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宜城高考,宜城高考状元2025

教育 1周前 (11-12) 767

《宜城笔锋》

六月的风掠过宜城护城河时,总挟着一缕栀子花的甜香,2024年的高考季,这甜香里又揉进了油墨与纸张的气息,仿佛无数只振翅的蝴蝶,在青石板巷与玻璃幕墙之间翩跹,城西一中门口的"十年磨一剑"横幅被风掀起一角,露出背后"金榜题名"的褪红字样,像位老者露出被岁月染黄的牙齿。

老槐树下的早点摊支了二十年,今日却比往日更喧嚣,身着蓝校服的学子们攥着豆浆油条,目光却如被磁石吸引般黏在校门口的倒计时牌上:"距离开考还有3小时",摊主李婶的手在蒸笼上翻飞如蝶,眼角的余光却始终萦绕在那些孩子身上。"去年有个娃,"她忽然对身旁的交警说,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,"就是在这儿把准考证掉地上了,我捡起来时手都在抖。"

交警老张的制服被汗水浸成深蓝色,指间的烟蒂已积了三厘米长的灰烬。"今年比去年凉快些,"他闷声说,"去年这时候,地面真能煎鸡蛋。"话音未落,一辆黑色轿车急刹在警戒线外,车窗摇下,露出一张涂着厚粉脂的脸:"同志,能不能让我家孩子把准考证送进去?他忘带身份证了!"

老张的烟蒂在鞋底碾灭时,考场内的监考老师正最后一次调试金属探测仪,王老师的手指划过冰冷的探测边缘,想起三十年前自己高考时,钢笔尖在试卷上洇出的墨团像只受惊的鸟,那时她穿着的确良衬衫,在蝉鸣声里写"我的理想"四个字,笔尖颤抖得几乎握不住,如今她站在讲台上,看着台下攒动的人头,忽然觉得那些年轻的面孔,都像是时光投下的影子。

第一场语文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,护城河上的拱桥忽然挤满了人,家长们踮着脚尖,手里举着各色饮料和水果,像在等待某种神圣的祭品,穿旗袍的母亲们组成一道流动的红色风景,裙摆上的绣花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,有个穿汉服的女生站在桥头,裙裾被风吹得猎猎作响,她手里攥着的不是准考证,而是一支毛笔,笔尖的墨汁在阳光下泛着幽蓝的光,仿佛在书写着什么未完的诗篇。

城东的出租屋里,复读生小林正对着镜子练习微笑,镜子里的人脸色苍白,颧骨上还留着熬夜的青痕,这是他第三次走进考场,床头贴着三张不同年份的准考证,像三张褪色的船票,母亲昨天打来电话,说家里的老母鸡开始下双黄蛋了,"专门给你补脑子",电话那头,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,像某种隐秘的祝福,穿过电波温暖着他的心房。

最后一门英语考试结束的铃声,像一把锋利的剪刀,骤然剪断了绷紧的弦,校门口瞬间炸开锅,有人把试卷抛向天空,有人相拥而泣,更多的人只是站在原地,茫然地看着被风吹得漫天飞舞的草稿纸,穿旗袍的母亲们冲上去,把保温桶里的银耳羹倒进孩子的搪瓷缸,热气模糊了镜片后的眼睛,也模糊了岁月的轮廓。

李婶收拾摊子时,发现竹篮里多了束栀子花,花瓣上还带着露水,用红绳系着,下面压着张纸条:"谢谢您二十年的豆浆,暖了整个青春。"老槐树的影子在地上拉得很长,把整个宜城都笼罩在温柔的暮色里,护城河的水面浮着几片纸,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英文单词,像一群游向远方的鱼,带着少年的梦想游向未知的海洋。

暮色中的宜城渐渐安静下来,只有路灯次第亮起,像一串串温润的珍珠,那些刚刚经历完高考的少年们,此刻正散向城市的各个角落:有人走向烧烤摊的烟火气,有人走向出租屋的台灯下,有人则站在护城河边,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,仿佛在阅读另一部青春的史诗,而明天,太阳依旧会从东边的城墙上升起,带着栀子花的甜香,继续这座古城的寻常岁月,只是有些故事,已在今夏悄然改写。

浙江高考教育,浙江高考教育网官网
« 上一篇 1周前 (11-12)
商南高考,商南高考2025
下一篇 » 1周前 (11-1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