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江苏高考作文,2018江苏高考作文题目
生命最美的留白
人生如四季更迭,春有百花初绽的羞涩,夏有浓荫蔽日的热烈,秋有硕果压枝的丰盈,冬有素裹银装的静谧,最动人心弦的景致,往往并非极致的盛放或彻底的凋零,而是那花将开未开、月将圆未圆的微妙时刻,这种"未完成"的状态,恰似水墨画中的留白,给予我们无限遐想与期待的空间,也蕴含着生命最本真的韵味与哲思。
花未全开时,那含苞待放的花蕾中蕴藏着最蓬勃的生命张力,正如宋代诗人杨万里所咏"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",初绽的生机往往比盛放的花朵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,人生亦然,当我们站在梦想的起点,前方道路充满未知与无限可能,这种"未完成"的状态恰恰激发着最强烈的探索欲与创造力,年轻时的我们,如同含苞的花蕾,虽未展现全部才华,却已具备改变世界的潜能,正是这种"未完成"的期待感,驱动着我们不断学习、成长,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,正如雕塑家面对大理石,看到的不是成品,而是尚未显现的雕像,这种未完成的状态赋予创作以无限可能,也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期待。
月未圆时,那弯弯的月牙如银钩挂天,清辉洒落大地,既照亮前路,又留下朦胧光影,引发人们无限遐想,古人常以"月有阴晴圆缺"比喻人生际遇,而未满的月亮恰恰因其不完美而更具诗意,人生在世,追求圆满本是天性,然而正是那些缺憾与未完成之处,构成了生命的独特印记,苏轼在《水调歌头》中写道:"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"正是对生命不完美的深刻体认,月未圆时,那种若即若离的美感,恰似人生旅途中的得失成败,共同编织出生命的丰富纹理,我们不必为暂时的不完美而沮丧,因为正是这些未完成的片段,让人生故事更加引人入胜,如同断臂的维纳斯,缺憾之处反而成就了永恒的艺术之美。
花未全开月未圆,亦是一种处世智慧与人生哲学,在人际交往中,留有余地往往比穷追猛打更显高明;在事业追求中,循序渐进常比急于求成更易成功,古人云"满招损,谦受益",过度的圆满往往意味着走向衰败的开始,正如书法艺术中的飞白,恰到好处的留白反而使作品更具韵味;又如园林建筑中的藏露结合,半遮半掩的景致更能引人入胜,人生需要这种"未完成"的智慧,在进取与退守之间保持平衡,在追求与放下之间找到支点,这种智慧让我们在喧嚣尘世中保持清醒,在纷繁世事中坚守本心,最终达到"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"的从容境界,在未完成中领悟生命的真谛。
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望,那些闪耀的星辰,无一不是在"未完成"的状态中不断超越自我,孔子周游列国,虽未实现政治理想,却开创了影响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儒家思想;屈原放逐江潭,在"路漫漫其修远兮"的求索中,留下了《离骚》的不朽篇章;梵高生前只卖出一幅画作,却为后世留下了无数震撼心灵的杰作,他们的生命如同未全开的花、未圆的月,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绽放出永恒的光辉,正如泰戈尔所言:"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,而我已飞过。"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是否达到终极目标,而在于不断追求的过程本身,在于那些为梦想而奋斗的日日夜夜。
花未全开月未圆,这是一种生命的状态,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,它教会我们在期待中成长,在缺憾中完善,在未完成中寻找永恒,当我们学会欣赏这种不完美之美,便能以更从容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,以更坚定的步伐走向远方,正如那含苞的花蕾终将绽放,弯弯的月亮终会圆满,我们在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中,本身就是一道最美的风景,生命之美,不在于抵达终点时的辉煌,而在于沿途欣赏那些花未全开、月未圆的动人时刻,在期待与憧憬中,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