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四川高考难不,四川高考难不难

教育 6小时前 947

蜀道难与青春志

"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",李白的千古绝唱,道尽了川蜀大地的险峻崎岖,时光流转,千年之后,在这片孕育了三星堆文明、滋养了都江堰智慧的土地上,另一条"蜀道"正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——那便是四川高考,当"内卷"与"焦虑"成为时代热词,当"千军万马过独木桥"的比喻屡见不鲜,我们不禁要深入探寻:四川高考的"难",究竟承载着怎样的重量?这种"难"又如何塑造着这一代四川青年的精神底色?

四川高考的难,难在"僧多粥少"的残酷现实,作为常住人口超过8300万的人口大省,四川常年稳居高考考生人数全国前三的宝座,2023年,全省高考报名人数达77万,这一数字背后,是无数家庭的殷切期盼,与庞大的考生基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省内仅有四川大学、电子科技大学等2所"985"高校和5所"211"高校,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录取竞争异常激烈,数据显示,2023年四川本科录取率不足45%,这意味着超过半数考生将与全日制本科院校失之交臂,这种"千军万马争渡"的态势,让每一个四川学子从踏入高中校门的那一刻起,就背负着沉重的压力,在题海中奋力划桨。

四川高考的难,更难在"地域差异"造成的教育鸿沟,四川盆地虽素有"天府之国"的美誉,但盆地边缘的甘孜、阿坝、凉山等民族地区,教育条件与成都平原等发达地区存在显著差距,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牧区,孩子们每天徒步数小时山路求学是常态;在大小凉山的深山里,简陋的校舍和匮乏的师资是常态,一位来自凉山州美姑县的教师曾在日记中写道:"我的学生冬天用冻裂的手握着铅笔,夏天在漏雨的教室里听课,但每当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,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。"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,使得不同地域的四川学子站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,他们需要付出数倍于城市同龄人的努力,才能在高考这场马拉松中不掉队。

四川高考难不,四川高考难不难

四川高考的难,还难在"应试教育"重压下的青春负重,在"唯分数论"的评价体系下,四川学子们不得不面对堆积如山的试卷和永无止境的模拟考,成都某重点高中的学生描述道:"我们的周末被各种补习班填满,春节也难得休息一天,仿佛永远在赶路,却不知道终点在哪里。"这种高压环境不仅剥夺了青少年应有的睡眠和娱乐时间,更催生了普遍的心理焦虑,据某三甲医院心理科统计,高考期间青少年心理咨询量较平时增长近三成,其中失眠、抑郁、考前综合征等问题尤为突出,当青春过早地被分数定义,当成长被简化为分数的攀升,教育的本质似乎正在被遗忘。

正是这种"难",淬炼出了四川学子独特的精神品质,他们坚韧不拔,如同生长在川西高原的格桑花,在恶劣环境中依然顽强绽放;他们乐观豁达,就像麻辣火锅中的红油,在沸腾的生活中依然保持热情;他们团结互助,深谙四川人"抱团取暖"的传统智慧,2008年汶川地震后,许多失去家园的考生带着伤痛走进考场,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;2022年疫情期间,成都封控期间,学生们自发组织线上学习小组,用网络连接彼此的奋斗,这种在逆境中迸发的精神力量,正是四川高考给予他们最宝贵的财富。

四川高考难不,四川高考难不难

面对四川高考的困境,教育改革的春风正在吹遍巴蜀大地。"新高考"制度的实施,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的束缚,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;高校专项计划、国家专项计划等政策倾斜,让更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有了圆梦名校的机会;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,为不同禀赋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路径,成都七中、绵阳南山中学等名校通过网络课堂,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至甘孜、阿坝等偏远地区,让大山里的孩子也能共享教育公平的阳光,这些改革措施,正在逐步缓解"一考定终身"的压力,让高考这条现代"蜀道"变得不再那么崎岖。

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四川学子们或许会迷茫,会焦虑,但请记住:高考只是人生长河中的一个渡口,而非终点,无论结果如何,那些挑灯夜读的夜晚,那些奋笔疾书的瞬间,那些与同伴并肩作战的时光,都将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,正如四川的山水,既有剑阁雄关的险峻,也有九寨沟的澄澈;既有稻城亚丁的壮美,也有锦里古街的温婉,高考这条"蜀道"虽难,但沿途的风景同样值得珍惜。

蜀道虽难,难不过人心之坚韧;高考虽艰,艰不过青春之光芒,当四川学子们走过这条特殊的"蜀道",他们收获的不仅是一纸录取通知书,更是一种面对困难的勇气,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,一种笑对人生的智慧,这种在奋斗中淬炼出的品格,将伴随他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难关,成为他们最闪亮的名片,这,或许就是四川高考给予他们最珍贵的礼物,也是这片土地对青春最好的馈赠。

高考数学函数占多少分,高考数学函数占多少分数
« 上一篇 6小时前
北京高考用的什么卷,北京高考用的什么卷子
下一篇 » 5小时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