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文 我眼中的高考,作文我眼中的高考
《六月流火,青春的渡口》
六月的空气总是弥漫着一种焦灼的甜香,仿佛熟透的麦穗与少年们蒸腾的汗水悄然交融,在暖风中发酵成独属于青春的芬芳,我倚在教学楼的斑驳墙垣上,看楼下穿着蓝白校服的学弟学妹们怀抱书本匆匆穿行,他们的身影被斜阳拉成流动的诗行,像一群急于奔赴远方的候鸟,翅膀上沾满对未来的憧憬,忽然间,十年前的光景如潮水般漫过记忆的堤坝——那时的我们,不也正是在这样的季节里,将三年的青葱岁月与滚烫梦想,一并折进了那张薄如蝉翼的准考证里?
高考究竟是什么?在那些被台灯切割的深夜里,它是写满密密麻麻公式的错题本,是浸透墨痕与汗水的草稿纸,是清晨五点半撕裂寂静的闹钟,更是母亲悄悄放在书桌旁、还带着体温的热牛奶,我们曾像一群在暗夜中掘矿的行者,以为眼前的煤堆就是整个世界,殊不知那些被晨光与星光反复淬炼的日夜,早已在灵魂深处刻下比煤更深刻的纹路,犹记考数学那日,考场里的吊扇嗡嗡作响,搅动着凝固的空气,我盯着最后一道解析几何题,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焦灼的弧线,窗外的蝉鸣忽远忽近,仿佛整个世界坍缩成我与那条解不开的抛物线之间的博弈。
直到多年以后才恍然彻悟,高考从来不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豪赌,它是青春最庄重的成人礼,教会我们在重压下保持从容的呼吸,在迷雾中辨识前行的方向,在无数个想要放弃的清晨依然选择翻开书页,我的同桌小林曾用诗意的比喻说:"高考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,你永远不知道洗干净没有,只能一遍遍地搓洗。"直到走出考场,那扇门打开的瞬间,刺眼的光线涌进来,我们才惊觉那些在黑暗中反复揉搓的衣衫,早已在时光的晾晒下洁白如新,散发着阳光的暖意。
那年夏天,我们把堆积如山的课本垒成青春的城墙,在城墙的砖石上郑重写下"再见",毕业典礼上,班主任老林泛红的眼眶里盛满嘱托:"孩子们,高考是驿站,不是终点站。"当时我们只当是临别前的例行叮咛,直到多年后在异乡的深夜加班,看着写字楼里零星亮起的灯火,突然与当年考场里的灯光重叠——原来那些看似平凡的坚持,早已将我们锻造成能够抵御人生风雨的模样。
如今的我偶尔会漫步母校,看见公告栏里贴着鲜红的高考倒计时牌,那些穿着蓝白校服的少年,眼神里依然闪烁着我们当年的光,他们或许还在为一道多选题的选项纠结,还在为英语作文的句型抓耳挠腮,但他们不会知道,那些在草稿纸上反复演算的公式,那些清晨在操场边朗读的课文,那些与同桌传过的写满心事的纸条,都将成为生命里最珍贵的琥珀,凝固着永不褪色的青春。
高考像一条无声的分水岭,左边是懵懂的少年时代,右边是广阔的成人世界;但它更像一座摆渡的码头,我们在这里学会郑重告别,学会坚韧成长,带着青春赋予的勇气,驶向更辽阔的海域,多年后再回望,会发现那个六月流火的季节里,不仅有一场关乎命运的考试,更有一群人用最炽热的青春,共同书写了生命里最动人的篇章。
如今的我依然会在六月闻到那股熟悉的香气,依然会在某个瞬间听见考场里吊扇的嗡鸣,但早已懂得,高考给予我们的,从来不是一张录取通知书那么简单,它是在我们最美好的年华里,教会我们如何为心中的目标拼尽全力,如何在漫长的等待中保持希望,如何把一场考试酿成一场盛大的成长,就像河蚌将沙砾孕育成珍珠,我们把那些挑灯夜读的时光,酿成了生命里最甘醇的酒,在往后的岁月里,只需轻轻啜饮,便能回味起整个青春的芬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