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高考吉林文综答案,吉林省吉林市2017年高考文科
- 教育
- 5小时前
- 796
2017年高考吉林文综全解析: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引言: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文综命题特点2017年全国高考首次全面实施"3+3"新高考模式改革,吉林省作为首批试点省份,文综科...
2017年高考吉林文综全解析: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
引言: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文综命题特点 2017年全国高考首次全面实施"3+3"新高考模式改革,吉林省作为首批试点省份,文综科目在考试结构、命题方向等方面呈现出显著变化,根据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《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大纲》,政治、历史、地理三科合并为文科综合,总分300分,考试时间150分钟,与2016年相比,试卷结构发生三大调整:选择题由80题缩减至60题,非选择题保持30题不变;历史学科占比提升至30%,地理学科占比下降至20%;新增"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"模块,占分比例达15%,这些变化对考生的知识体系构建和应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分科解析:各科命题特点与解题策略 (一)政治学科:时政热点与哲学思辨的深度融合 2017年政治试卷共35题,其中选择题20题(每题2分),材料分析题5题(共30分),命题呈现三大特征:
- 时政关联度提升:试卷涉及"十九大精神解读""脱贫攻坚战略""供给侧结构性改革"等时政热点,乡村振兴战略"相关内容在材料分析题中占比达25%。
- 哲学思辨强化:材料题第32题以"量子纠缠现象"为切入点,要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进行综合分析,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。
- 突出学科主干:高频考点集中在"经济与社会""政治与法治""哲学与思想道德"三大模块,新发展理念"相关内容出现频次达7次。
解题策略建议:
- 建立"时政-考点"对应思维导图,重点关注教育部《考试说明》中列出的42个核心概念
- 强化材料分析题的"三步定位法":先找问题主体,再提取关键概念,最后匹配教材知识点
- 注意"政治术语的精准运用",如"根本保证""重要基础"等固定搭配
(二)历史学科:时空脉络与全球视野的双重构建 作为文综中占比最高的学科(45分),2017年历史试卷呈现三大创新:
- 时空维度拓展:纵向时间跨度从"1840-2017"延伸至"5000年前",如第25题涉及良渚文化考古发现
- 地域覆盖面扩大:新增"丝绸之路经济带"专题,涉及8个省市的历史案例
- 答题模式变革:材料解析题引入"比较分析"题型,要求对比"明清海禁政策"与"当代海洋权益维护"异同
高频考点分布:
- 近现代史(45%):重点考查"新文化运动""抗日战争""改革开放"
- 世界史(30%):聚焦"工业革命影响""两次世界大战关联"
- 古代史(25%):突出"秦汉制度创新""明清经济特征"
备考建议:
- 构建"时间轴+专题"知识网络,建议按"原始社会-奴隶社会-封建社会-近现代"划分
- 掌握"历史解释"的核心素养,培养史料实证能力(如第18题敦煌文书分析)
- 注意"史论结合"的答题规范,每论点需包含史实+分析+结论三要素
(三)地理学科:区域认知与地理实践力的协同提升 地理学科(30分)在命题上体现三大转向:
- 从"知识考查"转向"素养评价",新增"地理实践力"考核维度
- 从"单科命题"转向"跨学科融合",如第22题综合考查"气候类型"与"可持续发展"
- 从"固定区域"转向"动态区域",如"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"连续两年出现
典型题型解析:
- 选择题(10题):重点考查"区域地理特征"(如黑土地保护)、"地理信息技术"(如遥感应用)
- 材料分析题(3题):
第35题(12分)要求分析"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策略"
解题要点:
- 划分长江经济带地理范围(东起上海,西至重庆)
- 分析生态脆弱性(森林覆盖率下降、水土流失)
- 提出对策(产业升级、生态补偿机制)
- 预测影响(促进中西部均衡发展)
备考策略:
- 建立"自然地理+人文地理"双维度知识体系
- 掌握"区位分析四步法"(自然条件、社会经济、政策因素、科技支撑)
- 强化"图表解读能力",如等高线地形图、人口金字塔等
跨学科整合:新高考背景下的综合思维培养 2017年文综试卷首次出现跨学科综合题(第36题),要求从政治、历史、地理三角度分析"粤港澳大湾区建设":
- 政治维度:分析"国家战略定位"(世界级城市群)
- 历史维度:梳理"改革开放40年区域发展经验"
- 地理维度:评估"港口群空间布局合理性"
这种"三位一体"的命题方式要求考生具备:
- 知识迁移能力:将单一学科知识转化为综合分析工具
- 信息整合能力:从多源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(如政府文件、统计数据、专家观点)
- 创新思维能力: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(如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)
备考误区警示与应对策略 (一)常见误区分析
- "死记硬背"型备考:忽视知识体系构建,导致跨学科整合能力薄弱
- "题海战术"依赖:盲目刷题而缺乏错题归因分析
- "时间分配失衡":政治学科投入时间占比不足(建议30%)
- "答题规范缺失":材料分析题存在"观点罗列"现象
(二)科学备考方案
-
制定"三轮复习计划":
- 第一轮(9-12月):构建知识网络(建议使用思维导图工具)
- 第二轮(1-3月):专题突破+真题演练
- 第三轮(4-6月):模拟考试+查漏补缺
-
实施"四步错题管理":
- 归类(知识类/审题类/表达类/计算类)
- 分析(错误原因/知识盲点/审题失误)
- 重做(规范解题步骤)
- 联想(同类题型举一反三)
-
落实"五维能力训练":
- 选择题:限时训练(建议每10题8分钟)
- 材料题:分题型专项突破(政治/历史/地理各占1/3)
- 综合题:每周1次全真模拟
- 术语运用:建立"政治术语库""历史术语库"
- 时间管理:训练"150分钟试卷时间分配方案"
数据透视:近五年命题规律与趋势预测 (一)高频考点统计(2013-2017) | 学科 | 核心考点 | 出现频次 | 占分比例 | |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| | 政治 | 新发展理念 | 9次 | 22% | | 政治 | 总体国家安全观 | 7次