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南京成人高考考点,南京成人高考考点学校

教育 3小时前 634

南京成人高考考点,南京成人高考考点学校

《考卷上的南京时光》

清晨六点半,秦淮河的雾气尚未完全散尽,像一层轻纱笼罩着河面,夫子庙的棂星门在朦胧中显出几分庄严,飞檐斗拱的轮廓在晨光中渐渐清晰,离考点还有两条街,李建国已停下那辆叮当作响的旧自行车,从褪色的帆布包里取出准考证,纸页边缘已磨出毛边,被无数双手反复摩挲过,却依旧平整干净。

这是他第七次参加成人高考,五十六岁的年纪,鬓角已染上霜白,手背上青筋凸起,指关节因常年握持扳手而有些变形,像老树盘根般粗糙有力,后座上的保温杯里泡着枸杞,老伴凌晨起来特意准备的,说对眼睛好,李建国嘿嘿笑两声,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:"考完这次,就能把会计证拿下来了。"声音不大,却带着一种老工匠般的笃定。

考点门口渐渐热闹起来,穿校服的应届生三三两两聚在一起,嘴里念念有词地背着英语单词;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对着手机里的资料蹙眉,应该是专升本的学生;还有像李建国这样,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,眼神里带着几分局促的中年人,不同的人生轨迹在这一天交汇,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奔赴,像秦淮河的支流,最终汇入同一片湖泊。

"师傅,您也是来考试的?"旁边修鞋摊的王师傅抬起头,铁锉刀在他布满老茧的手中灵活转动,发出细碎的声响,李建国点点头,把自行车靠在摊位旁:"考会计实务,您呢?"王师傅从工具箱底下翻出个塑料袋,里面是皱巴巴的复习资料:"考个 plumbing 证,老了总得有个退路。"他布满油污的手指划过书页上的英文单词,像是在辨认某种神秘的符号,又像是在触摸未来的可能性。

八点整,考场大门打开,监考老师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来,冷静而机械,李建国找到自己的座位——十七号靠窗,桌面上刻着模糊的字迹,像是某届学生留下的青春印记,他掏出钢笔,这是儿子去年送给他的生日礼物,笔帽上刻着"天道酬勤"四个小字,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,笔尖在草稿纸上划过,发出沙沙的声响,像极了车间里机床运转的声音,熟悉又安心。

南京成人高考考点,南京成人高考考点学校

考试开始,整个教室只剩下翻动试卷的窸窣声,李建国深吸一口气,努力将思绪从车间的机油味中抽离,第一道选择题是会计恒等式的,他想起在夜校上课时,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反复演算的场景,粉笔末簌簌落下,像冬日的雪,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,恍惚间又变成了车间里机器的轰鸣,两种声音在记忆中交织,谱写着奋斗的乐章。

中间有道实务题,要求计算固定资产折旧,李建国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,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,就像在操作机床时控制进给速度,他忽然想起三十年前,自己还是个学徒工,第一次独立操作精密机床时的紧张,那时候老师傅拍着他的肩膀说:"手要稳,心要静,就像绣花一样。"现在想来,这何尝不是人生的道理?无论是操作机床还是书写人生,都需要同样的专注与耐心。

交卷铃声响起时,李建国还有两道大题没做完,他并不慌张,反而有种如释重负的轻松,收拾东西时,发现邻座的姑娘在偷偷抹眼泪,大概是没考好,李建国从口袋里摸出颗水果糖,轻轻放在她桌角:"丫头,明年还能再来,我这把老骨头都考了七次了。"姑娘抬起头,泪眼婆娑中露出感激的笑容,那一刻,考场里仿佛有了春天的温度。

走出考场,阳光正好,秦淮河的游船缓缓驶过,船头画着彩绘的京剧脸谱,在碧波中摇曳生姿,李建国跨上自行车,车铃发出清脆的声响,像一声欢快的问候,路过老门东时,闻到糖藕糖苗的香气,忽然想起小时候过年,母亲用米糖给他做的糖画,那时候觉得,能把糖画出个花样来,就是最了不起的技艺,如今才明白,能把平凡的生活过出滋味,才是真正的本事。

现在想来,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漫长的考试?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,书写着不同的答案,就像这南京城,六朝古都的厚重与现代都市的活力在这里交融,既有乌衣巷的沧桑,也有新街口的繁华,就像考场里的这些人,无论年老年少,都在为心中的目标努力着,像秦淮河的水,永远向前奔腾。

李建国踩着自行车汇入车流,后座的保温杯轻轻晃动,枸杞在水中舒展,像一个个小小的梦想,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通过这次考试,也不知道这张会计证究竟能给晚年生活带来多少改变,但他知道,当他在清晨六点半起床,在灯下翻开书本,在考场上写下答案的时候,就已经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尊重,这份尊重,来自对生活的热爱,来自对知识的渴望,来自永不言弃的勇气。

夕阳西下,城市的灯光次第亮起,像夜空中闪烁的星辰,李建国的身影消失在街角,像一粒融入时光尘埃的种子,在南京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里,继续着自己的生长,他的故事,连同这座城市的记忆,都将在时光的长河中,慢慢沉淀,愈发醇厚。

2017高考全国三理综,2017全国3理综
« 上一篇 3小时前
成人高考证书,成人高考证书大全
下一篇 » 3小时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