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2017柳州高考,柳州高中2017高考

教育 1个月前 (10-24) 820

2017柳州高考:盛夏淬炼的青春答卷

柳江两岸的蝉鸣在六月的清晨格外响亮,阳光穿过骑楼廊柱的缝隙,在柳州高中斑驳的墙面上投下晃动的光斑,2017年的夏天,这座以工业闻名的城市正经历着一场特殊的"淬火"——近3万名考生走进考场,用笔尖在答题卡上书写着与柳钢、柳工同样厚重的青春篇章,机器的轰鸣与书页的沙沙声交织,共同谱写着这座工业城市的青春交响曲。

骑楼下的晨读声

清风路的柳州高中门口,老教师李建国提前半小时就站在了"状元门"下,这位教了三十年语文的老教师,衬衫口袋里永远别着一支钢笔,那是他1990年带出第一个高考状元时学生送的礼物,钢笔的笔帽已经磨损,却依然闪着温润的光泽。"今年作文题是'为新时代打call',我们练过类似的议论文框架。"他眯着眼看走廊里捧着书本轻声诵读的学生们,仿佛看到三十年前的自己——同样的紫薇花树下,同样的朗朗书声,只是当年的少年们如今已两鬓微霜。

教学楼后的紫薇花开得正盛,高三(7)班的陈默把政治笔记折成小方块塞进校服口袋,这个来自城中村单亲家庭的女孩,每天清晨五点半就要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二手自行车,穿过鱼峰区的晨雾赶到学校,她的笔记本扉页写着:"柳江的水要奔流到海,我的笔要划开未来。"字迹被汗水微微晕开,却更显坚定。

考场上的心跳声

8点15分,警戒线外开始聚集送考的家长,张桂兰攥着两支新买的2B铅笔,掌心沁出的汗水把铅笔芯都浸湿了,她的儿子在柳铁一中就读,为了这场考试,她辞掉了小区保洁的工作,每天变着花样做营养餐。"昨天特意买了鱼峰山下的泉水来熬粥,孩子说比矿泉水甜。"她说话时,旗袍上的向日葵刺绣在阳光下微微颤动,像极了她此刻忐忑又期待的心情。

第一场语文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,柳江大桥上的交通信号灯恰好由红转绿,考生们涌出考场,有人笑着讨论作文里的"共享单车",有人红着眼眶抱住等待的父母,在市二中考点,一位退休教师自发摆起了"爱心茶水摊",青瓷茶壶里泡着本地特色的茉莉花茶,茶香混着蝉鸣在空气中弥漫,几个考生蹲在摊前,捧着热茶小口啜饮,仿佛这样就能缓解考场的紧张。

柳江畔的星辰志

夜幕降临时,柳江两岸的灯光次第亮起,马鞍山上的电视塔倒映在江水中,与文惠桥的霓虹连成一片星河,回到出租屋的陈默没有休息,她打开台灯继续整理错题本,台灯旁放着一个磨旧的搪瓷缸,上面印着"柳州工程机械厂"的字样——那是去世的父亲留下的唯一遗物,缸沿的磕痕里,还残留着父亲当年泡茶时留下的茶渍,像一枚枚时光的印章。

2017柳州高考,柳州高中2017高考

在柳江公园的长椅上,一对母女正望着江面上的游船。"妈妈,我以后想考北京的大学。"女孩轻声说,母亲抚摸着她扎着马尾辫的头顶:"不管走多远,别忘了柳州的酸笋粉味道,别忘了家里永远为你亮着灯。"江风拂过,女孩校服衣角扬起的弧度,像极了振翅欲飞的蝴蝶,不远处,柳江的波光里映着两岸的灯火,也映着无数个这样的家庭,他们的目光追随着远去的游船,心中却永远系着出发的码头。

当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,整个柳州仿佛都松了一口气,柳江的波光里,倒映着无数年轻的面庞,他们或许即将奔赴五湖四海,但2017年夏天这场奋斗与梦想的考试,将成为这座工业城市最珍贵的青春注脚,就像柳江大桥的钢索,紧紧拉住每个奔向远方的游子,让他们无论走多远,心中都系着故乡的坐标,那些在骑楼下晨读的时光,在考场上奋笔疾书的瞬间,在江畔许下的心愿,都将成为生命中最闪亮的星辰,指引着他们在人生的征途上继续前行。

2017柳州高考,柳州高中2017高考

中国梦高考
« 上一篇 1个月前 (10-24)
高考侧分,高考测分
下一篇 » 1个月前 (10-2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