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正文

辛弃疾词语解析及其背后的深意,南乡子辛弃疾意思

诗词 10个月前 (12-13) 1170
辛弃疾的《南乡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怀》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忧国情怀的词。“何处望神州?满眼风光北固楼。”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。“年少万兜鍪,坐断东南战未休。”则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抗金决心。全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,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,展现了其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。

《南乡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怀》是辛弃疾的一首经典词作,全词如下:

何处望神州?满眼风光北固楼,千古兴亡多少事?悠悠,不尽长江滚滚流。

年少万兜鍪,指挥若定破强胡,天下英雄谁敌手?曹刘,生子当如孙仲谋。

下面我们对其中的一些重要词语进行解释。

“南乡子”:这是词牌名,又名“好离乡”“蕉叶怨”,原为唐教坊曲名。

“京口北固亭”:京口即今天的江苏镇江,北固亭在镇江北固山上。

“神州”:这里泛指中原地区,在古代,神州是中国的别称,代表着华夏大地,它体现了词人对失去的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。

“满眼风光北固楼”:描绘了站在北固楼上所看到的壮丽景色,但这景色背后却蕴含着深沉的感慨。

“千古兴亡”:指漫长历史中朝代的兴衰更替,强调了历史的沧桑感。

“悠悠”:形容时间的久远和漫长,也表达了词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无奈。

“不尽长江滚滚流”:长江水奔腾不息,象征着历史的延续和不可阻挡,这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,也是对历史长河的隐喻,暗示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滚动,无论兴衰荣辱都会被时间淹没。

“年少万兜鍪”:“兜鍪”原指古代作战时戴的头盔,这里指代士兵,这句形容孙权年轻时就统领着强大的军队。

“指挥若定破强胡”:展现了孙权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和指挥能力,面对强敌能够沉着应对并取得胜利。

“天下英雄谁敌手”:这句是问天下的英雄中谁是孙权的对手。

“曹刘”:指曹操和刘备,他们都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,与孙权一同被视为当世的英雄。

“生子当如孙仲谋”:这是曹操对孙权的赞誉,辛弃疾在这里引用,表达了对孙权的钦佩和对南宋朝廷缺乏英雄气概的遗憾。

这首词通过对北固亭景色的描写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,表达了辛弃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的向往,他渴望南宋能够出现像孙权一样的英雄人物,带领国家抵抗外敌,收复失地。

从更深层次来看,这首词反映了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苦闷,他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,但却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,只能通过词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,词中的“千古兴亡多少事”不仅仅是对历史的感慨,更是对南宋


辛弃疾的《南乡子》是一首经典的宋词,其中蕴含了丰富的词语和深刻的含义,以下是对该词的解释:

南乡子

好个霜天晓,疏影入窗来,不管朝来寒与暖,看花容易,老却难。

一自胡尘入汉关,不归金盏玉盅间,长记与君别,问持重寄书,雁柱斜阳。

词语解释

好个霜天晓:指清晨时分,天气寒冷,有霜。

疏影入窗来:形容树枝的影子稀疏地进入窗户。

不管朝来寒与暖:意思是无论早晨的天气是寒冷还是温暖。

看花容易,老却难:比喻事情看起来容易,但实际上做起来很难。

一自胡尘入汉关:指自从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以来。

不归金盏玉盅间:意思是酒宴上不再有人饮酒作乐。

长记与君别:常常回忆起与你分别的情景。

问持重寄书:询问是否可以再次寄信给你。

雁柱斜阳:形容夕阳下,大雁南飞的景象。

赏析

辛弃疾的《南乡子》通过描写霜天晓的寒冷和疏影入窗的景象,表达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,无论早晨的天气是寒冷还是温暖,生活的挑战依然存在,就像“看花容易,老却难”一样,词中融入了现实生活的元素,通过描写胡尘入汉关和酒宴不再的情境,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的无常,也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盼,在夕阳下,大雁南飞的景象中,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。

该词不仅在语言上优美动人,而且在思想上深刻感人,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词汇,表达了生活的艰辛、时代的变迁和对未来的期盼,无论是面对生活的挑战还是时代的变迁,都应该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未来的信心。

轩字轩字写法,轩字写法视频
« 上一篇 10个月前 (12-13)
麟之华彩,解析与麟相关的词语,麟的词语有哪些
下一篇 » 10个月前 (12-1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