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大理2017高考,2020年大理高考喜报

教育 4小时前 853

大理2017高考,2020年大理高考喜报

苍山下的笔尖声

七月的苍山,在清晨的薄雾里露出青黛色的轮廓,宛如一位沉睡的巨人,洱海的水面泛着细碎的银光,像一块被揉皱了的碧色绸缎,漾着粼粼波光,大理一中的考场前,考生们三三两两地聚着,有的低头默诵笔记,指尖因紧张而微微发白;有的与同学低声互勉,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;有的只是静静伫立,目光遥望着远处连绵的苍山,仿佛在从山色中汲取力量,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桂花香,与青春特有的紧张又期待的气息奇妙地交融,氤氲成一场未完的梦,朦胧而真切。

扎着高马尾的李薇站在考场入口,手指无意识地绞着洗得有些发白的校服衣角,袖口还沾着几点斑斓的颜料痕迹——那是昨天晚上在画室里与色彩搏斗时留下的勋章,她不是大理本地人,三年前,她跟着做木雕的父亲从怒江边那座云雾缭绕的寨子来到这里,父亲的手掌粗糙得像老树皮,布满了岁月的刻痕,却仿佛拥有魔力,总能将一块普通的木头雕出栩栩如生的生命,而李薇的梦想,便是考上中央美术学院,将来也成为一名手艺人,不是简单地复制,而是用她的画笔与刻刀,将大理的风骨、苍山的灵气、洱海的烟云,都深深镌刻进自己的作品里,让它们得以永恒。

“薇薇,紧张吗?”同桌陈雨带着清新的笑意凑过来,递过一瓶拧开盖的矿泉水,瓶身上还凝结着细密的水珠,陈雨的父母是复兴路上那家“洱月居”客栈的老板,从小就在大理的风花雪月里浸润长大,她的目标明确而务实——云南大学,将来回家帮着打理家族生意,李薇接过水,瓶身的凉意让她微微一怔,她摇摇头,嘴角扬起一抹释然的笑:“不紧张,就是有点想我爸。”昨晚,父亲特意炖了只土鸡,细心地撇去浮油,温在厚实的保温杯里,临走时,他那双布满老茧的大手重重地拍了拍她的肩膀,声音低沉却温暖:“考多少分不重要,只要你尽力了,爸就高兴,像你雕的木马一样,活泛就行。”

八点整,考试铃声如约而至,清脆而急促,像一声发令枪响,考生们鱼贯走进考场,脚步声在安静的走廊里回荡,李薇被安排在靠窗的位置,阳光透过玻璃,在桌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斑,窗外,一株三角梅开得正热烈,红色的花朵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,充满了生命力,她深吸一口气,平复着心绪,打开试卷,语文的第一道题是现代文阅读,讲的是大理扎染的传承与坚守,文字在她眼前跳跃,她忽然想起去年暑假,跟着一位白族阿奶学扎染的场景:老人布满皱纹的手指浸在靛蓝色的染缸里,翻飞间,仿佛在与布匹进行一场古老的对话,染料在布上晕开的痕迹,就像苍山云海的缩影,那一刻,她豁然开朗,自己为何如此痴迷于美术——她想用画笔,不仅仅是记录,更是守护这些正在消逝的老手艺,让它们如同苍山一般,在时光的长河中永远矗立,不褪色。

作文题是《我的家乡》,李薇的笔尖在稿纸上轻轻一顿,仿佛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,随即,她便飞快地写下:“我的家乡在大理,它不是地图上一个冰冷的坐标,而是父亲手里那把温润的刻刀,每一次落下都带着木质的呼吸;是奶奶染布时,那缸幽蓝的靛蓝里沉淀的时光;是洱海里轻轻摇晃的渔船,载着日升月落;是苍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,沉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……”她写到了父亲在昏黄的灯光下雕刻的样子,木屑如雪花般飘落,专注的神情仿佛在与木头灵魂交流;写到了扎染坊里飘来的淡淡药草香,混合着阳光和布匹的味道;写到了三月街人潮涌动的热闹,马帮的铜铃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;写到了蝴蝶泉边那个爱情的美丽传说,蝴蝶翩跹,一如年少的心事,写着写着,她的眼眶有些发热,鼻尖泛酸,她忽然明白,那些她曾经习以为常、甚至觉得平淡无奇的日常,原来都是家乡最珍贵的馈赠,是刻在骨子里的印记。

大理2017高考,2020年大理高考喜报

下午的数学考试,成了对意志的考验,最后一道解析几何题,像一只拦路虎,她算了三次,草稿纸用了一张又一张,答案却依然与正确答案相去甚远,窗外的阳光越来越烈,透过玻璃烤得人有些头晕,她放下笔,烦躁地揉了揉太阳穴,望向远处的苍山,山顶的云在慢慢飘动,像一群洁白的羊,悠闲地啃食着蓝天,她想起父亲说过的话,做木雕最难的不是下刀的精准,而是等待的耐心——等木头自己告诉你,它想成为什么样子,等木性自然舒展,于是她也学着等,闭上眼睛,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,像一汪洱海水,接纳所有的波澜,重新拿起笔,这一次,她没有急于求成,而是先缓缓地画出了清晰的图形,工整地标出每一个已知条件,思路如同被拨开的迷雾,也如洱海的水,在沉淀后变得清澈见底,豁然开朗。

当最后一门英语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,夕阳正把天空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,像一杯醇厚的普洱茶,考生们如潮水般涌出考场,压抑了三天的情绪在此刻释放,笑声、哭声、喊声交织在一起,汇成一场盛大的青春狂欢,李薇在人群中一眼看见了父亲,他站在校门口那棵老香樟树下,手里依然紧紧拎着那个陪伴了她一天的保温杯,看见她出来,立刻迎了上来,脸上憨厚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:“考完了?饿不饿?爸带你去吃‘饵丝王’的卤饵丝,加你爱吃的肉帽。”

两人沿着复兴路慢慢走,华灯初上,路边的商铺亮起了五彩斑斓的灯,卖扎染的、卖银饰的、卖鲜花饼的,一家挨着一家,琳琅满目,李薇忽然停下来,指着一幅挂在墙上的扎染画,那幅画的图案是流动的云纹,深浅不一的蓝,仿佛有生命一般,她轻声说:“爸,你看这幅,像不像苍山上的云,在飘?”父亲顺着她的手指看过去,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,点点头,声音里带着一丝骄傲:“像,真像!等将来你成了大画家,给爸也画一幅,就画苍山洱海,挂在我们客栈的墙上。”李薇笑了,笑眼弯弯,轻轻地靠在父亲的肩膀上,闻到了他身上熟悉的、混合着汗水与木屑的、让人安心的味道。

那一年,大理一中的本科上线率创了历史新高,李薇最终没有考上中央美院,那份遗憾像一块小小的石头,沉甸甸地压在心底,但她被云南艺术学院录取了,学的是视觉传达设计,陈雨则如愿考上了云南大学,毕业后真的回家帮着打理客栈,将“洱月居”经营得有声有色,而那些在苍山下洱海边度过的青葱岁月,那些在考场上奋笔疾书的紧张瞬间,那些梦想与家乡的记忆,都像扎染布上浸染的蓝靛,历经时光的淘洗,反而更加深沉,深深印刻在了他们的青春年轮里。

多年后,李薇果然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青年艺术家,她的作品里,总有大理清晰的影子:苍山刚毅的线条、洱海灵动的波光、白族姑娘头饰上精美的银饰,她的风格既有现代设计的简约,又带着传统手工艺的温度,有一次,她回到大理,在古城核心区开了一个个人画展,展出的第一幅画,便是高考那天下午,她透过考场窗户看见的那株热烈燃烧的三角梅,画的色调浓烈而温暖,充满了生命力,画旁,她用娟秀的字体写下了一行字:“我的家乡,是我永远的笔尖,是我灵魂的归宿与源泉。”

苍山依旧,云卷云舒,亘古不变;洱海依旧,潮起潮落,静谧包容,而那些曾在苍山下怀揣梦想、奋力拼搏的少年,早已带着家乡赋予他们的坚韧、灵性与深情,走向了更远更广阔的天地,无论走多远,心中那片苍山洱海

上海高考简章,上海高考规则2020
« 上一篇 4小时前
高考语文反思,高考语文反思总结
下一篇 » 4小时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