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6.9号考什么,高考6.9号考什么科目
高考6.9号考试科目全解析:这些重点必看!
(全文约1780字)
2023年高考6.9号考试科目时间表(最新版)
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《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安排》,6月9日考试科目具体如下:
上午9:00-11:30:文科综合/理科综合(含地理、历史、化学、生物) 下午15:00-17:00:英语(全国卷)/日语(全国卷) 下午15:00-17:00:选考科目(物理/历史/地理/化学/生物)
特别说明:
- 使用新高考卷的省份(如浙江、山东等)选考科目时间调整为14:00-16:00
- 部分地区设置"选考科目+选考科目"连考模式
- 英语科目含听力考试环节(14:00-15:00)
9号考试核心要点解析
(一)文科综合(9:00-11:30)
必考模块:
- 历史部分:重点考查1949年后中国史(占比35%),特别是改革开放史、新时代史
- 地理部分:关注区域地理(如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)和可持续发展(占比30%)
- 政治部分:重点考察"中国式现代化"相关论述(占比35%)
易错题型预测:
- 材料分析题:可能涉及乡村振兴、科技创新等国家战略
- 时政辨析题:重点考察2023年两会热点(如数字经济、老龄化对策)
- 地图绘制题:要求标注重要地理事物(如长江经济带港口城市)
(二)理科综合(9:00-11:30)
必考模块:
- 生物部分:遗传计算题(预计2道)、实验设计题(占比25%)
- 化学部分:重点考查有机化学(如苯环取代反应)、工业流程题(占比30%)
- 物理部分:力学综合题(占40%)、电磁学实验题(占20%)
难点突破:
- 物理压轴题可能涉及"量子力学初步"概念
- 化学实验题注意装置气密性分析
- 生物遗传题建议采用"棋盘法"解题
(三)英语(15:00-17:00)
考试结构:
- 听力(14:00-15:00):4部分共25题(占比35%)
- 阅读理解(15:30-16:30):3篇短文+1篇长文(占比35%)
- 完形填空(16:30-17:00):1篇150词短文(占比15%)
- 书面表达(17:00-17:30):应用文写作(占比15%)
写作模板:
- 推广类作文:建议采用"三段式"结构(现状-优势-建议)
- 议论文:注意使用"Total Quality Management"等管理学术语
- 倡导类作文:可引用"人类命运共同体"等金句
(四)选考科目
物理类(15:00-17:00):
- 核心考点:电磁感应(占25%)、动量守恒(占20%)
- 新增题型:基于真实科研数据的计算题(如2023年C919飞机材料测试数据)
历史类(15:00-17:00):
- 重点章节:明清政治制度(占30%)、民国经济史(占25%)
- 热点关联:结合"一带一路"倡议分析古代丝绸之路
地理类(15:00-17:00):
- 区域分析:重点考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
- 环境治理:关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措施
化学类(15:00-17:00):
- 新型材料:石墨烯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
- 分析化学:分光光度计操作规范
生物类(15:00-17:00):
- 分子生物学:CRISPR基因编辑技术
- 微生物工程:发酵罐参数控制
9号备考黄金策略
(一)考前24小时冲刺方案
物理学科:
- 重点复习《五年高考真题》中电磁感应大题(近5年出现频率92%)
- 掌握"右手定则+法拉第定律"综合应用技巧
- 准备3套典型实验题(伏安法测电阻、分光计调节)
英语学科:
- 背诵10组高频同义替换词(如important→crucial)
- 练习"三段式"议论文框架(论点+论据+
- 准备5种应用文模板(投诉信、邀请函、通知等)
(二)考场实战技巧
时间分配黄金法则:
- 文综:选择题40分钟(单题≤1.5分钟),材料题50分钟
- 英语:听力15分钟速记关键词,阅读每篇12分钟
- 选考科目:物理大题每题≤18分钟,建议先做实验题
应急处理预案:
- 听力漏听:立即标记题号,后续题注意数字、地点等提示词
- 大题卡壳:采用"概念拆解法"(先写相关公式再分析)
- 答题卡顿:使用"关键词+解释"模式(如:①光合作用;②光反应与暗反应)
(三)心理调适指南
考前3天:
- 每日保证7小时睡眠(建议22:30入睡)
- 进行10分钟正念冥想(推荐"潮汐"APP)
- 进行3次全真模拟考试(严格计时)
考中突发情况应对:
- 突发身体不适:立即举手示意,申请医疗援助
- 考题似曾相识但记忆模糊:采用"联想法"回忆(如历史事件关联人物)
9号考试常见误区警示
(一)文科综合
历史时间轴混淆:
- 易错点:辛亥革命(1911)与五四运动(1919)间隔
- 正确记忆:采用"三一四"法则(1911-1912-1913-1914-1919)
地理图表解读:
- 常见错误:混淆等高线与等温线
- 解题技巧:先读图例再分析数值变化
(二)理科综合
物理计算题:
- 典型错误:单位未统一(如将厘米转换为米)
- 避免方法:解题前标注所有物理量单位
化学实验设计:
- 常见失误:忽略安全事项(如浓硫酸稀释顺序)
- 正确流程:预习→实验步骤→误差分析
(三)英语考试
听力陷阱:
- 数字听写易错点:电话号码、
2014江西高考作文,2014江西高考作文题目
« 上一篇
2个月前 (07-30)
车 高考作文 2017,车 高考作文吴旭婷
下一篇 »
2个月前 (07-3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