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深大高考,深大高考录取分数是多少

教育 2周前 (11-09) 961

一座城市的青春答卷

暮色四合,深圳大学图书馆的灯火如星辰般次第亮起,玻璃幕墙流转着天光云影,也映照着那些埋首苦读的年轻面庞,这座诞生于特区沃土的年轻学府,每年六月都会迎来一场特殊的"高考"——它不仅是考生的试炼场,更是深大与时代命题的深度对话,当高考放榜的铃声与凤凰木的落红一同飘落,深大正以青春之姿,为这座城市书写着教育、梦想与未来的动人答卷。

特区基因里的教育密码

1983年,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拂南海之滨,深圳大学便带着"敢为天下先"的基因破土而出,建校之初,"特区大学、窗口大学、实验大学"的定位就注定它要与这座城市同频共振,在李鹏同志题写"自立、自律、自强"校训的石碑前,仿佛仍能听见初创者们"敢闯敢试、先行先试"的铿锵足音,这种与生俱来的创新精神,如今已融入深大的血脉,成为吸引全国优秀学子的独特标识。

深大高考,深大高考录取分数是多少

走进深大校园,你会惊讶于这里没有传统学府的厚重围墙,取而代之的是开放式的街区布局,教学楼与商业街区相邻而居,实验室与孵化器比肩而立,这种"没有围墙的大学"理念,恰如深圳这座城市包容并蓄的胸怀,每年招生季,招生办老师总会对考生说:"欢迎来深大,你的想象力就是边界。"这句话背后,是特区赋予教育的独特底气,也是对创新人才的无声召唤。

青春赛道上的多元突围

在深大计算机与软件学院,"95后"博士生王梓涵正全神贯注地调试她的脑机接口实验设备,这个来自湖南的姑娘,三年前毅然放弃清华保研资格选择深大,只为加入国内最早研究柔性电子的顶尖团队。"我可以同时使用学校的超算中心和南山科技园的实验室资源,这种产学研无缝衔接的环境,让我离梦想更近。"王梓涵的话道出了无数深大学子的心声,也彰显着深大独特的学术生态。

深大的校园永远不缺青春的生动注脚:荔枝园里晨读的学子、元平体育馆挥洒的汗水、艺术楼传出的悠扬琴声,共同构成这幅充满活力的青春画卷,学校开设的"创业学"课程已经孵化出200多家学生企业,"荔园创客空间"成为大湾区最具活力的青年创业孵化器之一,当传统大学还在纠结"就业率"时,深大早已为学子铺设了"就业-创业-深造"的多元赛道,让每个梦想都能找到绽放的舞台。

面向未来的教育图景

深大招生办公室主任张丽萍的办公桌上,摆放着一份特殊的"招生地图":上面不仅标注着全国各省录取分数线的波动曲线,更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各专业与深圳重点产业的契合度。"我们不是简单地选拔分数,而是在寻找与这座城市同频共振的追梦者。"张丽萍介绍,深大新增的"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""微电子科学与工程"等专业,都是瞄准深圳"20+8"产业集群的战略需求,这种前瞻性的专业布局,让深大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始终与城市脉搏同频共振。

最新就业数据显示,深大毕业生留深率连续五年超过60%,华为、腾讯、大疆等本土科技企业成为吸纳毕业生的主力军,在深大校友名录中,既有马化腾、史玉柱等商界翘楚,也有无数默默奉献在各行各业的"螺丝钉",他们共同诠释着"敢闯敢试、开放包容、务实尚法、追求卓越"的新特区精神,这种精神传承,正是深大给予这座城市最宝贵的财富。

凤凰花开又一年,当新一届学子踏入深大校园,他们不仅选择了一所学府,更选择了一种与时代共成长的人生姿态,在这座年轻的城市里,深大以永不懈怠的创新精神,持续书写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鲜活样本,正如校歌所唱:"白云山高,南海潮长,这里是我们读书的好地方",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,每一颗年轻的心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,共同谱写特区发展的新篇章。

高考没睡,高考没睡着影响发挥吗
« 上一篇 2周前 (11-09)
16字高考,16字高考励志口号
下一篇 » 2周前 (11-0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