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高考6.9号考什么,高考6.9号考什么科目

教育 2个月前 (07-30) 733

《2023高考6.9号考试科目全解析及备考冲刺指南》

(全文约2580字)

高考时间线与6.9号考试特殊性分析 2023年全国高考大部分省份于6月7日、8日完成语文、数学、外语及文综/理综考试,但部分省份因特殊原因将部分科目调整至6月9日,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《2023年全国高考考务工作手册》,6月9日主要涉及以下两类考试:

  1. 理科综合补考:适用于因疫情等不可抗力停考的考生
  2. 文科综合补考:同样针对特殊情况未参加考试的学生 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全国有23个省份采用"6+1"考试模式(6月7-8日+6月9日补考),
  • 河北省地理、历史科目统一安排在6月9日
  • 山西省物理、化学补考时间为6月9日
  • 江苏省选考科目考试延后至6月9日
  • 云南省部分科目补考安排在6月9日

9号具体考试科目详解 (一)地理/历史科目考试

  1. 时间安排 地理:6月9日9:00-11:30 历史:6月9日15:00-17:00

  2. 科目特点

  • 文综/理综核心科目,占比30%
  • 题型结构:选择题(70分)+综合题(80分)
  • 新高考省份采用"3+1+2"模式,地理为必考科目
  1. 考试重点 地理:区域地理认知(20%)、自然地理过程(30%)、人地关系(25%)、可持续发展(25%) 历史:中国古代史(25%)、中国近现代史(30%)、世界史(25%)、当代中国史(20%)

  2. 备考策略 (1)构建时空坐标系:制作中国历史年表(公元前221-2023),标注重大事件节点 (2)绘制地理思维导图:分气候、地形、水文、土壤四大模块,标注典型区域案例 (3)模拟真题训练:近5年本省真题错题率控制在5%以内

(二)物理/化学补考

  1. 时间安排 物理:6月9日9:00-11:30 化学:6月9日15:00-17:00

  2. 考试重点 物理:力学(25%)、电磁学(35%)、热学(15%)、光学(15%)、原子物理(10%) 化学:物质结构(20%)、反应原理(25%)、有机化学(30%)、化学实验(15%)、化学与生活(10%)

  3. 突破方法 (1)力学模型:斜面问题(受力分析)、连接体问题(整体法)、圆周运动(向心力) (2)化学方程式:掌握35个核心反应,重点突破工业流程题(如电解精炼铝) (3)实验操作:熟记12个必考实验,误差分析模板记忆

9号考试注意事项 (一)时间管理技巧

  1. 考前30分钟:浏览全卷→标记难题→制定答题顺序
  2. 选择题:每题控制在1.2分钟内,物理选填题不超过40分钟
  3. 综合题:物理实验题预留15分钟,化学计算题需列式演算

(二)考场应急方案

  1. 遇到陌生题型:采用"题干关键词提取法",如"某地地形平坦,河流..."提示等高线应用
  2. 物理大题卡壳:运用"逆向分析法",从结论反推解题路径
  3. 化学实验设计:遵循"操作流程标准化",如"过滤-洗涤-干燥"三步法

(三)健康管理要点

  1. 考前饮食:早餐补充复合碳水(燕麦+鸡蛋),避免高糖食品
  2. 睡眠调整:连续3天早睡(23:00前),保持6小时深度睡眠
  3. 运动安排:每日20分钟慢跑,考试当天晨起进行5分钟拉伸

2023年考试新变化与应对策略 (一)题型创新趋势

  1. 地理综合题:新增"碳中和"情境题,要求分析森林覆盖率与碳汇量的关系
  2. 历史论述题:强调史料实证能力,需结合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相关论述
  3. 物理计算题:引入"天宫空间站"等新背景,考查微重力环境下的力学问题
  4. 化学实验题:要求设计"污水处理"综合实验方案,包含吸附、氧化、沉淀三步骤

(二)智能监控系统

  1. 防作弊系统:采用"5G+AI"监控,重点监测考场内异常行为
  2. 题卷保密措施:试卷启封全程录像,监考员需签署保密承诺书
  3. 应急处理机制:备用考场设置在3公里外,配备医疗急救小组

(三)成绩复核流程

  1. 复核申请:6月15-20日登录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提交
  2. 审查重点:扫描卷、答题卡、监控录像三对照
  3. 复查费用:纸质试卷复核50元/科,电子版30元/科

考场心理调适指南 (一)压力管理四步法

  1. 深呼吸调节:考前5分钟进行4-7-8呼吸法(吸气4秒→屏息7秒→呼气8秒)
  2. 情景模拟训练:每日进行15分钟"考场上突发状况"角色扮演
  3. 正念冥想:考试间隙进行3分钟"身体扫描"放松练习
  4. 积极暗示法:默念"我已充分准备,正常发挥就是胜利"

(二)常见心理问题应对

  1. 考前焦虑:服用褪黑素(需遵医嘱)调节生物钟
  2. 考场紧张:握拳-松拳循环练习(每分钟5次)
  3. 考后迷茫:制定"3日调整计划"(1日休整+2日规划+1日收心)

志愿填报衔接策略 (一)成绩预估方法

  1. 满分计算法:各科得分率×满分×权重系数
  2. 对比分析法:参考近三年本省同分数位次变化
  3. 专业匹配表:制作"兴趣-能力-就业"三维矩阵

(二)志愿填报技巧

"冲稳保"组合:冲(1所目标院校)+稳(2所匹配院校)+保

高考送水点 城管,高考送水需要什么手续
« 上一篇 2个月前 (07-30)
高考专项计划的利弊,高考专项计划的利弊 有什么好处
下一篇 » 2个月前 (07-3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