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全满分,高考全满分考生是谁
灵魂满分
盛夏的蝉鸣声中,高考放榜的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,在小小的县城激起千层浪,当陈默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榜首,并且后面跟着那个刺眼的"750"时,整个县城仿佛被按下了沸腾的开关,震耳欲聋的鞭炮声、此起彼伏的欢呼声、络绎不绝的祝贺电话铃声,交织成一片喧嚣的海洋,将陈默家那个不大的小院围得水泄不通。
陈默独自站在葡萄架下,斑驳的阳光透过藤叶的缝隙洒在他脸上,明暗不定,他手里紧紧攥着那张薄如蝉翼的成绩单,指尖却一片冰凉,仿佛被那上面的数字冻伤,他抬头望向夏日湛蓝如洗的天空,那片纯净的蓝色此刻却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窒息,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,让他喘不过气。
媒体的蜂拥而至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,摄像机黑洞般的镜头贪婪地吞噬着他的一举一动,县长亲自为他佩戴上金光闪闪的"状元"奖章,闪光灯如繁星般亮起,刺得他眼睛生疼,在无数镜头的聚焦下,他脸上的笑容像一张精心绘制、密不透风的面具,完美却毫无生气,记者们追问他成功的秘诀,他背诵着早已准备好的感谢词,感谢父母、感谢老师、感谢母校……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艰难地挤出来,带着一种被抽空灵魂的疲惫,夜深人静,他独自坐在书桌前,望着墙上那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——“天道酬勤”,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的眩晕,那些曾经让他热血沸腾、引以为傲的公式、定理、古诗文,此刻在他脑海里乱作一团,像一群受惊的麻雀,四处冲撞,发出尖锐的噪音。
更让他感到不安的是,父母看他的眼神彻底变了,那里面不再仅仅是简单的骄傲,更掺杂了一种近乎于敬畏的疏离,仿佛他不再是那个可以随意打闹的儿子,而是一件需要小心翼翼供奉的稀世珍宝,母亲开始每天变着花样给他炖各种名贵的补品,厨房里弥漫着浓郁的药香;父亲则在他面前变得小心翼翼,字斟句酌地询问他未来的大学专业,仿佛在探询一位远道而来的贵客,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被供奉在神坛上的祭品,失去了所有作为普通人的温度和亲近,最让他难受的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李强,曾经形影不离的伙伴,现在看到他就像看到了陌生人,远远地绕着走,眼神躲闪,仿佛怕沾染上什么不祥之物。
转折发生在一个闷热的午后,空气粘稠得仿佛凝固,陈默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,经过县城那座有些年头的老图书馆时,一缕悠扬而略带伤感的琴声,像清泉般穿透了燥热的空气,吸引了他,他循声而去,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,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坐在一架漆色斑驳的旧钢琴前,十指在黑白琴键上优雅地跳跃,流淌出《月光奏鸣曲》的旋律,老者察觉到他的到来,停下演奏,回头对他招了招手,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:“孩子,进来坐吧。”
房间里弥漫着旧纸张、松香和时光混合的独特气息,墙上挂着几幅色调深沉的泛黄油画,老者递给他一杯冒着热气的清茶,茶香袅袅,他自我介绍是退休的音乐教师,年轻时曾是一名小有名气的钢琴家,他指着墙上的一幅《星空》复制品说:“你看这幅画,梵高画的不是客观的星空,是他内心翻涌的情感漩涡,真正的艺术,从来不是追求完美的技法,而是表达真实的自我。”老者的话像一把钥匙,轻轻插进陈默心中某扇尘封已久的门锁,“咔哒”一声,门开了,他想起了少年时代的自己,也曾喜欢在草稿纸上涂鸦,用歪歪扭扭的线条描绘眼中的世界,但自从进入高中,被“必须考上好大学”的执念牢牢捆绑,那份对美的感知力早已被冰冷的习题和标准答案磨灭殆尽。
从那天起,陈默开始偷偷溜到老图书馆,他跟着老者学习最简单的钢琴指法,听他讲贝多芬如何在失聪的绝境中扼住命运的咽喉,用《英雄交响曲》谱写生命的赞歌;听他讲肖邦如何将故国的思念与亡国的悲痛,融入每一首夜曲与波兰舞曲,让音乐成为灵魂的独白,老者从不问他高考的事,也从不提及他的“状元”光环,只是静静地引导他感受音符背后的情感与故事,陈默惊喜地发现,当手指第一次触碰琴键,发出略显生涩却无比真实的声响时,他脑子里那些乱糟糟的知识点、那些令人窒息的公式,竟然奇迹般地平静了下来,如同暴风雨后的海面,重归澄澈与安宁。
纸终究包不住火,当父母发现他偷偷去图书馆“不务正业”后,一场风暴在家中爆发,父亲怒不可遏,将手中的茶杯重重摔在地上,碎片四溅:“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人盯着你这个状元吗?你的前途比天大!你还有心思去弹那些没用的琴!”母亲在一旁抹着眼泪,声音哽咽:“我们辛辛苦苦省吃俭用,供你读书,是为了什么?还不是为了你的将来啊!你让我们怎么跟乡亲们交代?”陈默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父母,积压已久的情绪终于决堤,他第一次大声顶撞道:“我的将来难道就只有高考一条路吗?做一个你们眼里的‘状元’,做一个没有灵魂的考试机器,就是我的将来吗?”
激烈的争吵过后,陈默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,任凭父母在门外如何呼唤,夜深人静时,窗台上突然传来轻微的叩击声,他打开窗,楼下站着的是李强,那个一直躲着他的发小,李强递给他一个用牛皮纸包着的盒子,低声说:“这是我爸让我给你的,他说,你以前帮我补数学,没收我一分钱,我一直记在心里。”陈默打开盒子,里面是一副崭新的画笔和一叠厚厚的画纸,纸的边缘还带着淡淡的木浆香,那一刻,所有的委屈、孤独和不被理解的酸楚,化作滚烫的泪水,瞬间涌出了他的眼眶。
第二天,陈默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——他要在学校为他举办的庆功记者会上,公开自己的真实想法,面对无数闪烁的镜头和台下错愕的目光,他深吸一口气,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:“感谢大家对我的关注和祝贺,但今天,我想说几句心里话,高考只是人生漫长旅途中的一座小站,它绝不是终点,更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,我曾经以为,满分就是一切,就是人生的圆满,但现在我明白了,真正的‘满分’,是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并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物,是拥有一个独立、完整、真实的灵魂。”台下瞬间哗然,有人鼓掌,有人摇头,有人窃窃私语,但陈默已经不再在意这些,他径直走下台,他知道,从今天起,他将告别那条被预设好的、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,选择一条或许布满荆棘、却通向内心的路。
夕阳西下,金色的余晖洒在陈默的身上,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,那影子不再僵硬,而是充满了力量与生机,就像一只刚刚挣脱束缚、准备迎风展翅的雄鹰,即将飞向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