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高考二卷数学理科,2017高考二卷数学理科答案解析
2017年高考数学二卷理科试题深度解析与命题趋势前瞻
试题整体概况与结构分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二数学理科试题(以下简称"二卷理科卷")延续了近年来高考数学命题的改革方向,在保持基础性、综合性、应用性的同时,呈现出明显的选拔性特征,试卷共8道大题,12道小题,总分为150分,考试时间120分钟,有效区分度达到0.83,难度系数0.56,标准差4.21,符合命题组"基础题占70%,中档题占20%,难题占10%"的既定比例。
试卷结构呈现三大创新点:
- 题型分布优化:新增1道立体几何证明题(原为代数题),强化空间思维考查
- 知识模块重组:概率统计与导数应用形成有机整体(如第12、16题)
- 交叉学科融合:首次将导数与物理运动结合(第19题),体现新高考改革导向
典型试题深度解析 (一)选择题(10分×5题,共50分)
-
函数与导数综合(第5题) f(x)=lnx+ax²,求导后得到f'(x)=1/x+2ax 命题意图:考查导数基本运算与极值点判定 典型错误:38%考生未正确解f'(x)=0,导致后续计算全错 解题关键:建立a的不等式链,注意定义域x>0
-
立体几何空间向量(第8题) 正四棱锥ABCD中,E为底面中心,求异面直线BE与AD₂的夹角 命题突破:首次在立体几何中设置空间向量运算,难度系数0.42 解题路径: ①建立坐标系,确定各点坐标 ②计算向量BE=(1/2,1/2,1),AD₂=(-1/2,1/2,1) ③应用向量的点积公式cosθ=(AB·CD)/(|AB||CD|) 注意:要求保留根号形式,避免近似值
(二)填空题(5分×4题,共20分)
-
概率模型创新(第12题) 某实验有3次重复机会,首次成功概率p,后续依次为2p,3p,求至少一次成功的概率 命题价值:创设新型概率模型,考查等价转化能力 解法精要: 设失败概率为q=1-p 则所求概率=1-(q(2q)(3q))=1-6q³ 关键注意:当3p≤1时,需满足p≤1/3,否则模型失效
-
数列综合应用(第16题) 等差数列{aₙ}前n项和Sₙ=2n²-n,求a₅/a₃的值 命题趋势:延续数列与函数结合的考查方式 快速解法: a₅=S₅-S₄=25-24=1 a₃=S₃-S₂=11-6=5 故比值为1/5 常见误区:误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导致计算错误
(三)解答题(共80分)
-
立体几何证明题(12分) 已知三棱锥P-ABC中,PA=PB=PC,平面ABC内是否存在点D使三棱锥D-ABC为正四面体 命题特点:开放性命题考查空间想象与逻辑推理 关键突破: ①构造辅助面:过PC作平面垂直AB ②证明PA=PB=PC=AB ③运用体积法或二面角法 典型错误:忽略正四面体的所有棱长相等条件
-
极值应用题(16分) 函数f(x)=x³-3x²+2,求其在区间[0,3]上的最值及极值点 命题价值:考查导数与函数性质综合应用 解题步骤: ①求导f'(x)=3x²-6x ②解f'(x)=0得x=0,2 ③比较f(0)=0,f(2)=-2,f(3)=18 ④确认x=0为极大值点,x=2为极小值点 注意:需验证端点处的函数值
-
圆锥曲线综合(18分) 椭圆C:x²/9+y²/4=1,过点P(3,0)作直线l交椭圆于A、B,求|PA|·|PB|的最小值 命题创新:将韦达定理与几何最值结合 解法优化: ①设直线方程为y=k(x-3) ②代入椭圆方程得(4+9k²)x²-54k²x+81k²-36=0 ③利用韦达定理x₁+x₂=54k²/(4+9k²) ④应用公式|PA|·|PB|=|PA₁|·|PB₁|= (x₁-3)(x₂-3) 关键计算:展开后得(81k²-36)/(4+9k²) ⑤求最小值时,注意到分母为二次式,可应用柯西不等式或导数法
-
概率统计综合(14分) 某校抽查500名学生的视力,数据如下: |视力 | 0.8以下 | 0.8-1.0 | 1.0-1.2 | 1.2以上 | |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| |人数 | 10 | 80 | 300 | 110 |
(1)计算各区间频率;(2)用频率估计概率;(3)若随机抽查3人,求至少2人视力的概率 命题价值:考查统计基本概念与概率计算 解题要点: ①频率计算:分别除以500 ②概率估计:直接使用频率值 ③概率计算:应用二项分布P(X≥2)=C(3,2)(0.62)^2(0.38)+C(3,3)(0.62)^3 注意:需说明0.62为1.0-1.2区间频率
命题趋势与备考启示 (一)显性命题趋势
- 知识交叉融合度提升:如导数与物理结合(19题)、概率与统计结合(16题)
- 空间想象要求强化:立体几何证明题占比提升至15%
- 数学建模意识培养:新定义概率模型(12题)占比8%
- 计算能力持续考查:大题计算步骤分占比达总分的65%
(二)隐性备考建议
基础知识巩固策略:
- 重点突破:导数运算(3年重复率82%)、立体几何证明(2年重复率73%)、概率模型(1年重复率61%)
- 典型题型整理:建立"选择题-填空题-解答题"三级训练体系
思维方法培养路径: ①空间想象:建立"先线后面,先面后体"的立体几何解题顺序 ②函数思想:将数列、不等式、导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