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2019年高考题目,2019年高考题目语文作文

教育 1个月前 (10-18) 1050

本文目录导读

  1. 劳动:从工具到图腾的文明轨迹
  2. 劳动教育:重塑精神的“隐性课程”
  3. 数字时代的劳动新解
  4. 劳动者的尊严:被看见的价值
  5. 以劳动为笔,书写时代答卷

墨痕深处见真章

2019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,如同一面多棱镜,折射出时代对青年思维的多元期待,在“劳动最光荣”“热爱劳动,从我做起”的命题下,考场中有人直抒胸臆,有人旁征博引,而我,却愿从一卷泛黄的旧书、一件斑驳的文物谈起,谈谈劳动在精神世界的深层价值——它不仅是汗水浇灌的果实,更是镌刻在文明基因里的密码,是连接个体与永恒的桥梁。

劳动:从工具到图腾的文明轨迹

在陕西半坡遗址的陶器上,先民们用稚拙的线条描绘着狩猎与耕种的场景,那些弯曲的纹路,不仅是劳动的记录,更是人类最早的“叙事诗”,是文明初啼时留下的第一声回响,当人类第一次磨制出石器,第一次钻木取火,劳动便超越了单纯的生存需求,成为文明进化的阶梯与自我确证的图腾,正如马克思所言:“劳动创造了人本身。”从刀耕火种到智能制造,从结绳记事到量子计算,劳动始终是人类对抗混沌、建立秩序、创造意义的根本武器。

在效率至上的现代社会,劳动的意义正被逐渐窄化,当“996”成为职场常态,当“躺平”成为青年流行语,我们是否意识到:当劳动异化为纯粹的谋生手段,当其价值被简化为薪资数字,我们正在悄然失去与文明对话的通道,那份源于创造的、深沉的喜悦与尊严也随之流失。

劳动教育:重塑精神的“隐性课程”

去年冬天,我曾在一所中学观摩木工课,一个男生握着刨子,反复打磨一块木板,木屑纷飞间,他的眉头从紧锁到舒展,当粗糙的木头逐渐显出温润的光泽,他突然脱口而出:“原来‘耐心’这两个字,是要用手摸出来的。”这句话瞬间击中了我,它让我想起敦煌莫高窟的画工们——他们隐姓埋名,在幽暗的洞窟中,一笔一画勾勒出飞天的飘带,用一生的光阴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精神接力。

劳动教育的本质,正是这种“用手触摸世界”的沉浸式体验,它教会我们理解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”的敬畏,懂得“板凳坐得十年冷”的专注,更能在重复的、看似枯燥的动作中,抵达“心手合一”的物我两忘之境,正如故宫文物修复师王津所言:“修表时,你听到的不是滴答声,是时间在说话。”这种通过劳动与时间、材料、历史进行的深度对话,是任何书本知识都无法替代的精神淬炼。

数字时代的劳动新解

有人质疑:当人工智能可以写作、绘画甚至作曲,劳动是否终将被取代?但回望历史,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只是重新定义了劳动的形式,而非其内核,达·芬奇同时是画家、工程师和解剖学家,他的惊世创造力正源于跨界劳动带来的思维碰撞,今天的青年,同样需要以“复合型劳动”应对复杂挑战——既要有敲击代码的精准与逻辑,也要有田间耕作的踏实与谦卑;既要有数据分析的理性与深刻,也要有艺术创作的感性与温度。

去年,一位95后程序员利用业余时间开发了一款古籍修复软件,将残破的敦煌文献数字化,让千年瑰宝在云端重焕光彩,他说:“劳动不是重复,而是用新的方式延续文明的生命。”这让我想起《诗经》中的“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”——真正的劳动,永远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,在数字时代,劳动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新事物,更在于用新技术守护和传承文明的火种。

2019年高考题目,2019年高考题目语文作文

劳动者的尊严:被看见的价值

去年夏天,纪录片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走红,让文物修复师从“幕后”走向“台前”,成为备受尊敬的“网红”,但在此之前,他们早已在紫禁城的角落里,用一生的修复时光对抗着时间的侵蚀,这种现象的背后,是公众对“隐形劳动”的重新发现与价值重估:无论是凌晨清扫街道的环卫工,还是深山支教的老教师,亦或是深夜里奔波的外卖骑手,他们的劳动或许不曾出现在聚光灯下,却共同构筑着社会平稳运行的基石。

2019年高考题目,2019年高考题目语文作文

劳动的尊严,正在于每一份真诚的付出都值得被尊重,正如哲学家汉娜·阿伦特所言:“劳动的意义,在于它让平凡的生活变得不朽。”当我们学会在快递员的汗水里读懂城市的脉搏,在教师的粉笔灰中看见未来的希望,在科研人员的深夜灯光里触摸时代的边界,劳动便真正完成了从“谋生手段”到“生命意义”的升华,成为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。

以劳动为笔,书写时代答卷

站在今天的时间节点回望,劳动的命题从未如此深刻,它既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厚重遗产,也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考题,当我们谈论劳动时,不应只局限于薪资与效率的浅层讨论,更要思考:如何在日复一日的劳动中保持精神的丰盈?如何在高度机械化的时代守护人性的温度?

或许,答案就藏在那位木工课男生的笑容里——当双手与世界真诚对话,当汗水浇灌出思想的果实,劳动便不再是负担,而是通往自由与创造的阶梯,正如古人所言: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愿我们每一个人,都能以劳动为墨,以行动为笔,在时代的宏大画卷上,写下属于自己的、无愧于心的真章。

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声乐卷,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声乐卷电子版
« 上一篇 1个月前 (10-18)
高考语数外各多少分,高考语数外多少分算优秀
下一篇 » 1个月前 (10-1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