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高考录取结果查询,甘肃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入口
《金城信笺:一位甘肃父亲的查分日》
七月的兰州,晨光刚刚为白塔寺的飞檐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,张建国的手机便在床头柜上嗡嗡地震动起来,屏幕上,“省教育考试院”的短信提示,如同一颗投入静湖的石子,在他布满老茧的掌心漾开圈圈涟漪,他赤着脚踩在微凉的地板上,木质的寒意顺着脚心悄然爬升,却怎么也压不住胸腔里那股躁动而滚烫的热流——是甘肃高考录取结果揭晓的日子。
客厅里,妻子王桂英早已将熬了三个小时的牛肉汤盛入青花瓷碗,枸杞在浓醇的汤中浮浮沉沉,宛如她此刻七上八下的心绪。“老张,先喝口汤垫垫肚子,别等会儿心慌了犯饿。”她将碗推到丈夫面前,指尖却无意识地绞着洗得发白的围裙带子,这张在服装厂与缝纫机相伴了二十年的面容,此刻竟比案头那罐浆糊还要凝重几分。
张建国并未去接碗,径直走向墙根那个掉漆的木柜,柜子上并排立着两个相框:左边是他年轻时穿着石油工人棉袄的黑白照,眉宇间带着与黄土高原一样的坚毅;右边是儿子张帆穿着实验中学校服的彩色照,笑容清澈如兰州夏日的天空,就在去年夏天,儿子正是从这个家出发,背着那个印着“兰州大学”字样的书包,坚定地走进了高考考场,恍惚间,他仿佛又听见了考场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,那声音混着黄河边吹来的风,在空旷的客厅里轻轻回旋。
“爸,妈,要不……我先查?”张帆的声音从里屋传来,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,他穿着一件印着分子结构图的T恤,手里紧紧攥着身份证,那姿态,仿佛正握着一把开启未来的钥匙。
王桂英连忙摆手,语气里满是关切与信赖:“等等,让你爸先来,他可是咱们家的‘定海神针’。”她想起儿子小时候,每次打预防针,都是张建国第一个用宽厚的掌心抱住哭闹的孩子,那份沉稳总能瞬间抚平所有的不安。
张建国深吸一口气,仿佛要将这屋里的紧张空气一并吸入肺腑,他打开手机浏览器,指尖在屏幕上微微颤抖,当“考生号”和“身份证号”的最后一位数字被郑重地输入完成时,窗外的梧桐叶恰被一阵风吹得哗啦作响,他按下查询键的瞬间,王桂英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,连厨房里那口咕嘟作响的汤锅,似乎也识趣地停止了冒泡,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。
屏幕上跳出的那一行字,如一道闪电劈开了夏日的闷热与沉寂:“张帆,被兰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专业录取”,王桂英的眼泪先于笑容夺眶而出,一滴、两滴,悄然滴落在青花瓷碗沿,洇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,张建国则咧开嘴笑了,露出被岁月和烟草熏染得有些发黄的牙齿,眼角的皱纹里,仿佛盛满了二十多年前他考上技校时,那份同样滚烫的光芒。
“我就知道,我儿子有出息!”他一巴掌拍在茶几上,震得碗里的汤水晃了三晃,漾开一圈圈涟漪,张帆从里屋冲了出来,激动地抱着父母转了个圈,实验服的下摆在空中划出青春最绚烂的弧线,阳光透过窗户,温柔地洒在录取通知书的扫描件上,“兰州大学”四个烫金大字闪闪发亮,宛如黄河畔一颗璀璨的夜明珠,照亮了这个普通工薪家庭最珍贵、最明媚的清晨。
中午,张建国特意去买了半斤酱牛肉,又开了瓶藏了多年的黄河啤酒,他给远在青海油田的工友发了一条长长的语音,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和一丝酒意:“老李,我儿子考上兰大了!就在咱家门口上大学!”那声音,比兰州夏日的阳光还要热烈,还要滚烫。
傍晚时分,张帆独自坐在书桌前,重新翻阅那本已被翻得起了毛边的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填报指南》,书页间,还夹着去年冬天他在黄河边写下的一张便签,字迹虽略显稚嫩,却笔笔坚定:“愿做一滴水,汇入化学的长河”,窗外,黄河水依旧滔滔东去,携带着金城的岁月与无数人的梦想,奔向更广阔的天地,而在城市的某个角落,一封来自兰州大学的正式信笺,正跨越山水,奔赴一场与青春的约定,那墨迹未干的字里行间,写满了对一个甘肃少年未来的无限期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