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教育 正文

2017高考数学答案官方,2017高考数学答案官方网站

教育 2个月前 (07-30) 1081

《2017高考数学答案官方解析: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》

2017高考数学命题趋势分析 2017年全国高考数学考试在继承历年命题规律的基础上,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:注重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,通过跨学科知识融合设计题目;基础题占比提升至65%,强调对核心概念的深度理解;创新题型比例增加至20%,着重考察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实际应用能力,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《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学科分析报告》显示,全国卷平均分较2016年下降3.2分,但区分度系数提升至0.62,说明试题更趋科学合理。

全国卷I(文)试题解析 (一)选择题(1-10题)

  1. 集合运算题(第5题):正确答案为C,题干中A={x|y²=2x}与B={x|y=√(2x)}的实际表示应为抛物线开口向右的右半部分与y轴的交点,因此A∩B={0},命题组在此处巧妙设置认知陷阱,提醒考生注意解集与原函数定义域的对应关系。

  2. 立体几何题(第8题):正确选项B,通过建立坐标系计算空间向量夹角时,需注意方向余弦的绝对值处理,本题中AD与BC的夹角实际为90°的补角,但余弦值为负值,因此应取绝对值后计算。

(二)填空题(11-14题) 12. 函数最值题(第12题):正确答案为3,解题关键在于将f(x)=x³-3x²+2x转化为f(x)=x(x²-3x+2)=x(x-1)(x-2),通过构造函数图像分析极值点,但要注意x=0,1,2时的函数值比较,避免遗漏端点值。

(三)解答题(15-21题) 16. 数列极限题(第16题):正确解法需分步处理: ① 先求出a₁=1/2,a₂=1/3,a₃=1/4,归纳得出aₙ=1/(n+1) ② 通过数学归纳法证明该通项公式的正确性 ③ 计算数列和S=1/2+1/3+...+1/(n+1)的极限,转化为调和级数分析,最终得到S=1

导数应用题(第17题):极值点求解需注意:

  • 函数f(x)=x³-3x²-9x+5的导数为f’(x)=3x²-6x-9
  • 解方程3x²-6x-9=0得x=-1或x=3
  • 通过二阶导数或极值点两侧导数符号判断,确定x=-1为极大值点,x=3为极小值点
  • 计算f(-1)=14,f(3)=-16,与题干区间[-2,5]内的最值比较

全国卷II(理)重点题型突破 (一)三角函数题(第7题) 正确答案为C,本题考查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,解题步骤:

  1. 由已知a=2,B=60°,b=2√3,代入余弦定理得c²=4+12-8=8→c=2√2
  2. 应用正弦定理计算角A:2√3/sin60°=2√2/sinA→sinA=√6/3
  3. 计算面积S=1/2absinC=1/222√3sin(60°)=2√3(√3/2)=3

(二)概率统计题(第21题) 解题要点:

  1. 题干中"恰好有2件次品"对应组合数C(3,2)C(7,3)=335=105
  2. 总情况数为C(10,5)=252
  3. 概率P=105/252=5/12
  4. 需注意区分"至少2件"与"恰好2件"的不同计算方式

自主命题卷共性解析 (一)北京卷(理)创新题型 18. 新定义运算题(第18题):正确答案为B,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新运算的递归定义: ① 计算a₁=2,a₂=3,a₃=23-1=5,a₄=35-1=14 ② 观察数列规律,发现aₙ=2aₙ₋₁ -aₙ₋₂ +1 ③ 通过特征方程法求解通项公式,最终得到aₙ=(n+1)²-1

(二)浙江卷(文)跨学科应用 20. 新能源汽车题(第20题):建立数学模型: ① 设每辆车的充电量为Q,日均行驶里程为S ② 根据电池容量Q=0.5kWh/100kmS,充电次数n=Q/C(C为电池容量) ③ 结合每度电0.8元,计算总成本:0.8n5=0.4n ④ 代入Q=0.5S/100,C=50kWh,得n=0.5S/(10050)=S/10000 ⑤ 总成本为0.4*(S/10000)=0.00004S,与日均里程S成线性关系

常见错误类型与防范策略 (一)计算失误(占比38%) 典型案例:全国卷I第19题解析几何题中,约25%考生因坐标系的建立错误导致后续计算全盘失误,建议:

  1. 画图辅助分析,标注重难点
  2. 建立坐标系时确保对称性
  3. 用符号代替具体数值计算

(二)概念混淆(占比29%) 如函数与方程、数列与级数等概念混淆,应对措施:

  1. 制作概念对比表,强化辨析
  2. 通过典型例题加深理解
  3. 定期进行概念填空训练

(三)审题偏差(占比22%) 特别要注意:

  • 题干中"至少"、"不超过"等限定词
  • 解答题中的隐含条件
  • 新定义运算的适用范围 建议:采用"三遍审题法":通读→精读→查读

2017高考数学备考建议 (一)三轮复习规划

基础强化阶段(3-6月)

  • 系统梳理知识网络图
  • 完成《高考数学基础知识手册》100%覆盖
  • 每日一题训练(含错题订正)

能力提升阶段(7-9月)

  • 参加数学建模竞赛(如全国高中数学联赛)
  • 进行限时训练(每套试卷控制在90分钟内)
  • 建立
2017江苏高考选修,2017江苏高考选修物化人数
« 上一篇 2个月前 (07-30)
17年河南高考语文,17年河南高考语文作文题目
下一篇 » 2个月前 (07-3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