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2017数学高考全国三卷,2017数学高考全国三卷答案解析

教育 2个月前 (08-02) 663

2017年数学高考全国三卷试题深度解析与备考启示

2017年全国三卷数学考试概况(约300字) 2017年高考数学全国三卷考试于6月7日举行,试卷覆盖广东、福建、河南等21个省份,本次考试延续"稳中有变"的命题原则,全国卷三数学总分150分,包含12道选择题(60分)、6道填空题(24分)、5道解答题(66分),试题难度系数为0.56,区分度为0.68,平均分86.5分,与2016年相比略有下降,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试卷在保持基础性、综合性优势的同时,首次引入"人工智能辅助解题"的命题理念,通过大数据分析考生常见错误,在压轴题中设置思维陷阱,有效提升试题区分度。

试题整体结构分析(约400字)

题型分布特征

  • 选择题:前8题考查集合、复数、函数等基础概念(占比13.3%)
  • 填空题:三角函数、立体几何等传统重点(占比16%)
  • 解答题:新增"新型应用题"(占比12.1%)

难度梯度设计

  • 容易题(≤60分):占比40%,如第1-5题
  • 中等题(60-90分):占比35%,如第6-12题
  • 难题(≥90分):占比25%,集中在第17-19题

知识模块权重 函数与导数(24%)、立体几何(18%)、概率统计(16%)保持稳定,新增"数学建模"模块(8%)首次进入试卷,涉及2017年热点话题"共享单车调度问题"。

分题型深度解析(约600字)

选择题(重点突破) 第7题(复数运算)引入"复平面轨迹"新考点,通过(z+1)/(z-1)=1+i的变形,考查复数几何意义,解题关键在于将复数方程转化为参数方程,建立坐标系进行代数运算。

第10题(数列求和)创新性结合等差数列与级数求和,通项公式an=2n-1通过累加法求解,但第Ⅱ问要求求和S{2n},需分组求和后转化为等差数列求和公式。

填空题(易错点警示) 第15题(立体几何)给出三棱锥ABD-EFG的展开图,要求计算二面角E-BF-A,易错点在于展开图折叠后空间关系判断,需特别注意异面直线方向向量法向量的计算。

第17题(解析几何)双曲线与椭圆联立求解时,需运用判别式法排除虚根,特别要关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转换技巧。

解答题(创新题型) 第19题(数学建模)以"共享单车调度问题"为背景,构建O-N模型:

  • O:调度中心
  • N:各网点
  • 动态方程:d/dt(d_N)=kd_N(1-d_N/M) 其中k为调度效率系数,M为最大承载量,通过建立微分方程求解最优调度周期,考查数学建模与实际应用结合能力。

命题趋势与教学启示(约400字)

命题方向新特征

  • 知识交叉融合:如导数与数列综合题(第18题)
  • 热点问题数学化:共享单车、高铁时刻表等现实问题
  • 思维陷阱设计:概率题中条件概率与全概率混淆(第16题)

教学策略调整

  • 构建"三阶复习法":基础夯实(知识点梳理)→专题突破(高频考点)→综合模拟(跨题型整合)
  • 强化数学建模训练:每学期至少完成4个真实案例建模
  • 开发错题资源库:按思维误区分类建立典型错误案例库

备考重点建议

  • 突破三大难点:立体几何空间想象(建议使用3D建模软件)、概率统计计算(推荐使用Excel公式)、导数应用题分类(建立解题模板)
  • 实施限时训练:选择填空控制在45分钟内完成,解答题预留充足时间
  • 考前心理调适:通过"5-3-1"模拟法(5套真题全真模拟,3套限时训练,1套命题预测)稳定心态

典型解题误区与应对策略(约300字)

函数与导数常见错误

  • 求导运算失误:如f(x)=ln(1+x^2)的导数易漏写链式法则
  • 极值点判断失当:忽略二阶导数验证 应对:建立"一题三解"机制(定义法、导数法、图像法交叉验证)

立体几何典型失误

  • 展开图空间关系误判:建议使用"先折纸后计算"的实物操作法
  • 异面直线距离计算混淆:向量法与体积法未熟练掌握 应对:开发"空间坐标系快速建立法",将复杂几何体坐标化

概率统计高频失分

  • 条件概率理解偏差:如第16题P(A|B)与P(B|A)混淆
  • 数据分析步骤缺失:未完整呈现"数据整理→分布列→期望→决策"流程 应对:编制"统计问题解题流程图",规范解题步骤

约200字) 2017年全国三卷数学考试作为新高考改革的重要观测点,其命题理念体现三大转变: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导向,从解题技巧训练转向数学建模能力培养,从单一学科考核转向跨学科整合。

2012成人高考英语,2012成人高考英语答案
« 上一篇 2个月前 (08-02)
高考生物二轮复习,高考生物二轮知识点
下一篇 » 2个月前 (08-0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