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2013年四川省高考,2013年四川省高考分数线

教育 6小时前 1191

《那年夏天,我们都在等一张录取通知书》

2013年的夏天,成都的暑气裹着玉林路的梧桐叶,在知了聒噪的鸣叫里蒸腾发烫,18岁的陈默来说,这个夏天比往年更难熬——高考结束的第21天,他正蹲在自家杂货店的门槛上,一遍遍翻阅那本被翻得起了毛边的《招生简章》,纸张边缘已经磨损,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院校代码和专业名称,指尖划过那些印刷体,仿佛能触碰到未来的轮廓,柜台后,父亲正用蒲扇拍打着苍蝇,扇起的风里带着劣质香烟和焦虑混合的味道,母亲则坐在角落里,默默地数着一叠零散的硬币,发出细微的"哗啦"声。

那一年,四川的高考考生有近50万,录取率却刚过80%,这意味着,每五个走出考场的少年里,就有一个要挤上复读班的课桌,或者早早踏入社会,陈默记得考完最后一科时,考场外的香樟树下站满了家长,母亲攥着一把湿透的纸巾,眼睛红红的,父亲则把一整箱矿泉水挨个递给同学,手忙脚乱中把T恤后背浸出一片汗渍,深色的水渍像一朵迅速绽放的花,大家笑着、闹着,说"解放了",可没人敢真正谈论未来,仿佛那是一张藏在谜语里的车票,揭不开便永远困在原地,陈默看着同学们互相拥抱,告别,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迷茫与期待,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,将他们笼罩其中。

成绩公布是在一个闷热的午后,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,陈默盯着电脑屏幕上滚动的数字,手心在键盘上沁出薄汗,心跳声大得仿佛能盖过窗外知了的鸣叫,当"586"这个数字跳出来时,他忽然想起模拟考失利时,班主任老张拍着他的肩膀说:"别慌,高考就像爬青城山,你以为到了山顶,其实还有九宫十八盘等着呢。"这个分数,够得上省内的重点大学,比如四川师范大学,却够不着他梦想里的电子科技大学——那个他曾在招生简章上看了无数遍,梦想着能穿上蓝色制服的地方,那天晚上,杂货店打烊后,父亲从床底摸出一个上了锁的铁皮盒,钥匙在腰间的钥匙串上叮当作响,里面是攒了十年的存折,母亲在灯下一针一线地缝着他的校服扣子,针脚细密得像在丈量未来的路,每一针都牵动着全家人的希望。

填报志愿的日子,玉林路的高中门口排起了长队,像一条蜿蜒的河流,陈默和同桌林晓并排坐在路边的花坛上,听她讨论着去上海读金融还是留在成都学医,林晓的成绩比他高30分,是老师眼中的种子选手,父母已经托关系联系了华西医院的实习,她的未来似乎一片光明,她忽然转过头问:"你怕吗?"风拂过她的发梢,陈默望着远处被夕阳染成金色的教学楼,说:"怕什么?反正我们都在等一辆开往不同方向的公交,只是站台暂时重合罢了。"林晓笑了笑,没再说话,但陈默看到她握着志愿表的手,指节有些泛白。

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里,时间被拉得很长,仿佛永远不会结束,陈默跟着父亲去批发市场进货,在烈日下搬着成箱的矿泉水,汗水滴在滚烫的水泥地上,瞬间蒸发成一片白雾,留下一圈深色的印记,母亲则每天去菜市场捡拾被丢弃的菜叶,回家腌制成咸菜,说"等上大学了,这些都能省下生活费",街坊邻居见了总会问:"默娃子,哪个大学哟?"父亲总是咧嘴一笑,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:"川师大,当老师好!"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,可陈默知道,自己偷偷填的第一个志愿,是成都理工大学的地质勘探专业——他曾在地理课本上看到过九寨沟彩池的描述,那些被阳光穿透的湖水,像打翻的调色盘,深深烙印在他的心里,他梦想着有一天能背着地质锤,去测量那些神奇的地质构造,去探索未知的领域。

八月中旬的一个清晨,邮递员的自行车铃声像一道惊雷,惊醒了整个沉寂的巷子,陈默冲出家门时,看见母亲正站在桂花树下,手里攥着一个淡蓝色的信封,信封上的"成都理工大学"字样在阳光下闪闪发亮,像一颗希望的星辰,父亲蹲在地上点烟,火柴划亮的瞬间,他看见父亲的眼角有光一闪而过,那是泪水,还是喜悦的闪光?陈默说不清,那天中午,杂货店门口支起了圆桌,母亲煮了碗加了荷包蛋的阳春面,卧在碗底的蛋花像一朵盛开的太阳花,金黄而温暖,陈默吃着面,听见隔壁的王婶对父亲说:"你家默娃子有出息了,以后要给街坊邻居多打折啊。"父亲憨厚地笑着,连连点头,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欣慰。

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,空气中开始弥漫着离别的气息,陈默开始整理行李,他把那本被翻旧的《招生简章》和地质锤一起放进行李箱,又在夹层里藏了张林晓的照片——那是毕业典礼时,她偷偷塞给他的,背面写着"前程似锦,江湖再见",字迹娟秀,带着一丝少女的羞涩,火车开动时,陈默望着窗外倒退的田野和山峦,它们像一幅流动的画卷,在他眼前展开,忽然想起老张说过的话:"高考不是终点,是人生岔路的起点,你选择的方向,比跑得快慢更重要。"他握紧了拳头,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勇气。

2013年的夏天,像一本被翻旧的书,每一页都写满了青春的褶皱,有汗水,有泪水,有期待,也有失落,那些在杂货店门口等待的清晨,在菜市场讨价还价的午后,在灯下缝补衣衫的夜晚,最终都化作了一张薄薄的录取通知书,载着少年的梦想,驶向了更远的地方,而陈默知道,无论未来走向何方,那个夏天教会他的,不仅是如何面对一场考试,更是如何在平凡的等待中,保持对生活的热望,如何在迷茫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,那张通知书,不仅仅是一张入学凭证,更是一张通往未来的船票,载着他,驶向属于他的星辰大海。

2017高考理综全国卷3,2017高考理综全国卷一
« 上一篇 7小时前
2017全国卷3高考理综,2017年高考全国卷3理综
下一篇 » 6小时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