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湖南2017高考题,2017湖南高考试卷

教育 2小时前 763

算珠声里的传承

拨动岁月的算珠,叩问时代的回响

高考语文卷上,一段引人深思的材料赫然在目:某地举办“老物件博览会”,一具古朴的算盘静静陈列,引人驻足,有人言其“早已过时”,亦有人叹其“凝结智慧”,此情此景,恰似一粒石子投入历史长河,激起传统与现代、价值与存续的层层涟漪,迫使我们思考:在数字洪流奔涌的今天,这方寸之间的算盘,究竟意味着什么?

算盘,这由木框、横梁、竖档与珠粒构成的简单器具,曾是华夏先民丈量世界、梳理万物的精密仪器,它的每一次清脆拨动,都是智慧与时间的交响,回溯至没有计算器与电脑的年代,多少账房先生、商贾学子,指尖在算盘上翻飞如蝶,珠粒起落间,便是经济脉络的精准跳动,便是市井生活的细微编织,它不仅是一种计算方式,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淬炼——从具体到抽象,从操作到心算,珠算训练的何止是速度,更是逻辑的严谨与注意的集中,这种根植于实践的智慧,早已超越了工具本身,成为民族文化基因库中一片丰饶的沃土,孕育了无数精于计算、善于运筹的头脑。

当数字洪流席卷而来,算盘的“过时论”便如潮水般涌来,键盘敲击取代珠粒拨动,屏幕闪烁取代木框纹理,这并非简单的喜恶之争,而是技术迭代的必然轨迹,算盘的实用功能,确实在高效便捷的现代工具面前日渐式微,若仅以“是否实用”作为唯一标尺,许多承载着文化记忆与精神价值的“老物件”都将面临被遗忘的命运,这不禁让人想起那些被机器轰鸣声淹没的手工技艺,那些被电子屏幕替代的传统游戏——它们并非毫无价值,只是价值的天平不再倾斜于实用一端,而是转向了更广阔的文化与精神维度。

算盘的价值是否就此消解?显然不,博览会上的驻足与感叹,正是其深层价值苏醒的明证,算盘的价值,早已从“实用工具”升华为“文化符号”,它是中华数千年文明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,映照着古人“格物致知”的探索精神,体现着“运筹帷幄”的精密思维,它是一种历史的见证,提醒着我们曾如何一步步丈量世界、理解规律;它更是一种精神的载体,其蕴含的“心手合一”“专注坚韧”的品质,在信息爆炸、人心浮躁的当下,反而更显珍贵,当孩子们第一次触摸到温润的算珠,感受那份沉甸甸的历史质感;当学者们从珠算口诀中解码古人的逻辑与哲学,算盘便完成了从“旧工具”到“新教材”的华丽转身,其文化传承与教育启迪的价值,正熠熠生辉。

算盘的命运,映照着无数传统技艺在时代浪潮中的境遇,它们或许会退出日常生活的中心舞台,却不应被驱逐出文化的记忆殿堂,真正的“过时”,并非工具的迭代,而是我们主动割裂了与历史的血脉联系,任由那些凝结着先民智慧与情感的老物件蒙尘,保护它们,并非要我们抱残守缺、拒绝进步,而是要在传承中汲取力量,在回望中明确方向,让算珠的清脆声响,不仅回荡在博物馆的展柜里,更能穿透时空,敲响我们文化自信的鼓点,提醒我们:无论技术如何日新月异,那些深植于民族土壤的智慧与精神,永远是我们前行的灯塔与根基,算盘的价值,不在于它能否继续计算,而在于它能否继续“算”出我们文化的厚度与未来的可能,这,或许就是那粒石子在历史长河中,最悠远、最深刻的回响。

2017语文高考答案贵州,2017全国高考语文答案及解析贵州
« 上一篇 2小时前
2017上海高考卷,2017年上海高考卷
下一篇 » 2小时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