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大学重新高考,大学重新高考需要退学吗

教育 4周前 (10-25) 1099

大学校园里的“高龄”新生:当三十岁,重返十八岁的课堂

凌晨五点半,当整个大学校园还沉浸在黎明前最深沉的寂静中,30岁的李明已经坐在书桌前,台灯的光晕像一轮小小的月亮,照亮了他布满血丝却异常专注的眼睛,桌上的咖啡早已凉透,杯壁上凝结的水珠无声地滑落,仿佛在为他的坚持而叹息,摊开的《高等数学》教材里,密密麻麻的笔记与一张泛黄的、十年前的高中试卷意外地混在一起,试卷上稚嫩的笔迹,记录着一个少年对未来的无限憧憬,这张纸页成了他与过去对话的桥梁,这是他重返大学校园的第三个月,也是他与那个曾经失落的自己,隔了整整十年后,又一次并肩作战的备考季。

十年前,李明曾是邻里口中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以优异的成绩叩开了重点大学的大门,命运却在此时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,家庭突遭变故,如同一座大山压垮了这个本该意气风发的少年,他含泪撕掉了录取通知书,南下打工,从此与象牙塔的梦想渐行渐远,十年间,他在各个城市的角落里辗转,流水线的轰鸣曾是他最熟悉的背景音,餐馆的油烟味浸染过他的青春,快递车的穿梭见证了他奔波的足迹,生活的磨砺在他脸上刻下了与年龄不符的沧桑,也让他过早地体会了世间的冷暖,但心底那个大学的梦,却像一粒被深埋的种子,在现实的土壤里从未熄灭,只是静静地等待着破土而出的时机。

“三十岁了,还折腾这个,不觉得晚吗?”这是李明在决定重新高考时,被问得最多的问题,面对亲友的质疑、不解,甚至是不屑,他总是报以一个淡然的微笑:“青春本就没有标准答案,人生也不是一条单行道。”在旁人眼中,他的选择近乎“偏执”——放弃了一份收入尚可的工作,重新捡起早已生疏的课本,与一群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年轻人,挤在同一条名为“高考”的独木桥上,但李明心里清楚,这并非一场与时间的赛跑,更不是为了向谁证明什么,而是一次迟来了十年的自我救赎,是与那个曾经遗憾的自己的和解。

大学重新高考,大学重新高考需要退学吗

备考的日子,是一场孤独而艰辛的修行,白天,他在图书馆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,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,像海绵一样疯狂汲取,夜晚,回到狭小却温馨的出租屋,继续挑灯夜战,数学公式、英语单词、历史年代……这些曾经熟悉的符号,如今却变得陌生而艰深,仿佛隔着一层磨砂玻璃,无数个深夜,他面对着习题集,疲惫与挫败感如潮水般涌来,泪水无声地浸湿了书页,他甚至无数次想过放弃,但每当这时,他就会想起十年前那个在大学门口驻足的少年,想起父母临终前紧握他手的嘱托:“孩子,一定要完成学业。”

“重新高考,最大的挑战从来不是知识,而是心态。”李明坦言,与精力充沛、记忆力超群的应届生相比,他的学习速度明显慢了半拍,记忆力也大不如前,但他拥有年轻人最稀缺的财富——专注的定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,他为自己量身定制了详尽到分钟的学习计划,每天雷打不动地完成既定任务,像一个精准的钟表,遇到不懂的问题,他不再像年少时那样羞于启齿,而是主动向老师请教,甚至跑到附近的高中旁听课程,只为把每一个知识点彻底吃透,这种“笨鸟先飞”的笨拙与坚持,让他的成绩如雨后春笋般稳步提升,他以远超一本线的分数,为自己赢得了这张迟到了十年的入场券。

开学那天,李明拖着简单的行李走进校园,迎新的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,“青春无悔”四个大字,像一团火焰,瞬间点燃了他心中的热泪,当辅导员在自我介绍环节,半开玩笑地称他为“我们班年龄最大的新生”时,教室里先是短暂的安静,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,那掌声里没有嘲笑,只有真诚的尊重与认可,那一刻,李明知道,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。

大学生活并非一帆风顺,课堂上,同学们讨论着最新的网络热词和游戏攻略,他有时会插不上话,只能报以一个略带歉意的微笑;宿舍里,室友们热衷于社团活动、恋爱约会,他却在图书馆里度过了无数个夜晚,但他并未因此感到格格不入,反而以一种更成熟、更包容的心态融入集体,他主动分享自己十年打工生涯的见闻和感悟,成为同学们眼中的“故事大王”;他利用课余时间做家教、勤工俭学,不仅减轻了经济负担,更锻炼了实践能力,将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。

“李明哥就像我们的‘定海神针’。”室友小王说,“每当我们考试周熬夜复习想放弃时,看到他还在灯下苦读,我们就会觉得这点苦算什么。”在李明潜移默化的影响下,班级里形成了浓厚的学习风气,甚至有几位同学受他启发,开始认真规划自己的长远人生。

年龄带来的压力依然如影随形,每当听到“你都这么大了还折腾”之类的议论,李明的心里也会泛起一丝刺痛,但他总能迅速调整心态,将外界的质疑转化为前行的动力,他坚信,人生不是一场百米冲刺,而是一场马拉松,每个人的节奏不同,步频各异,只要方向正确,何时出发都不算晚。

在大学期间,李明不仅以优异的学业成绩毕业,更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科研项目,发表了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,毕业时,他不仅手捧“优秀毕业生”的奖状,还收到了多家知名企业的橄榄枝,回首这段跌宕起伏的经历,他感慨万千:“重新高考,不是为了向世界证明什么,而是为了不辜负那个曾经仰望星空的自己,青春的价值,不在于你拥有多少时间,而在于你是否敢于打破常规,活出自己渴望的样子。”

如今的李明,已是一名备受瞩目的青年学者,他常常受邀回到母校,站在曾经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讲台上,面对台下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,他总会语重心长地说:“不要害怕走弯路,也不要畏惧重新开始,人生最可怕的,不是失败,而是从未尝试,从未为梦想奋不顾身过。”

李明的故事,或许只是千万个追梦者中的一个缩影,但它却如同一束光,照亮了许多在迷茫中徘徊的人,它告诉我们:年龄从来不是追求梦想的障碍,真正困住人的,往往是内心的恐惧与犹豫,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,每个人都有权利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轨迹,无论是二十岁、三十岁,还是四十岁,只要心中有光,脚下便有力量。

因为,青春从来不是一段特定的时光,而是一种昂扬向上的姿态,一种敢于对平庸说“不”的勇气,一种哪怕遍体鳞伤,依然选择重新站立的执着,逆流而上的青春,或许会遭遇更多风浪,但终将抵达更辽阔的彼岸,那里,有梦想成真的风景,和更好的自己。

2017陕西高考理科,2017陕西高考理科榜眼
« 上一篇 4周前 (10-25)
高考2卷省,高考2卷省份
下一篇 » 4周前 (10-2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