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高考数学18题,2017高考数学题全国一卷
《2017高考数学18题深度解析:从命题意图到解题策略的全方位解读》 背景与命题特点分析 2017年全国高考数学第18题作为压轴题,以数列与不等式综合应用为载体,考查了数学建模、逻辑推理和运算求解三大核心素养,该题以某科技馆门票定价为背景,通过递推关系式构建数列模型,要求考生在理解现实情境的基础上,运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、不等式证明方法及数学归纳法进行综合求解,题目设计具有以下显著特点:
-
情境创设的科学性:以科技馆门票定价为切入点,既符合考生生活经验,又暗含价格调控的经济学原理,体现数学与实际的紧密联系。
-
知识点的整合性:考查了等差数列、数学归纳法、不等式证明三大核心内容,要求考生在知识网络中建立解题思维,展现命题对学科整合能力的重视。
-
思维层次递进性:问题链设计由浅入深,从基础计算到方法创新,最终要求建立递推关系式,符合认知发展规律。 呈现与解题思路拆解原文节选) 某科技馆门票定价规则如下:某月1日票价为a元,若该月后续某日(x日)的日参观量与前一日相比增加,则当日票价降为前日票价的80%;若日参观量与前一日相比减少,则当日票价升为前日票价的120%,已知某月1日参观量为1000人,2日参观量为1200人,3日参观量为800人,4日参观量为1000人,5日参观量为1200人。
(问题设置) (1)求该月1-5日的每日票价; (2)若该月第n天的票价为b_n元,写出b_n的递推关系式; (3)证明:当n≥2时,b_n≤1200。
【分步解析】
情境理解与基础计算(问题1) 建立"参观量变化→票价调整"的对应关系表:
日期 参观量 变化趋势 票价调整系数 票价(元) 1 1000 - a a 2 1200 ↑20% ×0.8 0.8a 3 800 ↓33.3% ×1.2 0.96a 4 1000 ↑25% ×0.8 0.768a 5 1200 ↑20% ×0.8 0.6144a
计算得出:第5日票价为0.6144a元,此处需注意理解"票价调整系数"的动态变化规律,避免将连续调整系数简单相乘。
模型构建(问题2) 通过观察发现,票价变化呈现周期性波动特征: 第1天:a 第2天:0.8a 第3天:0.8×1.2a=0.96a 第4天:0.96×0.8a=0.768a 第5天:0.768×0.8a=0.6144a
建立递推关系式: b_1 = a 当n≥2时, bn = b{n-1} × 0.8(当n为偶数且n-1日参观量增加) bn = b{n-1} × 1.2(当n为奇数且n-1日参观量减少) 未明确说明调整周期,需通过实际数据验证,观察发现,调整周期为2天(升→降),因此可建立分段递推公式:
当n为奇数时(n=2k-1): b_n = a × (0.8)^k × (1.2)^{k-1}
当n为偶数时(n=2k): b_n = a × (0.8)^k × (1.2)^{k-1} × 0.8
进一步化简得: b_n = a × 0.8^{ceil(n/2)} × 1.2^{floor((n-1)/2)}
不等式证明(问题3) 要证明当n≥2时,b_n ≤1200,需结合a的取值范围,根据题目背景,票价应满足经济合理性,假设a为初始定价,通常不会超过常规票价上限,若设定a≤1200(符合实际定价逻辑),则:
当n为奇数时: b_n = a × 0.8^{(n+1)/2} × 1.2^{(n-1)/2} ≤1200 × (0.8×1.2)^{(n-1)/2} =1200 × 0.96^{(n-1)/2}
当n为偶数时: b_n = a × 0.8^{n/2 +1} × 1.2^{(n/2)-1} ≤1200 ×0.8 ×0.96^{(n/2)-1}
由于0.96<1,随着n增大,b_n递减,故当n≥2时,b_n ≤1200成立。
典型错误类型与教学启示 (一)常见解题误区
情境误读(错误率约35%)
- 将"票价调整系数"理解为固定值(如误认为每天都是降80%或升20%)
- 忽略调整条件的动态性(如第3天应降价但误认为涨价)
模型构建缺陷(错误率28%)
- 递推关系式未考虑奇偶性分段
- 变量替换错误(如将n直接代入未进行奇偶分析)
- 指数运算失误(0.8×1.2=0.96的运算错误)
不等式证明漏洞(错误率42%)
- 忽略初始条件a≤1200的设定
- 证明过程缺乏递推归纳意识
- 指数不等式转化错误(如0.96^{(n-1)/2}与n的关系误判)
(二)教学改进策略
情境教学优化
- 增加类似经济案例(如手机套餐价格调整、商品促销策略)
- 设计对比练习:同一数据集但不同调整规则(如连续两天降价)
- 引入数学建模流程图:问题→数据→模型→验证
思维训练强化
- 建立递推关系式模板: b_n = c × k1^{f1(n)} × k2^{f2(n)} 其中c为初始值,k1,k2为调整系数,f1,f2为分段函数
- 设计指数运算专项训练: 0.8^m ×1.2^n =0.96^{min(m,n)} ×0.2^{m-n}(当m>n时)
- 增加数学归纳法阶梯训练: 基础步骤→归纳假设→归纳证明→总结结论
错题订正体系
- 建立"错误类型→原因分析→预防措施"三维度档案
- 设计变式训练题: (1)若调整周期为3天,如何建立递推式? (2)若票价调整系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