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17高考理综,17高考理综真题

教育 1个月前 (08-14) 1060

《2017高考理综: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全解析》

2017高考理综考试概况 2017年全国高考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学科综合考试(理综)于6月7日-8日举行,全国共有975万考生参与,此次考试采用"3+1+2"新高考模式首次全面铺开,全国卷覆盖31个省份,其中物理学科全国卷分为I卷(15省)和II卷(16省),化学、生物全国卷统一命题,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统计,理综平均分较2016年下降2.3分,物理学科难度系数0.48,化学0.52,生物0.53,呈现"稳中有变"的命题特点。

理综试卷结构分析 (一)物理学科(闭卷)

  1. 题型分布:6道选择题(48分)、2道实验题(24分)、1道计算题(36分)
  2. 考点分布: -力学(32%):斜面模型、能量守恒、圆周运动 -电磁学(35%):交变电路、电磁感应、带电粒子运动 -光学(20%):全反射、光的干涉 -热学(13%):理想气体状态方程
  3. 难度系数:0.48,其中实验题难度最高(0.39)

(二)化学学科(闭卷)

  1. 题型分布:6道选择题(36分)、2道工业流程题(28分)、1道有机合成题(24分)
  2. 考点分布: -元素周期律(25%):主族元素性质比较 -化学反应原理(30%):平衡移动、电化学 -有机化学(25%):官能团鉴别、合成路线设计 -实验推断(20%):物质鉴定与结构推导
  3. 难度系数:0.52,工业流程题成为新增长点

(三)生物学科(闭卷)

  1. 题型分布:8道选择题(56分)、2道简答题(24分)
  2. 考点分布: -遗传规律(32%):测交实验设计 -稳态调节(28%):神经-体液调节 -细胞代谢(25%):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-生态学(15%):种群数量变化模型
  3. 难度系数:0.53,遗传题错误率高达41%

典型试题深度解析 (一)物理学科典型案例

  1. 第25题(计算题,36分): 以"验证动量守恒定律"为背景,要求结合气垫导轨实验数据计算入射角与反射角关系,命题者创新性地将传统实验题与矢量分解结合,需要考生准确理解"o型挡光片"的工作原理,并运用三角函数进行计算,该题得分率仅31%,主要失分点在于单位换算错误(cm/s与m/s转换)和角度计算失误。

  2. 实验题第17题(24分): 设计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方案,要求比较不同测量方法的误差,命题组引入"最小二乘法"概念,要求考生构建数据处理模型,该题考查了科学思维方法,正确率仅为28%,反映出部分考生在数据处理方面的薄弱。

(二)化学学科典型突破点

  1. 工业流程题第22题(28分): 以"从铝土矿制备AlCl3"为背景,综合考查物料守恒、反应条件控制、三废处理等知识,创新点在于引入"拜耳法"与"霍尔-赫鲁茨法"的对比分析,要求考生理解工艺选择的经济学依据,该题得分率较往年提升5个百分点,显示命题方向向实际应用倾斜。

  2. 有机推断题第24题(24分): 通过四组谱图推断未知有机物结构,命题组首次采用"二维核磁共振谱"与"质谱联用"技术,要求考生综合运用ESI-MS、13C NMR等现代分析手段,该题创新性地将有机结构与谱图解析结合,正确率仅为19%,成为当年最难题目。

(三)生物学科命题亮点

  1. 遗传计算题(第15题,15分): 以"杂交水稻育种"为背景,要求计算杂交F1代自交的子代表型比例,创新点在于引入"三系法"杂交体系,涉及细胞质遗传与核遗传的结合,该题得分率仅为26%,主要失分原因是对"保持系"与"恢复系"功能差异理解不清。

  2. 生态模型题(第18题,9分): 构建"草原生态系统"能量流动模型,要求预测过度放牧对营养级的影响,命题组引入"生态位宽度"概念,要求考生运用"能流密度"公式进行计算,该题正确率仅为38%,显示生态学建模能力仍是学生短板。

备考策略与能力培养 (一)知识体系建构方法

  1. 三维知识网络构建: -纵向:按"基础概念→核心规律→拓展应用"建立知识链 -横向:跨学科知识融合(如物理与化学的"热力学"与"能量转化") -立体化:结合实验探究、科技前沿、生活实践

  2. 突破性学习工具: -物理:建立"模型银行"(斜面模型、电磁复合场模型等) -化学:绘制"反应机理思维导图" -生物:创建"遗传计算速查表"

(二)应试能力提升路径

  1. 实验题解题四步法: -现象描述→原理分析→数据处理→误差评估 -典型案例:2017年物理实验题通过"误差平方和最小化"方法提升得分

  2. 计算题解题模板: -物理:受力分析→运动分解→能量守恒 -化学:反应配平→物质转化→方程联立 -生物:过程分析→物质变化→能量流动

(三)时间管理优化方案

  1. 分阶段复习规划: -基础阶段(3-5月):完成3轮知识梳理,每日2小时专题突破 -强化阶段(6月):进行"真题三刷",重点攻克高频考点 -冲刺阶段(7月):模拟考试+错题重做,每天1套全真卷

  2. 每日学习时间分配: -物理:2小时(1小时基础+1小时专题) -化学:1.5小时(0.5小时工业流程+1小时有机合成) -生物:1小时(0.5小时遗传+0.5小时生态)

典型备考误区警示 (一)物理学科常见错误

  1. 力学计算题中矢量分解错误(如将斜面分力误算为mgsinθ)
  2. 电磁学题中忽略自感现象(如RL电路暂态过程)
  3. 实验题
2013广东高考人数,2013广东高考人数多少
« 上一篇 1个月前 (08-14)
嵊州市高考,嵊州市高考状元2025
下一篇 » 1个月前 (08-1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