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前休息,高考前休息几天
《考前静默时》
暮色如晕开的墨汁,缓缓浸透教室的窗棂,将桌椅的轮廓晕染成模糊的剪影,林晚轻轻合上那本被翻得起了毛边的错题集,钢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一道悠长的弧线,仿佛延伸向未知的远方,距离高考仅剩七天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固的紧张,唯有笔尖摩挲纸张的沙沙声,与偶尔翻页的轻响交织在一起,像一群急于破茧的春蚕,在寂静中无声地啃噬着分秒必争的时间。
班主任老周走进教室时,夕阳正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,斜斜地投在地板上,他向来不喜说教,此刻更是破天荒地没有抛出那些"最后冲刺"的激励语,只是默默地将一个朴素的牛皮纸袋放在讲台上:"学校后勤处的一点心意,每人一份。"林晚打开袋子,里面是一盒温热的牛奶、一个还带着余温的煮鸡蛋,还有一张对折得方方正正的纸条,展开纸条,老周那笔力遒劲的字迹映入眼帘:"适当停笔,方能看清远方的路。"那行字像一泓清泉,悄然滴落在林晚焦灼的心湖。
夜深人静,宿舍里只剩下此起彼伏的呼吸声,林晚却辗转反侧,难以入眠,十二年的求学时光如电影胶片般在脑海中飞速闪回:小学第一次捧回满分试卷时,阳光下雀跃的身影;初中运动会上摔倒后,咬着牙爬起的倔强;高中无数次模考失利后,在无人的操场上偷偷抹去眼泪的夜晚,她想起母亲每天凌晨五点便起身,在氤氲的雾气中为她熬煮那锅热粥的背影;想起父亲每次开家长会时,因紧张而攥得发白的拳头;更想起同桌小夏,在她因压力崩溃痛哭时,默默塞过来的那包包装有些褪色的草莓味糖果,那抹甜,曾是她灰暗时光里的一抹亮色。
"要不,明天请半天假吧?"小夏的声音突然从上铺传来,打破了寂静,她探出头来,眼睛在黑暗中亮晶晶的,像落满了星辰:"我们去后面的公园走走吧,我听人说,那里的昙花今晚要开了。"林晚愣了愣,上周生物课上,老师曾说起过昙花,总是在万籁俱寂的深夜悄然绽放,花期短暂得令人心碎,美却惊心动魄。
第二天清晨,林晚第一次没有在六点前被闹钟惊醒,柔和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,在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,像跳跃的金色精灵,她来到公园时,小夏早已等在那里,晨风吹起她的发梢,也吹散了林晚眉间的紧锁,两人沿着湖边的石子路慢慢踱步,听着风吹过树叶的簌簌声,看着湖面上偶尔掠过的水鸟划过清浅的涟漪,她们默契地避开了高考、分数、排名这些沉重的话题,只是聊起小时候追着看的动画片,聊起藏在课桌里被老师没收的小说,聊起对未来大学生活那些模糊又美好的憧憬,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年少时光。
公园深处的一角,果然矗立着几株昙花,它们的花苞像一个个羞涩的少女,紧紧攥着裙摆,在晨光中泛着淡淡的青色,仿佛在积蓄着某种神秘的力量,管理员大叔笑着告诉她们,今晚子时左右便是花期,少有人特意前来观赏,毕竟明天就是高考了。
"可是,人生不只有高考啊。"小夏望着那含苞待放的昙花,轻声说道,"就像它,就算无人见证,也要努力绽放一次,为自己。"林晚侧过头,望着小夏在晨光中格外明亮的眼睛,那里面闪烁着一种她许久未见的光芒——那是青春独有的、不被焦虑所侵蚀的笃定与希望。
那天晚上,林晚破天荒地没有挑灯夜战,她躺在床上,听着窗外传来的阵阵虫鸣,思绪渐渐平静下来,沉入了甜美的梦乡,梦里,她看见自己站在一片开满鲜花的广阔田野里,微风拂过,长发轻扬,远方的阳光温暖而耀眼,仿佛在向她发出温柔的召唤。
高考那天,林晚走进考场时,心中竟出奇地平静,她想起那株静待绽放的昙花,想起公园里洒满肩头的阳光,想起母亲温暖的笑容,想起小夏明亮的眼眸,她深吸一口气,拿起笔,在试卷上工整地写下了第一个字,笔尖沉稳而坚定。
当最后一门考试的结束铃声响起,夕阳正将天空染成一片燃烧的绚烂,林晚走出考场,一眼便在不远处的树荫下看到了小夏,两人相视一笑,所有的紧张、焦虑与期待,都融化在这不言中,她们知道,无论结果如何,这段并肩奋斗过的青春岁月,都已然像那株在深夜悄然绽放的昙花,在她们的生命里留下了最深刻、最美的印记。
原来,考前最珍贵的"静默",并非停下脚步的懈怠,而是学会在奔跑中欣赏沿途的风景;并非放弃努力的退缩,而是懂得在坚持中保持内心的从容与澄澈,就像那株昙花,在寂静的深夜默默积蓄力量,只为在那一刻,绽放出属于自己的、独一无二的光芒,而我们的人生,又何尝不是如此?那些看似停滞的时刻,或许正是为了更好地积蓄力量,迎接下一次更加绚烂的绽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