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高考四川时间,2017年四川高考时间
2017高考四川时间:被刻度丈量的青春
2017年6月7日清晨,成都七中林荫校区外的梧桐道上,露水还凝在叶片边缘,折射出七彩的光晕,穿着统一校服的考生们拖着半人高的收纳箱,箱面上贴着的"必胜"贴纸在晨光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,当第一缕阳光掠过教学楼顶"厚德博学"的校训石,全省52.9万考生即将在同一个时间刻度下,开始这段被精心丈量却又充满无限可能的青春远征。
7:00的晨雾与心跳
成都市第三中学考点外,薄雾尚未完全散去,张伟正小心翼翼地将妈妈煮的茶叶蛋剥好,放进透明的文具袋——这是他连续第三年享用这份"高考专属早餐",这个平时需要三遍闹钟才能起床的高三男生,此刻已经站在校门口,借着晨光背诵英语单词,卡片上还残留着昨晚熬夜滴落的咖啡渍,7:00整,考点工作人员开始查验准考证,穿着旗袍的妈妈们组成一道亮丽的"红色方阵",裙摆上精心绣制的"逢考必过"四个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像是在传递无声的祝福。
乐山一中的考点里,班主任李老师正最后一次清点人数,这个带过12届高三的资深教师,口袋里始终装着两块薄荷糖,那是她专门留给考前紧张学生的"定心丸"。"深呼吸,把时间当成老朋友,别当敌人。"她轻拍着陈同学的肩膀,女孩的手指因为长时间握笔而微微泛白,掌心沁出的汗水在准考证上晕开一小片潮湿。
9:00的铃声与墨迹
9:00整,考试铃声如约而至,清脆的声响划破校园的宁静,语文考场里,成都市嘉祥外国语学校的林晓涵盯着作文题《从我的世界路过》,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,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清晰,她想起三个月前模拟考,也是在这样的蝉鸣里,因为紧张把"的得地"用错了整整三处,她深吸一口气,让思绪随着窗外的微风飘远。
资阳考点的备用考场里,一位突发肠胃炎的考生正挂着点滴坚持答题,监考老师特意将椅子挪到空调出风口旁,输液架上的葡萄糖液在阳光里闪着微光,这个后来被写进当地教育考试院年度报告的细节,成为了"人文高考"最温暖的注脚——原来,考试不仅是知识的较量,更是人性的关怀。
11:30的阳光与背影
11:30,第一场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,南充十中的校门口瞬间沸腾,家长们举着"孩子你最棒"的KT板站成两排,像两条迎接英雄的凯旋门,穿蓝色短袖的王刚穿过人群,将保温桶递给刚走出考场的儿子:"汤还热着,特意加了你爱吃的玉米。"少年接过汤时,眼眶突然红了——这是整个备考季,爸爸第一次放下工作来接他放学,阳光洒在父子俩的背上,拉出长长的影子,像极了时光的刻度。
广元山区的考点里,几个考生正用当地方言热烈讨论着作文题目,穿着沾满泥点运动鞋的刘强说,他写的是爷爷在大巴山深处修公路的故事,这个每天要走两小时山路上学的小伙子,准考证边角已经磨出了毛边,却比谁都清楚,这场考试将丈量着他与山外世界的距离,他的眼神里,既有对未知的忐忑,更有对未来的憧憬。
15:00的数学与青春
下午的数学考试,成了检验心态的试金石,绵阳东辰国际学校的考场里,平时总爱趴桌睡觉的男生张浩,此刻正眉头紧锁地演算最后一道大题,草稿纸上密密麻麻的辅助线,交织成他过去三年在篮球场上奔跑的轨迹——都是成长的证明题,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滑落,滴在试卷上,晕开一小片墨迹,却丝毫不影响他解题的专注。
雅安地震灾区的考点特别设置了"心理疏导角",一位穿着志愿者马甲的心理咨询师正给几个发呆的考生发橙子:"别怕,数学难,大家都难。"橙子的清香在空气里弥漫,像极了三年前灾后复课时,志愿者送来的那袋水果,那一刻,考生们明白,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总有人在默默支持着他们。
17:00的夕阳与约定
当最后一科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,乐山师院附中的考点外突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,男生们把毕业册抛向天空,女生们抱在一起哭成一片,泪水与笑声交织成青春最美的乐章,班主任陈老师站在讲台上,看着学生们把粉笔灰撒向自己,这个平时不苟言笑的中年男人,悄悄抹了把眼角——他知道,这群孩子即将奔赴各自的远方,而他的教学生涯,也因他们而更加完整。
华灯初上时,锦里古街的火锅店飘出阵阵香气,几个刚结束考试的考生围坐在一起,把"985""211"的愿望写在纸飞机上,让它们顺着锦江飘向远方,江风拂过,纸飞机在霓虹灯下盘旋,像极了他们刚刚放飞的青春,火锅沸腾的声音里,夹杂着对未来的畅想,那是青春最动人的旋律。
那个夏天,52.9万四川考生的笔尖在答题卡上划出的每一道痕迹,都在时光里刻下了独特的年轮,当多年后他们回望2017年6月,或许会记得那些被闹钟叫醒的清晨,草稿纸上的演算,考场上窗外掠过的云,还有那个与自己较劲的自己——那是青春最精确的刻度,也是生命最盛大的开场,而这场考试,不过是他们人生长河中的一个逗号,后面,还有更精彩的篇章等待书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