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爆笑高考作文,高考搞笑作文笑死人

教育 4小时前 1142

《考场奇遇记:当屈原遇上量子纠缠》

高考考场的空调嗡嗡作响,像一群被困的蜜蜂在玻璃罩里乱撞,我盯着作文题"传统与现代的对话",钢笔尖在稿纸上戳出个墨点,活像只张嘴骂街的蚂蚁,突然,监考老师的皮鞋声停在后座,我脊梁骨绷得像根琴弦——直到他咳嗽着挪开,才发现是虚惊一场。

窗外的蝉鸣劈开凝滞的空气,我脑子里却蹦出屈原投江的画面,要是屈大夫穿越到2024年的考场,看见考生们用AI生成议论文,会不会气得再投一次江?这个荒诞念头像条泥鳅滑进思绪,竟让我在草稿纸上写下了开头:"汨罗江的水波还在荡漾,而考场里的光标正疯狂闪烁。"

作文纸刚写到第三行,钢笔突然漏水,蓝墨水在"传统"二字上晕开,像幅没裱好的水墨画,我正懊恼,前排女生突然转过头,睫毛膏晕成两团黑雾:"同学,能借块橡皮吗?我擦得卷子都薄了三层。"她晃了晃橡皮屑,像捧着把刚收获的雪,我笑着递过去,橡皮在她手里竟成了块吸水的海绵,把"现代"二字也洇成了深蓝,那抹蓝渐渐扩散,像一滴墨滴入清水,晕染开一圈圈涟漪。

写到"文化传承"时,我卡壳了,想起昨晚看的纪录片,故宫文物修复师用纳米技术修补古画,老匠人却说"手上的温度机器给不了",这个矛盾点像颗薄荷糖在舌尖化开,带着一丝清冽的苦涩,我下笔如飞:"当3D打印的青铜器复制品陈列在博物馆,真正的司母戊鼎或许正在库房里打盹,它的纹路里,还藏着三千年的呼吸。"写到"打盹"二字时,钢笔又漏了墨,这次索性在纸上洇出朵云的形状,那云朵边缘模糊,却隐隐有龙形盘踞,倒像是屈大夫驾鹤的祥云。

监考老师踱步到我身边,鼻尖几乎碰到我的后颈,我闻到他袖口沾的粉笔灰,混着淡淡的茉莉花茶香,他突然指着我的草稿纸说:"这云画得不错,有灵气。"我差点把钢笔吞下去——那朵墨云旁边,我正写"屈原如果活在今天,会不会用抖音朗诵离骚,配着《离骚》的BGM?"老师咳嗽两声走开,留下句"注意卷面整洁",我却在"整洁"二字上又滴了滴墨,活像给云朵添了颗泪痣,那墨点晕开,竟像一滴江水,承载着千古的哀愁。

写到"科技伦理"时,后排传来"啪嗒"一声,回头看见个男生把计算器摔在地上,液晶屏还亮着"3.1415926",他捡起计算器时,我们目光相撞,他竟冲我挤了挤眼,嘴角扬起一抹狡黠的笑意,我赶紧回头,却在作文纸上写下:"当π的无限不循环小数遇上朋友圈的九宫格,我们究竟在计算什么?是精确的答案,还是转瞬即逝的点赞?"墨水顺着笔尖滴在"计算"上,把"十"字染成了个哭脸,那哭脸歪歪扭扭,倒像是古代文人蹙起的眉头。

交卷前十分钟,我盯着那朵墨云发呆,想起小时候爷爷用毛笔写春联,墨汁会顺着宣纸的纤维爬出枝干般的纹理,每一笔都力透纸背,带着掌心的温度,现在我用中性笔写字,线条却像被格式化的代码,精准却少了些灵魂,突然灵光一闪,在结尾写下:"或许传统与现代的对话,本就是一场量子纠缠——我们看不见屈原的影子,却能在每一个提笔的瞬间,感受到他投江时的涟漪;我们触摸不到千年前的月光,却能通过一首诗,与古人共享同一片清辉。"

铃声响起时,墨云已经干透,像片凝固的星空,星云间仿佛有楚辞的韵律在流淌,监考老师收卷时,我看见他袖口的茉莉花茶渍,在纸上晕开个小小的春天,那抹淡黄与墨蓝交织,竟有种奇妙的和谐,走出考场,蝉鸣依旧,阳光却像被墨水洗过般清澈,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,想起那朵云,突然明白:有些传承,本就该在墨渍与代码的碰撞里,在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中,长出新的枝桠,开出不败的花,而我们,正是这传承中,最鲜活的一笔。

上海高考选课,上海高考选课模式
« 上一篇 4小时前
高考如何考好,高考如何考好数学
下一篇 » 4小时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