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长春高考考点,长春高考考点一览表

教育 4小时前 1175

六月里的城市心跳

晨光熹微时,长春这座北国春城正从薄雾中缓缓苏醒,街角的"长春市实验中学"考点前,已有零星考生在家长期许的目光中走进考场,六月的阳光带着初夏的温热,穿过梧桐树叶的缝隙,在准考证上投下斑驳的光影,这里即将上演千万学子人生中最重要的战役之一——高考。

考点里的晨光序曲

凌晨五点半,考点负责人张老师已经站在校门口仔细检查防疫物资,这位有着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,今年是第十次参与高考保障工作,他粗糙的指尖划过一箱箱消毒液,仿佛在检阅即将出征的士兵。"去年因疫情有特殊安排,今年回归常态,反而更要细致入微。"他抹了把额头的汗,制服后背已洇出深色的汗渍,在晨光中格外醒目。

考点外的警戒线外,卖豆浆的王大娘支起摊子已经半小时,铁锅里翻滚的豆浆散发着醇厚香气,她麻利地舀起豆浆,碗沿特意多加一勺糖:"甜一点,心里就甜一点。"旁边交警李刚正调试着执法记录仪,反光背心在晨曦中格外亮眼,他的辖区有三处考点,今早四点就已到岗:"主要就是疏导交通,别让家长堵在路口。"他说话间,对讲机里传来指挥中心的调度指令,他立即挺直腰板,眼神专注地望向车流。

七点整,考生开始入场,穿着统一校服的少年们拖着拉杆箱,箱子里塞满了复习资料和文具,有个女孩抱着"必胜"的玩偶反复摩挲,绒毛已被蹭得微微发亮;男生们则互相击掌,把"加油"喊得震天响,声音里透着少年人特有的朝气,校门口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"沉着冷静,细心规范"的字样,与考场内此起彼伏的翻卷声形成奇妙的和声,仿佛一曲青春的交响乐。

试卷背后的城市脉动

八点整,当第一份语文试卷拆封的瞬间,整座城市仿佛按下了静音键,在距离考点三公里的长春市教育考试院,保密组负责人正通过监控屏幕实时巡查各个考点,这个堆满铁皮柜的房间,此刻存放着全市12万份试卷,温度恒定在22摄氏度,湿度严格控制在45%,精密的仪器记录着每一个细微变化。

"试卷运输是头等大事。"保密组组长老周展示着手里的追踪器,屏幕上闪烁着绿色光点,从印厂到考点,全程GPS定位,三人以上押运,每隔两小时拍照报备,他翻出手机里的照片:"去年台风'梅花'过境时,我们冒雨护送试卷,越野车在积水中溅起两米高的水花,但试卷完好无损。"他语气坚定:"宁可我们多跑十倍路,也不能让孩子考试出岔子。"

考点外的应急保障车同样严阵以待,医疗组准备了藿香正气水和葡萄糖,电力公司带着应急发电设备在附近待命,甚至连文具袋都准备了200套备用。"去年有个考生忘带2B铅笔,我们用无人机送进去,五分钟就解决了。"考点副主任笑着说,现在连无人机都成了"标配",他指着远处的指挥车:"那里面连接着全市考点,任何突发状况都能第一时间响应。"

时光里的青春答卷

十一点半,语文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,考场里瞬间响起此起彼伏的笔落声,考生们如释重负地走出考场,阳光正好打在他们微红的脸颊上,有个女孩抱着妈妈大哭起来:"作文我写完了!"母亲笨拙地拍着她的背,眼眶却先红了,泪水在阳光下折射出晶莹的光芒。

考点外,等待的家长们早已站成两道人墙,相机、鲜花、亲手做的便当,有人举着"我家有喜"的牌子,有人穿着旗袍寓意"旗开得胜",还有人戴着向日葵发夹,退休教师赵阿姨举着孙子的照片,逢人就展示:"这孩子从小就不让人操心,今天终于熬到头了。"她声音哽咽,却满是骄傲。

在考点街角的咖啡馆里,几个志愿者正给家长分发免费矿泉水,他们是来自吉林大学的学生,"当年我们考试时,也有陌生人给我们递过纸巾。"志愿者小林说,这种爱的传递让六月的长春格外温暖,远处,卖花的大爷捧着向日葵走过,"向日葵好,一举夺魁。"他的吆喝声里带着祝福,也带着这座城市的温情。

暮色渐浓时,最后一门考试结束,考生们如潮水般涌出考点,笑声、喊声、欢呼声交织在一起,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那些装满梦想的行囊里,不仅有答题卡和铅笔,还有这个城市给予的最温柔守护,长春的晚风轻轻吹过,拂过每张年轻的脸庞,仿佛在诉说:这场青春的战役,你们早已是赢家,而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,都将继续见证更多梦想的绽放,就像每年六月,如期而至的夏天,永远充满希望与力量。

高考后出国准备,高考后出国准备什么
« 上一篇 4小时前
千人高考,千人高考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
下一篇 » 4小时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