喜极而泣的泪水混着汗水滑落脸颊。

苏然挤在攒动的人头中,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磨掉了漆的铁皮铅笔盒,盒面上印着的牡丹花已经模糊不清,那是她初三时用攒了半年的零花钱买的,此刻她的掌心全是汗,铅笔盒边缘硌得手心生疼,却比不上心口的憋闷,三天前,数学考场上最后一道解析几何题的辅助线,她画了整整三遍都没能画出正确的关系,监考老师走过时,她甚至能闻到对方身上淡淡的烟草味,那味道让她想起父亲在田间抽烟时被太阳晒得黝黑的侧脸,以及他常说的那句"慢慢来,总能画出来"。

"然然!"母亲的声音从人群外传来,带着浓重的菏泽口音,像一根温暖的线,瞬间穿透了周围的嘈杂,"快过来,妈给你煮了荷叶粥!"

苏然拨开两个嬉闹的男生,看见母亲站在一辆擦得锃亮的二八大杠自行车旁,车筐里用保温桶装着还冒着热气的荷叶粥,旁边躺着一束刚从牡丹园摘的芍药,粉白的花瓣在正午的阳光下有些蔫了,却依然散发着清甜的香气,像极了母亲温柔而执着的守望。

"考得咋样?"母亲一边用粗糙的手掌给她擦汗,一边急切地问,她指甲缝里还嵌着没洗干净的泥土,那是早上在自家大棚里侍弄黄瓜时留下的勋章,苏然注意到,母亲的白发比去年又多了几根,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光。

苏然低下头,踢着地上的小石子:"数学最后一道题没做出来。"

母亲的手顿了顿,随即更用力地拍拍她的背:"没事没事,咱尽力了就行,你看你哥那年,数学考砸了不也照样上了山东理工?"她说话时,额角的汗珠顺着晒得发红的脸颊滑落,滴在苏然的手背上,有些烫,却带着让人心安的温度,"咱庄稼人过日子,就像种大棚,急不得,也哄不得,该来的总会来。"

远处传来一阵欢快的唢呐声,是邻村办喜事的人在吹《百鸟朝凤》,那欢快的调子此刻却像针一样扎在苏然心上,她想起三年前中考前的夜晚,父亲也是这样坐在院子里的小马扎上,就着15瓦的灯泡给她讲数学题,夜里的风把院子里的梧桐叶吹得沙沙响,父亲的声音混着远处偶尔传来的狗吠,成了她整个青春最安稳的背景音,那时父亲常说:"解题就像种地,得找对苗儿,才能结出好瓜。"

"走吧,回家给你爸打电话。"母亲已经推起了自行车,车筐里的芍药跟着轻轻摇晃,像在点头,苏然看着母亲被汗水浸湿的后背——那件洗得发白的的确良衬衫上,隐约还能看到去年过年时新买的牡丹图案的印花,牡丹的花瓣已经有些模糊,却依然倔强地绽放着。

回家的路要穿过整个菏泽老城区,骑过曹州牡丹园时,苏然看见园子里的牡丹已经谢了,只剩下墨绿的叶子在热风中起伏,像一群沉默的守护者,想起小时候跟着奶奶来牡丹园,奶奶总会指着那些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说:"你看这牡丹,得经了三场春雨才能开得艳,人啊,也得经得住事儿才行,这花儿最懂,越压它,它开得越精神。"

路过菏泽大剧院时,墙上贴着高考喜报的红纸已经被太阳晒得有些褪色,边角微微卷起,苏然眯起眼睛,能看见上面用黑体字印着"全市理科状元:张明,698分"的名字,那是她初中的同桌,现在在清华大学读书,听说他父亲是菏泽一中的数学老师,母亲是市医院的医生,每次家长会,苏然总能看见他们夫妻俩坐在教室第一排,身上总是带着干净的书卷气和医院消毒水的味道,像另一个世界的人。

"妈,我想去北京看看。"苏然突然开口,声音不大,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。

母亲蹬车的动作没停:"看啥?"

"...看看大学。"苏然的声音越来越小,几乎要被风吹散,"我想考中国传媒大学。"

母亲沉默了片刻,车轮碾过坑洼的路面发出咯噔声:"那得考多少分?"

"据说要六百二三。"苏然的声音细若蚊蝇。

母亲"哦"了一声,没再说话,直到家门口那棵老槐树出现在视野里,她才开口,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说今天天气不错:"考多少分都行,咱家大棚的黄瓜今年长得好,够你上大学的学费,实在不够,妈把那头准备下崽的猪卖了也行。"她说话时,眼睛亮亮的,仿佛已经看到了女儿在北京的校园里。

推车进院时,苏然看见父亲正蹲在黄瓜架前摘黄瓜,他穿着一件蓝色的工作服,后背已经被汗水洇出深色的痕迹,像一幅地图,听见动静,他直起身,用沾着泥土的手在裤腿上擦了擦,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:"刚才村长家小子送来的,说是啥模拟志愿填报参考。"

苏然接过那张纸,上面密密麻麻印着全国高校的录取分数线,她的目光在"中国传媒大学"那一行停留了很久,去年的录取分数线是628分,比一本线高出103分,这个数字像一座大山,压得她有些喘不过气。

"爸,我想学新闻。"苏然把纸递还给父亲,声音不大却很清晰,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坚定,"我想像电视里的记者那样,把咱们菏泽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。"

父亲接过纸,看了看,又抬头看看女儿,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个有些腼腆的笑容,眼角的皱纹像一朵绽放的菊花:"中啊,俺们然然有出息了,学新闻好,将来能给咱菏泽宣传宣传,你奶奶要是知道,肯定比得了奖还高兴。"他顿了顿,又补了一句,"需要多少钱,爸去借,砸锅卖铁也供你。"

那天晚上,苏然躺在床上,听着窗外传来的蟋蟀声,怎么也睡不着,她想起考试结束后,同桌张明在考场外对她说:"苏然,你其实很聪明,就是不够自信。"想起数学考试时,监考老师走过她身边时放轻的脚步声,像是在给她无声的鼓励,想起母亲在自行车后座上,用毛巾帮她擦汗时温柔的动作,毛巾粗糙的质感蹭着她的脸颊,却让她感到无比安心。

月光从窗户里照进来,在地板上投下一片清冷的光斑,苏然悄悄打开台灯,从抽屉里拿出那个铁皮铅笔盒,她轻轻抚摸着上面模糊的牡丹花图案,突然想起奶奶说过的话:"牡丹花开的时候,园子里最香的不是那些开得最好的花,而是那些努力在叶子里探出头来的骨朵,它们身上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。"

第二天一早,天刚蒙蒙亮,苏然就起了床,她坐在书桌前,铺开一张新的演算纸,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在纸上,在纸面上投下细长的光斑,像一条金色的路,她拿起笔,在纸的中央工工整整地写下了"中国传媒大学"六个字,然后开始一笔一划地规划剩下的日子:每天早上五点半背单词,放学后去图书馆刷题,周末跟着县里的电视台记者叔叔学习采访技巧,假期去牡丹园帮游客做免费导游,练习口语和沟通能力...

窗外的牡丹园里,新生的牡丹花苞正在墨绿的叶子里悄悄孕育,它们汲取着阳光和雨露,积蓄着绽放的力量,而在菏泽这座小城的无数个家庭里,像苏然这样的孩子,正在用青春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答卷,那答卷上没有标准答案,却承载着整个城市的希望与梦想,就像每年

太原高考舞蹈,太原高考舞蹈集训学校排名
« 上一篇 1周前 (11-13)
日语高考浙江,日语高考浙江卷
下一篇 » 1周前 (11-1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