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2017高考准备,2017年高考政策

教育 4小时前 865

《六月流火:2017届高考备考手记》

当窗外的玉兰花在暮春的风里簌簌凋落时,高三教学楼走廊的倒计时牌已经翻到了"100",鲜红的数字像一道灼热的伤痕,烙印在每一个行色匆匆的学子眼中,这是2017年的春天,距离全国高考还有整整一百天,空气中浮动着粉笔灰与焦虑混合的特殊气息,在这所省级重点中学的实验班里,四十五个青春正被压缩成密密麻麻的笔记和永远做不完的模拟卷,像被上了发条的精密仪器,在既定轨道上高速运转,连呼吸都带着齿轮咬合的节奏。

林晓雨最后一次整理书架时,发现高一时的《诗经》选本里夹着张泛黄的电影票根,是《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》首映场,票根上的日期已经模糊,但那场电影带来的悸动却依然清晰,她轻轻摩挲着票根上褪色的印字,忽然想起三年前自己写下的"我要去北京"的便签,如今已被层层叠叠的《五年高考三年模拟》覆盖得严严实实,像被时光尘封的旧梦,课桌右上角的保温杯里,枸杞与菊花在热水中沉沉浮浮,舒展又蜷缩,像极了此刻这群少年摇摆不定的心绪——既渴望远方,又困于当下。

班主任老周在百日誓师大会上没有慷慨激昂的口号,而是搬来一盆长势喜人的绿萝。"这盆陪了我三年,"他布满老茧的手掌抚过油亮的叶片,指腹在叶脉上留下短暂的温热,"你们看,它从没刻意生长,却每天都在向上。"后排传来几声压抑的哧笑,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漾开细微的涟漪,但林晓雨注意到,老周袖口磨出的毛边里,藏着支用了一半的红笔,那截暗红的笔芯,像极了无数个深夜里,他批改作业时亮着的台灯。

2017高考准备,2017年高考政策

晚自习的灯光永远白得晃眼,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最后一道解析几何题时,粉笔末在光束里跳着无声的芭蕾,细碎的尘埃在光柱中浮沉,构成一幅转瞬即逝的抽象画,林晓雨盯着坐标系里纠缠的曲线,忽然想起物理老师说过的高考磁场——每个考生都是带电粒子,在命题人设定的复合场中做类平抛运动,轨迹早已被预设,唯有奋力一搏,才能改变最终的落点,她悄悄转过头,看见同桌陈默正用荧光笔在错题本上标注,手腕上的运动手环显示着心率:92bpm,比上课伊始低了整整十个点,那细微的数字变化,像是一颗暂时平静下来的心。

四月调考成绩公布的那个清晨,教学楼的公告栏前挤得水泄不通,人群像沸腾的潮水,涌向那张贴满数字的墙面,林晓雨的名字出现在理科重点线之上17名的位置,红色的数字像枚灼热的印章,烫得她指尖微微发颤,她没有像往常那样立刻挤过去,而是站在走廊尽头的紫藤花架下,看淡紫色的花瓣落在隔壁班女生的错题集上,那个女生正用红笔圈住一道完形填空,笔尖在"perseverance"这个词上顿了顿,仿佛在汲取某种神秘的力量。

五月的风开始带着夏天的躁动,教室后方的"状元墙"贴满了顶尖大学的照片,林晓雨的照片被夹在清华与浙大之间,照片里的她笑得拘谨,校服领口别着母亲从寺庙求来的平安扣,那枚小小的玉饰,承载着最朴素的期盼,后排传来男生们讨论《王者荣耀》新英雄的吵闹声,像远方的潮汐,时起时伏,她忽然想起上周语文课,老师讲到《兰亭集序》里的"俯仰之间,已为陈迹",窗外正好掠过一群南迁的候鸟,它们的影子掠过青灰色的天空,像一行行写在天上的诗。

2017高考准备,2017年高考政策

考前最后一周,学校取消了晚自习,林晓雨在回家的公交车上看见晚霞烧红了半边天,像极了她涂在错题本扉页的那句诗"人间四月芳菲尽",路过街角的书店时,她看见《高考作文素材》被摆在显眼位置,封面上印着"押题王"三个烫金大字,在夕阳下闪着虚伪的光,她想起某次模拟考,作文题目是"时代的标点",自己写了个省略号的议论文,试图表达人生的无限可能,却被批卷老师评为"结构不完整",那时她不懂,有些标点,需要用整个青春去填写。

走进考场的那天早晨,空气闷得像浸了水的棉絮,带着初夏特有的黏稠,监考老师拆试卷袋时发出清脆的"哗啦"声,让林晓雨想起小时候拆新年礼物的声音,那种混杂着期待与不安的心情,竟如出一辙,她深吸一口气,在草稿纸上写下"2017年6月7日",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,竟和三年前第一次走进这所中学时,梧桐叶在风里的声响重合在一起,仿佛命运的齿轮,在这一刻悄然咬合。

当最后一场考试的结束铃响起,那声清脆的铃声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禁锢已久的闸门,林晓雨放下笔的瞬间,听见后排传来铅笔滚落的声响,在寂静的考场里显得格外清晰,监考老师开始收卷时,她看见窗外的玉兰花不知何时又悄然绽放,洁白的花瓣在阳光下近乎透明,脉络清晰可见,像极了青春的掌纹,走出考场的那一刻,她忽然想起老周那盆绿萝,想起它被遗忘在教室窗台的那个暑假,最终朝着阳光的方向,长出了新的枝桠,原来有些生长,需要时间的沉淀。

这场被称作"千军万马过独木桥"的战役,在蝉鸣初起的六月落下帷幕,但林晓雨知道,那些在台灯下啃过的面包,在草稿纸上画过的抛物线,在课间十分钟偷偷分享的巧克力,早已在青春的坐标系里,刻下了最清晰的轨迹,就像《诗经》里说的,"鸢飞戾天,鱼跃于渊",每个奋力生长的灵魂,终将找到属于自己的辽阔天地,而那些看似被辜负的时光,其实都在悄悄酝酿,等待一个破茧成蝶的瞬间。

高考成绩国外,国外高考与中国高考的区别
« 上一篇 5小时前
青海高考时间,青海高考时间2025年时间表
下一篇 » 4小时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