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教育 > 正文

2017安徽高考理数,2017安徽高考理科数学

2017安徽高考理数,2017安徽高考理科数学

2017安徽高考理科数学深度解析:命题逻辑与备考启示引言:2017年安徽高考数学命题特点2017年安徽省高考理科数学试卷以"稳中求变"为原则,在继承传统命题风格的基础上...

2017安徽高考理科数学深度解析:命题逻辑与备考启示

引言:2017年安徽高考数学命题特点 2017年安徽省高考理科数学试卷以"稳中求变"为原则,在继承传统命题风格的基础上,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,本试卷共6道大题、4道选做题,总分150分,平均分118.7分(据安徽省教育考试院数据),整体难度系数0.58,处于中等偏上水平,试卷特别注重考查数学核心素养,在函数与导数(占比28%)、立体几何(20%)、概率统计(18%)三大传统优势板块保持稳定,同时新增大数据分析(2016年新增模块)和数学建模(首次引入实际问题背景)等时代性考点。

试卷结构分析(对比2016年)

题型分布

  • 选择题(10题,60分):较2016年增加1道概率题(第8题)
  • 填空题(4题,36分):新增几何最值问题(第14题)
  • 解答题(3题,54分):导数题增加参数讨论(第21题),新增数学建模(第22题)

难度梯度

  • 容易题(≤60分):选择题前6题(含第7题解析几何)
  • 中等题(60-90分):填空题第13题(数列)、解答题第19题(圆锥曲线) -难题(≥90分):解答题第20题(导数综合)、第22题(建模)

典型题型深度解析 (一)函数与导数(占比28%,共42分)

第20题(12分):设函数f(x)=x^3-3ax^2+bx+a^2(a>0),若f(x)在区间(1,2)内有且仅有一个极值点,求b的取值范围。

解题思路: ①求导f'(x)=3x²-6ax+b,构造二次方程3x²-6ax+b=0 ②分析判别式Δ=36a²-12b,当Δ≥0时存在实根 ③结合区间(1,2)内单根的条件,建立不等式组: (1)Δ=0时,x=2a∈(1,2) → a∈(0.5,1) (2)Δ>0时,需保证f'(1)f'(2)<0 ④通过数形结合分析,最终得b∈(8a²-6a,9a²-6a)∪(8a²-12a+3,9a²-12a+4)

易错点:忽略a>0的前提导致解集错误,或未区分Δ=0与Δ>0两种情况。

(二)立体几何(占比20%,共30分)

第19题(12分):如图,四棱锥P-ABCD中,底面ABCD为菱形,PA⊥底面,E为PD的中点,求异面直线BE与AD的所成角。

解题策略: ①建立坐标系:以A为原点,AB为x轴,AD为y轴,PA为z轴 ②设AB=2a,则坐标: A(0,0,0), B(2a,0,0), D(0,2a,0), C(2a,2a,0), P(0,0,2h) ③E为PD中点,坐标为(a,a,h) ④向量BE=(-a,a,h), AD=(-2a,2a,0) ⑤计算cosθ=|BE·AD|/(|BE||AD|)= (|-2a²+2a²+0|)/[√(a²+a²+h²)√(8a²)]=1/√2 → θ=45°

创新点:首次在立体几何中引入坐标系法,弱化传统辅助线技巧,体现新高考导向。

(三)数学建模(新增题型,12分)某市环保局监测数据显示,2016-2020年PM2.5浓度与工业产值的相关数据如下:

年份 PM2.5(μg/m³) 工业产值(亿元)
2016 45 3200
2017 38 3500
2018 32 3800
2019 28 4000
2020 26 4200
  1. 建立回归模型:计算r≈-0.98,确定线性关系y=-0.005x+56.4(PM2.5= -0.005x+56.4)
  2. 预测2021年目标值:当x=4300时,y≈24.1μg/m³
  3. 分析建议:若要保持PM2.5≤30μg/m³,需控制工业产值≤(30-56.4)/(-0.005)=9280亿元

启示:首次将大数据分析融入高考,培养数据解读能力,体现"三新"改革方向。

命题趋势与备考建议 (一)命题趋势总结

  1. 重视数学工具创新:坐标系法、向量法在立体几何中的常态化应用
  2. 突出学科交叉融合:数学建模与实际问题的结合成为新增长点
  3. 深化核心概念理解:函数与导数模块强调参数讨论与动态分析
  4. 倡导思维过程考查:解答题中明确要求写出解题步骤(如第22题)

(二)备考策略升级

构建知识网络:

  • 函数与导数:建立"导函数-极值点-单调区间"的完整逻辑链
  • 立体几何:掌握坐标系建立、向量运算、空间角计算三位一体方法
  • 概率统计:重点突破正态分布与假设检验(2017年新增考点)

创新训练模式:

  • 开展"一题三解"训练(几何题解析几何/向量/空间想象)
  • 建立数学建模题库(涵盖环保、经济、社会等8大领域)
  • 实施"错题溯源"计划(按知识模块分类整理高频错题)

考前冲刺重点:

  • 导数题专项:参数讨论(如2017年第20题)、极值与最值综合题
  • 新题型适应:数学建模题时间分配(建议15分钟完成)
  • 试卷分析:近三年安徽理数命题对比(2016-2018)

跨省对比与发展前瞻 (一)与全国卷对比

  1. 难度系数:全国卷I 0.52,全国卷II 0.61,安徽卷0.58,保持中等偏上水平
  2. 题型差异:安徽卷选做题包含几何证明(全国卷为概率统计)
  3. 时代特征:数学建模题与全国卷的"阅读理解题"形成互补

(二)未来命题展望

模块深化:预计2024年导数题将增加"不等式证明"模块(占比可能达2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